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知人论世
姓名:李煜
生辰:937年七月初七
祭日:978年七月初七
国家:南唐
职业:国主
词人
信仰:佛教
知人论世
作个才人真绝代
可怜薄命作君主
我见过你的如画江山
——走进李煜的《虞美人》
??
在楚汉之争中,有一个凄美的传说故事:霸王别姬。那时那地,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一代霸王,英雄末路,美人虞姬为绝项羽后顾之忧,拔剑自刎。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唐一无名氏根据这一凄美故事写了一首《虞美人》,词牌名便源于此。
虞美人在古代寓意着生离死别、悲歌
虞美人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你们认为全词的词眼是什么?
思考:1、你认为诗人具体的愁有哪些?
2、作者的愁情是如何表现的?
往事之叹
亡国之恨
离家之痛
思乡之苦
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主题。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永恒的“春花秋月”
今非昔比的“往事”
年年到来的“东风”
不堪回首的“故国”
应犹在的“雕栏玉砌”
已改的“朱颜”
不变的“外物”
巨变的“人事”
物是人非之痛
对比
表现手法赏析二
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春花秋月
实
小楼
“物是”
东风
(自然永恒)
明月
景
往事
虚
故国
“人非”
雕栏玉砌
(人生无常)
朱颜
一江春水
情
表现手法赏析三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表现手法赏析四
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
愁情,是抽象的,没有体积,没有重量,江水是有形可感的,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无形的愁情喻为有形的江水,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无休无止,无法遏制,有不顾一切的感情冲动,大胆抒发了故国之思与亡国之恨。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夸张、设问(自问自答)、比喻(以水喻愁)
赏析
拓展:列举愁思的其它名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贺铸《横塘路》
古代以水、以丝、以雨、以柳、以山、以风等喻愁,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铸就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愁”情飞扬,可见“愁”是可知可感,可触可摸,千姿百态的。
表现手法赏析
1、选取典型意象传情
2、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实写:物是(自然永恒)
虚写:人非(人生无常)
3、以乐景写哀情
4、运用修辞:对比、比喻、
夸张、设问
词中有不堪回首的回忆,有痛苦难耐的现实,作者以赤子之心写惨痛的国破家亡之痛,写出了一种通向宇宙人生的普遍悲剧情感,引起后人的强烈共鸣。
课堂小结
拓展阅读鉴赏: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拓展阅读鉴赏: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法国作家缪塞尔
拓展:
作为一代君王,他是遗憾的;
作为一个词人,他是成功的。
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南唐,
你想对李煜说什么?
1、把你想对李煜说的话作为本次周记,写在周记本上;
2、背诵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