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四单元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检测题(word答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四单元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检测题(word答案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9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5-14 21:2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检测题
一.选择题(共28小题)
1.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列关于人体内血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B.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作用
C.血小板很小但是有细胞核 D.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2.某人手指不慎划破出血,血液中与止血和避免发炎有关的是(  )
A.血小板、血浆 B.血小板、白细胞
C.血小板、红细胞 D.白细胞、血小板
3.贫血是指(  )
A.血液中有机物含量过少
B.血细胞数量过少
C.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者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
D.血液总量过少
4.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得出的观察结果正确的是(  )
A.看不到血小板的原因是血小板数量太少
B.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红细胞都有细胞核
C.体积最大的血细胞是白细胞,具有细胞核
D.白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呈圆球形
5.血浆的主要功能是(  )
A.运输养料和废物,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B.促进止血,加速凝血;运载血细胞
C.运输养料和废物,运载血细胞
D.促进止血,加速凝血,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6.如图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对图中信息表述错误的是(  )
A.①为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
B.②为血小板,能够止血和加速凝血
C.③为红细胞,能够运输氧气
D.①②③都是具有完整细胞结构的人体细胞
7.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运回心脏的血管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都可以
8.静脉瓣的作用是(  )
A.防止血液倒流 B.保证血液流动速度很快
C.保护静脉管壁 D.减少血液对静脉管壁的压力
9.下列有关血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将血液从身体各处送回心脏
B.静脉管内都有静脉瓣,动脉管内也有动脉瓣,瓣膜都起防止血液倒流作用
C.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判断毛细血管的依据是管中红细胞成单行通过D.静脉管壁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是三种血管中最慢的
10.图中,与⑥相比,血管⑤的管壁特点和血流方向是(  )
A.管壁较厚,血液离心 B.管壁较薄,血液离心
C.管壁较厚,血液回心 D.管壁较薄,血液回心
11.如图为某同学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是动脉,其内血流速度最快
B.2是毛细血管,其内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C.1是静脉,其内有静脉瓣
D.血液流动的方向是1→3→2
12.下列关于人体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脉管壁厚,血流速度快
B.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方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C.静脉有的分布较浅,如手臂上的“青筋”
D.在毛细血管中,白细胞呈单行通过
13.某患者上呼吸道感染进行雾化治疗后,药物由呼吸系统进入人体,流经心脏各腔(如图)的先后顺序为(  )
A.②①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
14.一滴血打算去“旅行”,它从左心房出发,最后回到了右心房。这滴血的旅行路线是(  )
A.②→③→D→E→F→① B.③→D→E→F→①→④
C.①→④→A→B→C→② D.④→A→B→C→②→③
15.下列关于血液流动方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静脉→心室→心房→动脉 B.心房→心室→静脉→动脉
C.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D.静脉→动脉→心房→心室
16.甲图、乙图分别为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某组织处局部血管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③肺动脉、D为右心房、⑤为静脉
B.血液途径D→②→⑤→⑥→⑦→①→A的循环属于体循环
C.若⑥为小肠毛细血管,则⑦内血液的葡萄糖比与⑤内血液的葡萄糖要少
D.若⑥为肺部毛细血管,则⑦内血液为静脉血且首次回到甲图中的心腔C
17.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甲流出的血液为动脉血
B.乙和丙都是静脉血管
C.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
D.血液流经乙→丁→丙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18.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肺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 B.静脉血经过体循环后变成动脉血
C.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红细胞 D.心脏四个腔中心肌壁最厚的是左心室
19.2020年4月5日凌晨,山东援鄂医疗队员张静静在回鲁后隔离时发生心脏骤停,因抢救不及时不幸去世。如图是哺乳动物的心脏结构及相连血管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③是右心室
B.④中的血液可以流向②
C.⑦中流的血液是动脉血
D.④和②之间的瓣膜是房室瓣
20.某人的血型是AB型,如需要大量输血时,最好给他输入的血型是(  )
A.AB型 B.B型 C.O型 D.A型
21.献血是每个18岁以上的健康公民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多少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
A.200﹣400 B.200﹣500 C.200﹣600
22.下列有关献血与输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
B.输血前应先鉴定献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
C.在没有同型血而情况又十分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AB型血
D.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血液循环过程中,先进行体循环,再进行肺循环
B.动脉血是指在动脉中流动的血液,静脉血是指在静脉中流动的血液
C.1000毫升血液中,含量最多的是红细胞
D.动脉是将血液送出心脏的血管,静脉是将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
24.正常人心脏内瓣膜有规律的开闭,能够防止血液倒流。当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时,动脉瓣和心室所处状态分别是(  )
A.关闭和舒张 B.打开和舒张 C.关闭和收缩 D.打开和收缩
25.宁宁同学的妹妹今年一岁,她感染了细菌性肺炎,护士从妹妹额头的血管将针扎入进行输液。这些药液最先进入妹妹心脏的(  )
A.右心房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左心室
2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
B.经过体循环后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C.血液不仅具有运输作用,还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D.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具有能开闭的瓣膜
27.甲血管与心室相连,流静脉血;乙血管与心房相连,流动脉血。甲、乙血管分别是(  )
A.肺动脉、主动脉 B.肺静脉、肺动脉
C.肺动脉、肺静脉 D.上腔静脉、下腔静脉
28.下列关于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心脏左心房和右心室相通
B.与心室相连的血管都是动脉血管
C.左心室和右心室都流动脉血
D.右心室的血液可以流向右心房
二.解答题(共5小题)
29.如图是心脏结构模式图和血细胞形态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心脏结构中,体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   (填字母)。
(2)甲图中流动脉血的血管主要有   (填字母)。
(3)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如乙图,在同一视野中所见到数目最多的血细胞是[   ]   。
(4)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若皮肤轻微划伤后能促进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的血细胞是[   ]   。
(5)食物中的蛋白质最终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氨基酸被吸收后进入毛细血管,经循环首先进入心脏的[   ]   。
(6)血液流经肺部后,血液的变化情况是   。
30.如图图示中,图1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图3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的永久涂片。请据图回答。
(1)图1中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   ,目的是为了   。通常情况下,使用   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2)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图象。你认为[3]是   血管;[2]是   血管,判断依据是   。
(3)当我们身体内有了炎症,图3中[   ]   的数量会增多,A是   ,A与C在结构上的区别是C有   ,D的作用是   。
31.如图中A~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E、F表示某器官内的毛细血管网,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据图分析:
(1)静脉血由C流出,到达[E]   部毛细血管网,红细胞中的   与氧结合,血液变成动脉血,流回心脏的[B]   。
(2)血液由D流出到达F,若F表示臀部肌肉的毛细血管网,在臀部注射药物,药物随血液最先到达心脏的[   ],完成了血液循环中的   循环。
32.如图为部分血液循环示意图,结合你所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A、B、C所表示的结构名称。A    B    C   。
(2)该图表示的是血液循环中的   循环路线。经过该循环后,血液颜色由鲜红变为   ,原因是血液成分中   含量减少,血液由   血变成   血。
33.如图是在盛有新鲜血液的量筒中加入抗凝剂,静置一段时间后,出现分层现象,请据图回答问题。
(1)分层后,试管上层呈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A是   ,具有运输营养物质、废物和血细胞的功能。
(2)体积较大,有细胞核的是   (填标号)。
(3)如果图中4在体内过少   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时,人就会出现   症状。如果图中2   在体内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
(4)如果某人一有伤口便流血不止,很可能是图中3血小板在体内的数量   (选填“高”或“低”)于正常值。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检测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8小题)
1.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列关于人体内血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B.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作用
C.血小板很小但是有细胞核
D.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分析】血液由血浆、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功能、防御功能和调节体温的功能。红细胞数目最多,形态为双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吞食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个体最小,性状不规则,无细胞核,有凝血和止血过的作用。
【解答】解:A、未成熟的红细胞有细胞核,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A正确;
B、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部位吞食病菌。B正确;
C、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当人体受伤,血液从破裂的血管中流出时,血小板会在伤口处凝聚,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形成凝血块堵塞伤口而止血。C错误。
D、红细胞的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D正确。
故选:C。
【点评】血细胞的特点和功能是考查的重点,复习时要注意。
2.某人手指不慎划破出血,血液中与止血和避免发炎有关的是(  )
A.血小板、血浆 B.血小板、白细胞
C.血小板、红细胞 D.白细胞、血小板
【分析】血液中有三种血细胞,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解答该题要从血细胞的功能方面入手。
【解答】解: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人会患贫血。
白细胞的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
血小板的形状不规则,当血管破裂血液流出时,血小板在伤口处聚集成团,同时血小板还能释放出一些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加速受损血管的血液凝固,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故选:B。
【点评】关键点: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白细胞能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
3.贫血是指(  )
A.血液中有机物含量过少
B.血细胞数量过少
C.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者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
D.血液总量过少
【分析】贫血是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数目减少,或者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数目减少而造成的,可通过血常规化验看出,贫血的病人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
【解答】解:贫血患者是因血液内血红蛋白的数量过少或红细胞的含量过少而造成的,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贫血患者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因而表现出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缺铁易患贫血,一般的贫血患者,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可见BCD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关键点:贫血是因血液内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的含量少而造成的。
4.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得出的观察结果正确的是(  )
A.看不到血小板的原因是血小板数量太少
B.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红细胞都有细胞核
C.体积最大的血细胞是白细胞,具有细胞核
D.白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呈圆球形
【分析】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主要成分是水,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在显微镜下,我们看见最多的红细胞,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看到最少的血细胞是白细胞,白细胞呈圆球状,有细胞核;看不到的血细胞是血小板,因为血小板个体小,普通显微镜下很难观察的到。
【解答】解:A、看不到血小板的原因是血小板个体较小,容易破裂,A不正确;
B、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B不正确;
C、体积最大的血细胞是白细胞,具有细胞核,C正确;
D、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白细胞呈圆球形,D不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细胞的结构特点以及数量。
5.血浆的主要功能是(  )
A.运输养料和废物,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B.促进止血,加速凝血;运载血细胞
C.运输养料和废物,运载血细胞
D.促进止血,加速凝血,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分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运输氧气,还可以运输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能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具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还含有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解答】解:A、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而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是红细胞,A不正确;
B、促进止血,加速凝血的是血小板;运载血细胞是血浆,B不正确;
C、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养料和废物,运载血细胞,C正确;
D、促进止血,加速凝血的是血小板;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是红细胞,D不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血液的成分及各组成的功能,
6.如图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对图中信息表述错误的是(  )
A.①为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
B.②为血小板,能够止血和加速凝血
C.③为红细胞,能够运输氧气
D.①②③都是具有完整细胞结构的人体细胞
【分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图中①白细胞,②血小板,③为红细胞.
【解答】解:A、①白细胞,个体最大,数量最少,能穿透血管壁,能够吞噬病菌,A正确;
B、②为血小板,个体最小,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B正确;
C、③为红细胞,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C正确;
D、①白细胞,②血小板,③为红细胞,只有①有细胞核,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基础性强,难度较低.
7.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运回心脏的血管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都可以
【分析】血管的类型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
【解答】解:在人体内,血管和心脏构成了物质运输的管道系统。其中,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血液流经的管道。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如下表:
故选:B。
【点评】血管的类型多以选择题或是识图题的形式出现,难度较小。
8.静脉瓣的作用是(  )
A.防止血液倒流
B.保证血液流动速度很快
C.保护静脉管壁
D.减少血液对静脉管壁的压力
【分析】人体内的有三种瓣膜,动脉瓣、房室瓣、静脉瓣,它们的作用都是防止血液倒流.
【解答】解:静脉瓣存在在四肢的静脉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
故选:A。
【点评】其它瓣膜,如房室瓣存在在心房和心室之间,动脉瓣存在在心室和动脉之间,它们的作用都是防止血液倒流.
9.下列有关血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将血液从身体各处送回心脏
B.静脉管内都有静脉瓣,动脉管内也有动脉瓣,瓣膜都起防止血液倒流作用
C.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判断毛细血管的依据是管中红细胞成单行通过
D.静脉管壁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是三种血管中最慢的
【分析】根据血管的功能不同可以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毛细血管的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
【解答】解:A、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A错误;
B、静脉管内都有静脉瓣,动脉管内没有动脉瓣,瓣膜都起防止血液倒流,B错误;
C、判断毛细血管的依据是管中红细胞成单行通过,C正确;
D、毛细血管管壁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是三种血管中最慢的,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血管的特点
10.图中,与⑥相比,血管⑤的管壁特点和血流方向是(  )
A.管壁较厚,血液离心 B.管壁较薄,血液离心
C.管壁较厚,血液回心 D.管壁较薄,血液回心
【分析】心脏有四个腔:③左心房、①右心房、④左心室、②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⑤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⑥肺动脉,据此解答。
【解答】解: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动脉一般埋藏在身体较深的部位,不易从体表中看到;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所以与⑥肺动脉相比,血管⑤上腔静脉的管壁特点和血流方向是管壁较薄,血液回心。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心脏的结构和血管的特点。
11.如图为某同学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是动脉,其内血流速度最快
B.2是毛细血管,其内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C.1是静脉,其内有静脉瓣
D.血液流动的方向是1→3→2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使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由血液的流动方向可知1为动脉,2只允许单行细胞通过,为毛细血管,3为静脉。
【解答】解: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
图中1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的动脉,其内血流速度最快;2是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毛细血管,3是由分支汇集而成的静脉血管,血液流动的方向是1→2→3.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
12.下列关于人体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脉管壁厚,血流速度快
B.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方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C.静脉有的分布较浅,如手臂上的“青筋”
D.在毛细血管中,白细胞呈单行通过
【分析】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功能如下表:
血管类型 功能 分布 管壁特点 管腔特点 血流速度
动脉 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较厚、弹性大 较小 快
毛细血管 进行物质交换 数量多,分布广 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最慢
静脉 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 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 较薄,弹性小 较大 慢
【解答】解:A、动脉管壁厚,血流速度快,A正确;
B、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B正确。
C、静脉有的分布较浅,如手臂上的“青筋”属于静脉,C正确;
D、毛细血管腔极细,红细胞呈单行通过,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三种血管的特点。
13.某患者上呼吸道感染进行雾化治疗后,药物由呼吸系统进入人体,流经心脏各腔(如图)的先后顺序为(  )
A.②①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
【分析】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观图可知:①左心室,②左心房,③右心房,④右心室。
【解答】解:血液循环途径:
药物由呼吸系统进入血管,经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可达到止痛和无意识的双重功效。故C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掌握血液循环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14.一滴血打算去“旅行”,它从左心房出发,最后回到了右心房。这滴血的旅行路线是(  )
A.②→③→D→E→F→① B.③→D→E→F→①→④
C.①→④→A→B→C→② D.④→A→B→C→②→③
【分析】观图可知:①是右心房、②是左心房、③是左心室、④是右心室、A是肺动脉、B是肺部的毛细血管、C是肺静脉、D是主动脉、E是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网、F是上下腔静脉,解答即可。
【解答】解:血液循环途径:
一滴血打算去“旅行”,它从左心房出发,最后回到了右心房。这滴血的旅行路线是:②左心房→③左心室→D主动脉→E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网→F上下腔静脉→①右心房。
故选:A。
【点评】掌握血液循环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15.下列关于血液流动方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静脉→心室→心房→动脉 B.心房→心室→静脉→动脉
C.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D.静脉→动脉→心房→心室
【分析】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分为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四个腔,分别与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上下腔静脉相通。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据此解答。
【解答】解: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静脉瓣保证血液充分流回心房。血液在心脏处的流动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体循环的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部及内脏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可见C均正确。
故选:C。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和心脏瓣膜的作用。
16.甲图、乙图分别为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某组织处局部血管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③肺动脉、D为右心房、⑤为静脉
B.血液途径D→②→⑤→⑥→⑦→①→A的循环属于体循环
C.若⑥为小肠毛细血管,则⑦内血液的葡萄糖比与⑤内血液的葡萄糖要少
D.若⑥为肺部毛细血管,则⑦内血液为静脉血且首次回到甲图中的心腔C
【分析】(1)认识心脏的结构;
(2)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过程是:左心室→主动脉→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过程是: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3)小肠中消化分解的产物由毛细胞血管吸收进入血液,所以流出的静脉血中的葡萄糖含量较高;
(4)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血液经肺后,二氧化碳进入肺泡,氧气进入血液。静脉血是指含氧量低的暗红的血液,动脉血是指含氧量较高的鲜红的血液。
【解答】解:A、③肺动脉、D为右心房、⑤为静脉,D应该是左心室,⑤为小动脉,A错误;
B、血液途径D→②→⑤→⑥→⑦→①→A的循环属于体循环,说法正确,B正确;
C、若⑥为小肠毛细血管,则⑦内血液的葡萄糖比与⑤内血液的葡萄糖要少,⑦是流出小肠的静脉血,经小肠吸收后⑦内血液的葡萄糖比⑤内的要多,C错误;
D、若⑥为肺部毛细血管,则⑦内血液为静脉血且首次回到甲图中的心腔C,经肺毛细血管后,氧气进入血液,⑦内的血液含氧量高,所以血液为动脉血,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
17.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甲流出的血液为动脉血
B.乙和丙都是静脉血管
C.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
D.血液流经乙→丁→丙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分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甲是流出心脏的血管是动脉,乙是动脉血管,丙是静脉,丁是毛细血管。
【解答】解:A、甲是流出心脏的血管是动脉,但是不一定流动脉血,例如肺动脉里流静脉血,A错误;
B、乙血管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丙血管由分支流向主干是静脉血管,B错误;
C、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因此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C正确;
D、血液流经乙动脉→丁毛细血管→丙静脉后,如果是流经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如果是流经体循环,则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D错误。
故选:C。
【点评】关于血管的特点是考查的重点,要熟记各血管的特点。
18.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肺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
B.静脉血经过体循环后变成动脉血
C.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红细胞
D.心脏四个腔中心肌壁最厚的是左心室
【分析】1、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它有4个空腔,按照位置关系,这4个腔分别叫作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在心脏的4个腔中,左心室的肌肉壁最厚。
2、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
【解答】解:A、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肺循环起点是右心室。A错误;
B、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流经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B错误;
C、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C错误;
D、心脏四个腔中,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体循环输送血液路线最长,压力最大,所以左心室的壁最厚。D正确。
故选:D。
【点评】掌握心脏的结构及血液循化的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19.2020年4月5日凌晨,山东援鄂医疗队员张静静在回鲁后隔离时发生心脏骤停,因抢救不及时不幸去世。如图是哺乳动物的心脏结构及相连血管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③是右心室
B.④中的血液可以流向②
C.⑦中流的血液是动脉血
D.④和②之间的瓣膜是房室瓣
【分析】观图可知:①是右心房,②是左心房,③是右心室,④是左心室,⑤是上下腔静脉,⑥是肺动脉,⑦是主动脉,⑧肺静脉。据此解答。
【解答】解:心脏有四个腔:②左心房、①右心房、④左心室、③右心室。②左心房连通⑧肺静脉,①右心房连通⑤上下腔静脉,④左心室连通⑦主动脉,③右心室连通⑥肺动脉。即心室与动脉相连,心房与静脉相连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成分的变化如图所示:
A、③是右心室,④是左心室,A正确;
B、②左心房与④左心室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B错误;
C、⑦主动脉里面流的血液是动脉血,C正确;
D、④和②之间的瓣膜是房室瓣,④左心室和⑦主动脉之间的瓣膜是动脉瓣,D正确。
故选:B。
【点评】掌握心脏的结构以及心脏内瓣膜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20.某人的血型是AB型,如需要大量输血时,最好给他输入的血型是(  )
A.AB型 B.B型 C.O型 D.A型
【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据此答题。
【解答】解: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此人是大量失血,因此不能输入大量的异型血,应该输入同型的AB型血。
故选:A。
【点评】关键点: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21.献血是每个18岁以上的健康公民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多少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
A.200﹣400 B.200﹣500 C.200﹣600
【分析】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可献血200﹣4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解答】解: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每次可献血200﹣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为6个月。一个健康的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更不会“伤元气“,反而会有利于健康。一是献血后储存的血液马上会补充上来,不会减少循环血容量。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个小时就会补上;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很快就恢复到原来水平。二是人体血液在不断新陈代谢,时刻都有许多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又有大量新生细胞生成,以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献血后,由于造血功能加强,失去的血细胞很快得到补充。所以说,只要不超过血储存量就不会伤害身体,还会刺激造血功能,增加血液循环。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健康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反而会有利于健康。
22.下列有关献血与输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
B.输血前应先鉴定献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
C.在没有同型血而情况又十分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AB型血
D.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分析】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要注意的是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
【解答】解:A、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正确;
B、输血前应先鉴定献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正确;
C、在没有同型血而情况又十分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错误;
D、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正确;
故选:C。
【点评】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注意理解和掌握,尤其是输血的原则,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也不一定发生凝集反应。
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血液循环过程中,先进行体循环,再进行肺循环
B.动脉血是指在动脉中流动的血液,静脉血是指在静脉中流动的血液
C.1000毫升血液中,含量最多的是红细胞
D.动脉是将血液送出心脏的血管,静脉是将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
【分析】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即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可见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解答】解:A、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组成了一条完整的循环路线。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A错误。
B、动脉血和静脉血主要是根据是血液中的含氧量来划分的,不是依流动的血管来划分的,如肺动脉里流动的血液是静脉血,肺静脉里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B错误。
C、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占血液总量的55%﹣60%,血浆中水约90%﹣92%,所以,血液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C错误。
D、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血液循环途径、动静脉血管和动静脉血液的概念及区别可解答。
24.正常人心脏内瓣膜有规律的开闭,能够防止血液倒流。当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时,动脉瓣和心室所处状态分别是(  )
A.关闭和舒张 B.打开和舒张 C.关闭和收缩 D.打开和收缩
【分析】血液之所以能够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中按一定方向循环流动,是因为在心脏和血管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据此解答。
【解答】解:在动脉与心室之间有动脉瓣,动脉瓣只向动脉打开,使血液只能由心室流向动脉,当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时,动脉瓣和心室所处状态分别是打开和收缩。
故选:D。
【点评】关键是理解掌握心脏的结构特点和血液循环。
25.宁宁同学的妹妹今年一岁,她感染了细菌性肺炎,护士从妹妹额头的血管将针扎入进行输液。这些药液最先进入妹妹心脏的(  )
A.右心房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左心室
【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解答】解: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从图中看出,“护士从妹妹额头的血管将针扎入进行输液”时,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经头部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炎部位),因此药物通过上腔静脉最先进入右心房。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会利用血液循环模式图来分析解答。
2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
B.经过体循环后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C.血液不仅具有运输作用,还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D.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具有能开闭的瓣膜
【分析】1、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2、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解答】解:A、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所以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A正确;
B、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B错误;
C、血液的功能包含血细胞功能和血浆功能两部分。血液有运输、调节人体温度、防御等功能。C正确;
D、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D正确。
故选:B。
【点评】掌握心脏的结构特点和血液循环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27.甲血管与心室相连,流静脉血;乙血管与心房相连,流动脉血。甲、乙血管分别是(  )
A.肺动脉、主动脉 B.肺静脉、肺动脉
C.肺动脉、肺静脉 D.上腔静脉、下腔静脉
【分析】(1)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2)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解答】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如下图:
因此,与心室相连,流静脉血的血管是肺动脉,与心房相连,流动脉血的血管是肺静脉。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心脏的结构以及血液循环的途径。
28.下列关于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心脏左心房和右心室相通
B.与心室相连的血管都是动脉血管
C.左心室和右心室都流动脉血
D.右心室的血液可以流向右心房
【分析】心脏的结构如下:
【解答】解:A、心脏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左心房和右心室不相通,A错误;
B、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分为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四个腔,分别与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上下腔静脉相通。即与心室相连的血管都是动脉血管,与心房相连的血管都是静脉血管,B正确;
C、左心室内流动脉血,右心室流静脉血,C错误;
D、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不能倒流,D错误。
故选:B。
【点评】心脏瓣膜的作用是重要的知识点,应特别理解和记忆。
二.解答题(共5小题)
29.如图是心脏结构模式图和血细胞形态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心脏结构中,体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 B、C (填字母)。
(2)甲图中流动脉血的血管主要有 ac (填字母)。
(3)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如乙图,在同一视野中所见到数目最多的血细胞是[ A ] 红细胞 。
(4)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若皮肤轻微划伤后能促进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的血细胞是[ C ] 血小板 。
(5)食物中的蛋白质最终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氨基酸被吸收后进入毛细血管,经循环首先进入心脏的[ C ] 右心房 。
(6)血液流经肺部后,血液的变化情况是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
【分析】由图可知,图甲代表心脏的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结构名称为: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a主动脉、b肺动脉c、肺静脉、d上腔静脉、e动脉瓣、f房室瓣、g下腔静脉。图乙中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据此解答。
【解答】解:(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所以体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B左心室和C右心房。
(2)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级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的血液送到身体的各部分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运走。这样,血液就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所以,心脏的左侧流动的都是动脉血,右侧流动的都是静脉血。所以流动脉血的血管有a主动脉、c肺静脉。
(3)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图乙中各部分的结构名称为: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其中血细胞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
(4)C血小板,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5)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因此,氨基酸被吸收后经血液达到心脏时,首先流入C右心房。
(6)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故答案为:
(1)B、C(顺序不可颠倒)
(2)ac
(3)A红细胞
(4)C血小板
(5)C右心房
(6)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点评】掌握了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可正确解答。
30.如图图示中,图1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图3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的永久涂片。请据图回答。
(1)图1中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 清水 ,目的是为了 保证小鱼正常呼吸 。通常情况下,使用 低 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2)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图象。你认为[3]是 静脉 血管;[2]是 毛细 血管,判断依据是 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
(3)当我们身体内有了炎症,图3中[ C ] 白细胞 的数量会增多,A是 红细胞 ,A与C在结构上的区别是C有 细胞核 ,D的作用是 促进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 。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的注意事项以及识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解:(1)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
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
(2)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图中3是静脉血管,2是毛细血管,因红细胞是单行通过的。
(3)A是红细胞,数量最多,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能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B是血浆,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C是白细胞,个体最大,数量最少,有细胞核,能穿透血管壁,能够吞噬病菌,因此,A与C在结构上的区别是C有细胞核;D是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其主要功能是促进止血、加速凝血。
故答案为:(1)清水;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低
(2)静脉;毛细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3)C白细胞;红细胞;细胞核;促进止血,加速凝血(或者止血,凝血)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
31.如图中A~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E、F表示某器官内的毛细血管网,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据图分析:
(1)静脉血由C流出,到达[E] 肺 部毛细血管网,红细胞中的 血红蛋白 与氧结合,血液变成动脉血,流回心脏的[B] 左心房 。
(2)血液由D流出到达F,若F表示臀部肌肉的毛细血管网,在臀部注射药物,药物随血液最先到达心脏的[ A ],完成了血液循环中的 体 循环。
【分析】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即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可见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流经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据此解答。
【解答】解:(1)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静脉血由图中[C]右心室流出,到达[E]肺部毛细血管网,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血液变成动脉血,流回心脏的[B]左心房。
(2)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血液由图中[D]左心室流出到达[F]组织的毛细血管网,若F表示臀部肌肉的毛细血管网,在臀部注射药物,药物随血液最先到达心脏的[A]右心房,完成了血液循环中的体循环。
故答案为:(1)肺  血红蛋白  左心房
(2)A  体
【点评】掌握心脏的结构,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分清心脏的四个腔室,心脏瓣膜的作用是保证血液的单向流动是重要的知识点,应特别理解和记忆。
32.如图为部分血液循环示意图,结合你所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A、B、C所表示的结构名称。A 右心室  B 左心房  C 主动脉 。
(2)该图表示的是血液循环中的 体循环 循环路线。经过该循环后,血液颜色由鲜红变为 暗红 ,原因是血液成分中 氧气 含量减少,血液由 动脉 血变成 静脉 血。
【分析】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将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在体循环中,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解答】解:图示中A、B、C分别是右心室、左心房、主动脉。
(1)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图示中A为右心室、B为左心房、C为主动脉。
(2)人体的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其中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因此该图表示的是血液循环中的体循环。
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就由鲜红的、含氧气量高的动脉血变成了暗红的、含氧气量少的静脉血。
故答案为:
(1)右心室;左心房;主动脉; (2)体循环;暗红;氧气;动脉;静脉。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变化。
33.如图是在盛有新鲜血液的量筒中加入抗凝剂,静置一段时间后,出现分层现象,请据图回答问题。
(1)分层后,试管上层呈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A是 血浆 ,具有运输营养物质、废物和血细胞的功能。
(2)体积较大,有细胞核的是 2 (填标号)。
(3)如果图中4在体内过少 红细胞 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时,人就会出现 贫血 症状。如果图中2 白细胞 在体内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
(4)如果某人一有伤口便流血不止,很可能是图中3血小板在体内的数量 低 (选填“高”或“低”)于正常值。
【分析】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会阻止血液的凝固,经过震荡或者离心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图中A是血浆,B包括2白细胞和3血小板,C和4是红细胞。
【解答】解:(1)图中A是血浆,主要成分是水,占91%~92%.血浆中含有多种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另外血浆中还含有一些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2)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体积最大,内含细胞核的是2白细胞。
(3)红细胞内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当人体内红细胞含量过低或血红蛋白浓度低时,会出现贫血的症状,贫血患者应该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白细胞,白细胞具有吞噬细菌,防御 疾病的功能,当人体内有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会增加。
(4)3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凝血。若3血小板过低,可能造成伤口血流不止。
故答案为:(1)血浆;(2)2;(3)红细胞;贫血;白细胞;(4)低。
【点评】学生应当充分了解血液的分层现象,熟练掌握血液的成分这一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