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
唱大戏
第一课时
唱歌《看大戏》
[教学内容]
唱歌《看大戏》
[教学目标]
1.感受、演唱戏曲歌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戏曲的热爱之情。
2.参与聆听、感受、模唱等音乐活动,体会歌曲旋律与豫剧唱腔的相似之处,并在歌曲演唱中初步掌握豫剧唱腔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演唱歌曲《看大戏》,初步掌握演唱豫剧唱腔的特点。
二、教学难点:初步掌握豫剧唱腔的演唱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电子琴
戏曲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查找戏曲的资料,选择自己喜欢的试着学学。
[教学过程]
一、开课
1.播放京剧《急急风》音乐,学生走圆场步进入教室,师生互相问好。
2.师问:刚刚我们伴随着什么音乐进入教室的,有哪个同学知道?
二、导入课题(出示PPT课件)
1.师问:(看大戏的场景图)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你见过没有?
2.师介绍画面,引出课题:看大戏
3.初识戏曲
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同学校也许都未曾看过,今天,我们学习的《看大戏》就是根据戏曲音乐素材创作的歌曲。
三、初次聆听,感受戏曲特点
1.播放歌曲,思考:表现了什么内容?体会《看大戏》的唱腔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歌曲的不同之处?
2.简单了解戏曲: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戏曲的种类?它们分别属于哪个地区?
(1)抽生结合自己课前查找资料回答;
(2)师小结: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艺术形式。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种类。五大戏曲有: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
3.欣赏豫剧《花木兰》片段——《谁说女子不如男》,两个时代人物的演唱:常香玉、小孔莹
思考:请同学们欣赏,想想它是哪个地区的戏曲唱腔吗?(豫剧
河南)
四、再次聆听,学唱歌曲《看大戏》
1.播放《看大戏》,体会歌曲和《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豫剧唱腔的相似之处。
2.师小结:今天我们将要学唱的《看大戏》就是根据五大戏曲之一的豫剧音乐素材创作的歌曲。歌曲中哪句唱腔最特别,请学学。
(1)
(2)
3.师范唱《看大戏》曲谱,教学生下面几个典型音型。
(1)
(2)
(3)
(4)
4.学生跟电子琴演唱《看大戏》曲谱。
5.学生跟着原唱演唱歌曲。
师:请同学们填词演唱下面的歌谱,你认为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最能体现这段音乐的情绪和特点?
四、分析歌曲的风格,体会豫剧的特点。
1.再次视唱歌谱,找出其中你认为有困难的节奏和音乐进行,带领同学们一起练习。
2.
完整演唱歌曲,注意歌曲风格的表达。
(1)请同学们对比常香玉豫剧唱腔和《看大戏》歌曲,仔细听音乐伴奏有什么特点?
(2)思考有什么唱腔上有什么不同?
五、拓展与延伸
1.请分别用河南话和本地话读一读歌词。
2.
播放歌曲《看大戏》和孔莹演唱的《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视频,模仿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结合歌词律动。
(1)分四人小组练唱;
(2)抽小组汇报演唱。
(3)评选最佳戏曲表演者。
[板书设计]
唱歌《看大戏》
五大戏曲:
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
《看大戏》:豫剧素材创作作品
特别唱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