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二节
海水“晒盐”
海
水
蒸发池
结晶池
母
液
粗
盐
1、海水晒盐的具体过程是什么?
2、你对海水晒盐的过程有哪些疑惑?
观察思考
海水晒盐的过程
海
水
蒸发池
结晶池
母
液
粗
盐
不饱和
溶液
饱和
溶液
晶体
(结晶)
蒸发水分
蒸发水分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结论
硝酸钾完全溶解,熟石灰大部分不能溶解
溶质的种类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
温度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
5mL水中的食盐没有完全溶解,10mL水中的食盐完全溶解
水的量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限量。
探究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性的影响因素
加热前硝酸钾没有完全溶解,加热后硝酸钾完全溶解
1.向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有1g硝酸钾晶体和1g熟石灰固体的试管中,用量筒分别量取5mL蒸馏水加入试管中,振荡,观察
2.向试管中加入3g硝酸钾
晶体,用量筒量取5mL
蒸馏水加入试管中,振荡,
观察;给试管加热,再观察
3.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
2g食盐,用量筒分别量取
5mL和10mL蒸馏水加入试
管中,振荡,观察
在一定量水中,固体物质能否无限量的溶解?
实验探究一
在一定量水中,固体物质不能无限量的溶解
食盐全部溶解
食盐未全部溶解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结论】
药品:
氯化钠(
10g
)
水
仪器:
量筒
胶头滴管
烧杯
玻璃棒
药匙
溶液达到的状态(是否饱和)
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3、再将剩余的食盐全部加入小烧杯,充分搅拌,观察现象
1、用量筒量取20ml蒸馏水倒入小烧杯,加入一药匙食盐,充分搅拌,观察现象
2、再向小烧杯中加入一药匙食盐,充分搅拌,观察现象
不饱和溶液
食盐全部溶解
溶液的饱和状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溶剂的量或温度改变时,溶液的饱和状态会发生改变。
【结论】
实验
操
作
现象
硝酸钾饱和溶液
硝酸钾饱和溶液
加水,振荡
加热
实验探究二
未溶解的硝酸钾溶解
未溶解的硝酸钾溶解
【设计方案:】
想办法,把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探究一结论:
在一定量水中,固体物质不能无限量的溶解
探究二结论:
溶液的饱和状态受溶剂的量或者温度的影响
根据以上认识,你能说说什么是饱和溶液吗?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回顾提升
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条件有哪些?
①加溶质
②蒸发溶剂
③降温
②升温
①加溶剂
深入探究
饱
和
溶
液
不
饱
和
溶
液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把刚才加热的盛硝酸钾溶
液的试管放到盛冷水的烧杯中,过一会儿,观察现象。
2、取小烧杯中的上层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滴在洁净的玻璃片上。用电热吹风机向玻璃片上的溶液吹热风,观察现象。
有白色晶体
析出
析出的白色晶体为食盐晶体
有白色晶体
析出
析出的白色晶体为硝酸钾晶体
结晶的方法
钠长石晶体
水晶晶体
硫酸亚铁晶体
明矾晶体
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结晶: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
以晶体形式析出的过程。
拓展提升
降温结晶法
结晶的方法
蒸发结晶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A、浓溶液
B、稀溶液
C、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D、还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2、可以证明烧杯内的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蒸发去1克水,有少量晶体析出
B、降低温度有少量晶体析出
C、加入少量水,没有固体析出
D、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固体不再溶解
c
D
3、一定温度下,往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0克氯化钠,则所得溶液质量为(
)
A、大于100克
B、小于100克
C、等于100克
D、无法判断
4、不饱和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蒸发部分溶剂后,有溶质析出,则(
)
A、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
C、溶液的浓度不变
D、溶液的浓度变小
A
A
咸菜的表面有食盐溶液,放置在空气中,水分会不断的蒸发,当达到饱和时,食盐就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所以过一段时间就能发现咸菜的表面有一层白色晶体。
如果将咸菜放置在空气中,过一段时
间发现咸菜的表面有一层白色晶体析出。请简要解释其原因。
学以致用
快乐体验
上网查阅我国古人是如何获取食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