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案
教材分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波兰儿童歌曲,C大调,2/4拍,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歌曲节奏规整、旋律简单、歌词易学上口。从音乐形式和知识深浅来讲,整堂课处于音乐初级水平。教材编排本首歌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表现音乐,感受音乐,丰富音乐体验。在本堂课中,有两个最基本的方面需要学生掌握:1、歌曲学唱;2、简单的歌词创作。
学情分析:我所面对的是村小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城乡不同区域经济、文化环境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客观上影响着学校音乐教育的实施。我在设计这节课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运用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结合实际情况来展开教学活动。我校二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相对于一年级的同学,他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有了进一步的扩展,他们的体验感受和创新能力有了进一步增强。但是,仍旧未脱离低学段儿童的特点。他们好奇、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联系和模仿能力较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能用明亮、活泼的声音、欢快的情绪准确演唱歌曲,并跟着音乐有表情的进行律动;
2、通过学习,学会对比音高并乐于参加音乐活动。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为歌曲进行简单的歌词创作和舞蹈创作,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通过边唱边跳增强音乐感知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增强合作意识,培养活泼、勇敢的性格;
2、通过边唱边演,增进学生对音乐课的喜爱。
教学重点:
1、在边唱边演中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2、在快乐的音乐氛围中学会音乐知识。
教学难点:
区别13
5和13
1的音高,唱准其音高;
有表情演唱、表演,并且进行简单的歌词创作。
为了更好地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体验音乐情感,课堂中,我将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图片、故事、伴奏、游戏、舞蹈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方法:
1、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
2、音乐活动。这是这一学段学生最喜爱的教学形式。边唱边演、边唱边跳,玩中学、学中乐是我贯穿整个课堂的主要方法,从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体验音乐到创编歌词和舞蹈动作,动静结合的教学形式也符合这一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
3、开展创造性活动。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引导学生用自己心中的形象去跳、去演、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也是我在本堂课中着重运用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这一环节,我弹伴奏,学生跟着钢琴和老师一起唱,“老师你好”,同学你好”进行问好。(培养良好的乐感,为后面学习歌曲做准备。)这一步骤是我的预备环节,占用了我课堂的前3分钟。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一环节,我用6分钟时间借助一个故事导入课题:“从前有一个活泼善良的洋娃娃,住在美丽宁静的大森林里。每天早晨,她都会邀请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和她一起跳舞,大家过着快乐的日子。今天早上,洋娃娃要举行盛大的舞会了。她向所有的小动物和朋友们发送了舞会的邀请卡。(出示课件)我们来看看有关于舞会的说明吧!”(指名阅读邀请卡内容)
“正在这时,洋娃娃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轻轻的哭声,原来是一只小熊正在草丛边伤心的哭泣。小熊为什么哭呢?原来,小熊一直觉得自己很笨,平时都不敢和大家一起唱歌跳舞,生怕别人嘲笑他。今天看到大家都收到了洋娃娃的舞会邀请卡,自己却没有,多伤心呀。小朋友们,让我们来帮助小熊吧,让他学会唱歌和跳舞,和我们一起参加舞会,好吗?”(将故事和歌曲相结合,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孩子们回答后我马上抓住联想引入今天的课题《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接着我用故事中一句话进入主题:“要参加舞会,还必须要完成一个任务哦!下面我们来看看是什么任务呢?(出示课件:任务卡,读任务内容)
学中取乐,体验情感:
这一环节,我利用17分钟时间采用“玩中学”、
“学中乐”的教学方法,开展这一学段的学生最喜爱的教学形式--音乐活动,边唱边演进行学习。具体步骤是:1.听赏:感受歌曲情绪,了解歌词内容。
首先,我播放歌曲,学生听赏,回答问题。考虑到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这一特点,我选择在问好之后直接进入这一步骤,但考虑到这一知识相对枯燥,我选择了这样的话题进入。“好的,为们来看看要做的任务,赶快行动起来吧。在做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好的小朋友,我将代表洋娃娃发放舞会的头饰作为鼓励和奖赏,想带上漂亮的头饰去参加舞会吗?加油吧!我们来听一听这首歌曲。”(出示课件)待学生发言后发放头饰奖励回答得好的同学。(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初步熟悉歌曲旋律,也能在听赏中,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
接下来,我们再听第二遍。引导学生边听边看书,找一找歌词中出现的两位小主人是谁?他们在做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补充问题:小熊是怎么做的?(点点头)洋娃娃看见小熊做的很好,于是就?(笑起来啦)发放头饰奖励回答得好的同学。接下来,进入第2步,解决重难点:用故事中的一句话开头:“小朋友们,洋娃娃和小熊要请你帮个忙,有两段好听的旋律,可是它们有着不同之处,我们来帮洋娃娃和小熊找一找好吗?”用这样的方法帮助孩子区别13
5和13
1的音高,唱准其音高。
(1)区别音高:听辨旋律,找出不同之处。(两分钟)
A.我弹琴,用洋娃娃的声音“la”唱前两句旋律,学生听辨找不同,举手回答。
第一段旋律:12
34∣55
543∣44
432∣13
5∣
la
la
la
第二段旋律:12
34∣55
543∣44
432∣13
1∣
B.我弹琴,用小熊的声音“bang”唱后两句旋律,学生听辨找不同,举手回答。
第一段旋律:66
654∣55
543∣44
432∣13
5∣
bang
bang
bang
第二段旋律:66
654∣55
543∣44
432∣13
1∣
引导学生比较后得出结论:结尾的地方是不同的,一句的结尾是do
mi
sol另一句的结尾是do
mi
do
。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高,我设计了如下练习:
(2)唱准音高:我弹琴学生用唱名do
mi
sol和do
mi
do唱,每个单音唱三遍,然后连起来唱。
1
1
1∣
3
3
3
∣5
5
5∣
1
3
5∣1
3
5∣
1
1
1∣
3
3
3
∣1
1
1∣
1
3
1∣1
3
5∣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唱准音高,为后面学习歌曲做准备。
3.学唱歌曲:
(1)回顾歌词:我示范拍手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学生拍手跟读。这样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把歌词记得更牢固一些,也增强节奏感。接下来巩固歌词,我设计了问答接龙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要求:老师拍手逐句问读,小朋友们拍手打节奏答读。)
(2)巩固歌词:师生问答接龙读,老师问读,学生拍手答读。(一分钟)
洋娃娃和(谁在)跳舞
跳呀跳呀
一二一
(小熊)
他们在跳(什么)舞呀
跳呀跳呀
一二一
(圆圈)
小熊小熊(怎么做)呀
(怎么做)呀
一二一
(点点头)
小洋娃娃笑起来啦
笑呀笑呀
(怎么笑)
(哈哈哈)
(3)完整的演唱歌曲:
A.第一遍:老师范唱,学生听我边弹琴边唱,学生轻声模唱。
B.第二遍:问答接龙唱,我弹琴逐句问唱,学生听旋律看歌词答唱。
C.第三遍:表现歌曲活泼、快乐的情绪。(加快速度唱,边唱边拍手打节奏。)
D.第四遍:有表情有感情地唱,边唱边微笑,拍手打节奏。
就这样,通过反复多次的学习,学生已对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由陌生到熟悉,从而主动地发挥变为自己的东西。我也自然地过渡到下一环节。
拓展创新,大胆表演:
结束了第三环节,我用了13分钟的时间,牵引着他们的思绪进入到第四环节,在这一环节当中,我启发和引导学生想象小动物们在森林里参加舞会的热闹情景,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发挥到本堂课的最高点。鼓励学生分小组讨论为歌曲创编歌词及舞蹈动作,进行合作表演。
具体步骤:(1)歌词创编:首先,我示范创作,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小组合作创作。“小朋友们唱得真好,可是洋娃娃说,她的好朋友可多啦,接下来她还想和其他小动物唱一唱跳一跳,你能把原来的歌词中“小熊”的地方改成其他的动物名吗?先来听一听我是怎么改的好吗?”
洋娃娃和小鸭跳舞,跳呀跳呀,嘎嘎嘎
他们在跳圆圈舞呀,跳呀跳呀,嘎嘎嘎
小鸭小鸭点点头呀,点点头呀,嘎嘎嘎
小洋娃娃笑起来呀,笑呀笑呀,哈哈哈
接下来鼓励同学们分组讨论,经过5--7分钟的思考、我适时地引导和建议后,选出优秀的几组表演。这样可以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舞蹈创编:
首先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创编舞蹈动作,经过5-7分钟的思考、我适时地引导和建议后,抽出具有代表性的小组上台演出。通过学生积极地当众表演和我及时的、鼓励性的点评,不仅能使学生准确掌握歌曲、提高创造能力,同时也培养了活泼勇敢的性格、感受了音乐的无穷魅力。
(3)洋娃娃的舞会:
祝贺大家成功的完成洋娃娃的任务啦!我们的舞会也开始啦!
1.舞会开幕:我扮演洋娃娃献开幕词“小朋友们,大家早上好!欢迎参加大森林的舞会。今天,我们的舞会正式开始!让我们一起唱响舞会主题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接下来,全体起立,我弹琴,和大家一起有感情的微笑拍手演唱歌曲。“伴着欢快的主题曲,小熊也坐不住啦,接下来是舞蹈时间。请小朋友们按照四人小组的形式边唱边表演,洋娃娃和小熊将会来到表演得最好的小组身边,和你一起舞蹈,想和小熊一起表演吗?现在让我们一起随着美妙的音乐舞动起来吧!”
布置作业:《把自己创编的歌曲和动作表演给爸爸妈妈看》。
课堂小结:
这节课孩子们特别开心,又唱又跳又演。最后,我带领学生跟随伴奏边唱边跳,结束这节既快乐又有收获的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