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课件(共28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课件(共28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4 21:3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陋室铭
刘禹锡
《陋室铭》
知识竞赛
比赛规则(小组模式)
第一轮:每组必答题.答对一题加0.5分,答错不扣分.答题者由各组推荐。
第二轮.答对一题加1分,答错扣0.5分 .
进入第二轮
第一轮:必答题(词语解释)
1
2
3
4
5
1、刘禹锡字__,__代诗人
2、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3、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4、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第二轮:风险题(翻译句子)
1
2
3
4
5
学习课文
1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2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3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4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5
孔子云:“何陋之有?”
小组活动,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采用小组抢答方式,进行比赛)
合作探究
1.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
2.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作者的“惟吾德馨”的?
3.作者为什么写诸葛庐、子云亭?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4.末句引用孔子的话,作用是什么?
1.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
质疑探究品读课文
2、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作者的“惟吾德馨”的?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环境之高雅
——交往人物之文雅
——生活情趣之高雅
质疑探究品读课文

请同学们谈一谈你们眼中作者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作者是一个不受世俗羁绊,淡泊名利,有着高洁傲岸节操和安贫乐道情趣的人。
品读情操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远大抱负
政治上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文学上万古流芳的高远志趣
3.作者为什么写诸葛庐、子云亭?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质疑探究品读课文

4、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语见《论语·子罕》:“子预居 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运用引用和反问修辞,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是全文的点晴之笔。突出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致。
陋室铭
设喻引题




比喻起兴
陋室
德馨
陋室不陋
环境优美(清幽景)
生活情趣(高雅事)
引古贤以自况
反诘点题
交友高雅(不俗人)
陪衬比喻  托物言志
安贫乐道 高洁伟岸
(君子之德)
小结课文
写法启示
托物言志——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或说明道理。
陋室;(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的日常
生活进行描写)
安贫乐道的情怀 ,高洁傲岸的节操。
托物——
言志——
谈收获
充实自我
1、学了这篇课文,你收获了什么?
2、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
作业布置
如果刘禹锡穿越到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他将怎样自处?如果你有刘禹锡的遭遇,生活在唐朝的你,又会怎样面对呢?
谢谢!
板书设计
《陋室铭》 刘禹锡

居室环境——景幽

交往人物 ——友贤
日常生活 ——事雅
志—安贫乐道的情怀 ,高洁傲岸的节操
物——陋室
托物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