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 第三课 (演唱)彩莲船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艺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 第三课 (演唱)彩莲船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16 18:5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彩莲船》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彩莲船》是一首湖北民歌,描绘了湖北人民过年过节表演彩莲船这一传统民间活动,歌曲是四二拍,旋律简洁、情绪欢快活泼。歌词形象生动,大量运用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衬词,既表现了彩莲船的生活场景,又渲染了欢乐热闹的节日气氛。歌曲采用领唱与齐唱的演唱形式,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彩莲船一领众和的热闹气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用甜美、圆润的声音,欢快、热烈的表现歌曲。
过程与方法:在学唱歌曲《彩莲船》的活动中,感知“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并能为歌曲加入情境表演。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演唱和表演歌曲的活动中,学生多感受湖北地区的民歌特点、风俗特色,激发学生了解更多的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
三、教学重点:
用甜美、圆润的声音学唱歌曲《彩莲船》,并用富有民歌特点的声音进行演唱。
了解“彩莲船”这种民俗文化、在过大年的情境中表演歌曲。
四、教学难点:
一领众和演唱形式的体现。
2.声情并茂的表演,歌曲附点节奏部分体现民间歌曲艺术特点。
教学准备:
钢琴、PPT、图片、道具、堂鼓。
五、教学过程:
㈠导入
1.谈话导入,创设情境,将学生分成三只船队进行小游戏。
游戏规则:
学生在出发点通过老师给出的鼓声节奏,用脚步踏出固定X X的步伐,并加上“吆喝声”前进。
第一步:学生在原地感受速度和节奏。
第二步:学生原地加入“吆喝”声,感受船队气势。
第三步:学生踏着步伐,喊着口号回到自己座位。
【设计意图:不按常规的上课方式坐在座位上开始上课,而是站在“出发点”以“船队”形式出发坐回自己座位,既能够立马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在游戏中感受难点节奏部分】
2.引出“一领众和”的演唱方式。
3.观看小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彩莲船”以及“幺妹儿”、“艄公”、“摆捎婆子”三位主要人物。
㈡新授
请幺妹出场,感受童谣,引导学生寻找童谣关键词“过年”“热闹”,简单介绍“彩莲船”的表演背景。
学生加入动作学读童谣。
3.加伴奏朗读并感受童谣,找找艄公的“吆喝”出现在歌词的哪些地方?
4.跟鼓声,学读艄公的“吆喝”(齐)部分。
5.学生与老师跟上伴奏,分角色感受童谣带来的喜庆气氛,熟悉歌词。
6.学生用“la”跟老师在钢琴弹奏中模唱旋律。
7.学生听琴声感受和模唱旋律。
8.学生加入歌词。
9.老师与学生分角色接唱歌曲。
10.分别感受“幺妹”与“艄公”的声音特点,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情绪和声音特点演唱歌曲。
【这是一首速度较欢快的节日民歌,学生在学唱歌曲过程中,应多感受歌曲热闹的气氛和当地的民歌演唱特点,所以在教唱环节中加入了“幺妹”动作感受歌词、“艄公”富有民族风味的衬词演唱。尤其是教师的歌曲示范,在教师范唱中应展示得较明显来引导学生多次感受。】
11.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彩莲船》。
㈢表演
1.教师示范并介绍“摆捎婆子”。
2.学生表演。
六、拓展
欣赏歌曲《龙船调》,感受湖北地区更多的民歌特点。
六、小结,下课。
《彩莲船》是一首湖北民歌,它是一种“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也是一种传统的地方民族文化,希望我们的同学们能够喜爱我们每个民族的不同民族文化和艺术,同时也将我们中国的传统艺术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