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郎 
教学内容:歌曲《读书郎》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读书郎》,指导学生用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意境,发展他们的想象力。 
2、培养自身勤奋学习的精神,明确学习目的。 
3、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用轻松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读书郎》。 
课前准备:教学光盘,钢琴,课件等 
教学时间: 
第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播放进门音乐组织同学们进教室入座。 
2、唱师生问好歌。 
二、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故事,听完之后我要听听你的感受(朗诵《凿壁偷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师:同学们,听完完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匡衡很刻苦,很爱学习…… 
2、 师:同学们,每天清晨,我们背着书包,迎着朝阳,来到美丽的校园里上学,学知识,那你们读书是为了什么? 
 学生:为了找个好工作。为了成为祖国的栋梁…… 
3、师:今天我们幸福地生活在祖国的怀抱里,但是在旧社会,在一些落后的地方,孩子的生活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穿的破烂,经常吃不饱,他们用短小的铅笔写字,买不起纸,甚至在地上书写。(多媒体出示图片) 
4、师:看了他们的生活,你们有什么感想吗? 
学生:他们条件艰苦,但是还是热爱学习,我们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更应该好好的学习。 
5、师:他们真有志气,今天,我们就来唱唱读书郎。 
(播放音乐《读书郎》) 
三、学唱歌曲。 
1、出示歌谱,随琴轻声唱谱。 
师:你对歌谱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歌谱中有向下的箭头,有小小的音符。) 
2、师讲解前倚音的知识和示范唱。生学唱“小嘛小儿郎”。 
倚音:装饰音在主音的前面的叫(前倚音),装饰音在主音后面的叫(后倚音) 
3、学生跟琴唱第二段歌词。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歌曲末的朗里格朗里呀朗格里格朗是什么吗? 
学生①:不知道 
师①:它们叫做衬词(念衬词的应用①) 
学生②:衬词 
衬词名词解释 
衬词是在民歌的歌词中,除直接表现歌曲思想内容的正词外,为完整表现歌曲而穿插的一些由语气词、形声词、谐音词或称谓构成的衬托性词语。衬词大都与正词没有直接关联,不属正词基本句式之内,甚至很多还是无意可解的词语,但一经和正词配曲歌唱,成为一首完整的歌曲时,衬词就表现出鲜明的情感,成为整个歌曲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衬词的应用 
①衬词的应用,不但可以突出歌曲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同时对渲染歌曲气氛,活跃歌者情绪,加强歌唱语气,烘托歌声旋律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些歌曲,如果把这些衬托性的词句去掉,不仅会大大减弱歌曲的表现力,使歌曲顿失光彩,而且还常常会破坏歌曲结构的完整性,甚至根本无法演唱。 
②衬词对音乐来说,通常兼有表情和结构两方面的功能。在我国传统民中,常用衬词丰富音乐形象,加深感情的表现;有些衬词用在句子内部作垫字或作落尾字,以加强节奏,加强语气,使音乐形象生动、有趣;在表现劳动气氛的的歌曲中,衬词的节奏一般较为短促,常作为两个乐句中的间隔、连接或号子呼应句中的应句;有些衬词和特定的景物连系在一起,通过衬词丰富想象力,又能深化主题;有些衬词和动物鸣叫声连系在一起,这在儿童歌曲更为多见,衬词有时直接影响歌曲结构。 
师:那这些衬词在歌曲可以让歌曲情绪怎样? 
学生:(丰富音乐形象,加深感情的表现) 
4、师:是的,虽然小儿郎的生活很苦,但是他仍然热爱读书,他仍乐观开朗,仍然对未来,对自己满怀理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绪、什么声音演唱这首歌? 
 学生:积极向上、热爱学习、对明天充满希望、天真、活泼…… 
5、生随琴完整演唱歌曲 
师:让我们完整地唱这首歌曲,唱出小儿郎的活泼向上的精神。 
四、展示与拓展。 
1、师:我们学了歌曲《读书郎》,下面请大家寻找伙伴结成小组,根据自己的感受自练自演自唱《读书郎》。 
2、分组排练。 
3、分组展示。 
6、全班合唱《读书郎》。 
五、课堂总结: 
1、师:让我们为了我们的祖国更强大,为了自己的美好理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再次播放音乐,学生随音乐边唱边律动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