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 1. 认识图形(二) 教案(3课时,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 1. 认识图形(二) 教案(3课时,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19 21:23:16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二)
一、内容及简析
认识图形(二),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区分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图形特征,感知图形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充分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通过拼、剪等操作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平面图形
的一些特征。
2.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五、教具准备
课件、图形卡纸、实物等。
六、课时安排
约3课时。
第1课时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审批时间审批(人)
课题
认识平面图形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方法:情景演示法。
教具与学具: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含预期目标)
一、复习,探究新知
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不同点:?????????????????共同点:
长方形?
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
平面的
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
不断开的
圆????
没有角
即封闭的
三角形??
有三条,三个角
二、巩固发展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独立完成
,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
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四、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
你有什么想问的?
五、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册
板书设计:
认识平面图形
课后反思:第3课时
第三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审批时间审批(人)
课题
练习课
课型
练习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以及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七巧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物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教法设计: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含预期目标)
复习回顾
长方形的特点。
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说长方形的特点。
结论?长方形有四条边,是长长的。
正方形的特点。
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正方形的特点。
结论?正方形有四条边,是方方的、正正的。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第7页练习一第6题。
仔细观察,用那个物体能画出左边的图形?圈一圈。
2、第7页练习一第7题。
出示长方体,谁来说一说:长方体有几个面?
各个面分别是什么图形?
是不是长方体的每个面大小、长短都一样呢?
3、第6页练习一第4题。
昨天我们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图形,拼出了自己喜欢的图案,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拼一拼的游戏。
动手。汇报。
三、巩固新知
第7页练习一第8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练习课
课后反思:第2课时
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审批时间审批(人)
课题
拼一拼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学方法:情景演示法及启发式相结合。
教具与学具: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含预期目标)
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1.提问: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
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为什么?
提问: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
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边。
提问:我们能想办法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吗?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证明方法,如对折、测量等,并请用不同的方法的学生上台演示。(教师板书:对边相等)
4.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
你能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
5.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师发给你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全班同学动手做风车,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
6.一个简简单单的风车,就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试着用这些图形来拼更多的图形吗?大家来试试!
三、动手实践
1.学生独立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
2.第6页的第4题。
3.第6页的第5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图形的拼摆,同学们学得很投入,课下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图形拼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
板书设计:
拼一拼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