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学案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土地的高度集中与田赋剥削的苛重;李自成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口号与建立大顺政权;攻占北京,推翻明朝。了解满洲的兴起、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清军人关和农民军的失败。
【过程与方法】
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朽的表现,提高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满洲的兴起及清朝建立对全国统治的历史,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加深,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表明明王朝已走向没落。明末农民起义军攻北京,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前进。满洲贵族和汉族官僚地主的联合进攻,是明末农民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明末的腐败政治;李自成推翻明朝的政策措施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明朝末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三帝争雄的局面:皇太极在辽东建立大清,虎视中原;李自成于陕西高举义旗,欲以大顺取代大明;内忧外患的末世之君崇祯则怀抱中兴梦想,试图一统天下,一位开国大帝,一位亡国之君,一位成功与失败同样悲壮的农民起义之王,他们三人的博杀,隐含着多少历史机缘和人性悲剧!本节课我们学习第17课,探寻大明王朝走向灭亡的原因。
知识点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政治腐败: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
政治
日益腐败。
(2)社会动荡: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
兼并土地
。
知识点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背景: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
财政危机
深重,
阶级矛盾
异常尖锐。
(2)口号: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__均田免赋____”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3)建立政权:1644年,李自成在
西安
建立政权,国号
大顺
。
(4)推翻明朝:
1644
年4月,
李自成
率领起义军攻入北京城,明崇祯帝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知识点三: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
(1)满洲兴起:1616年,
努尔哈赤
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1635年,
皇太极
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2)清军入关: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
吴三桂
_____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3)起义失败:李自成在
山海关
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合作探究】1
问题:阅读教材及教材84页相关史事,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的表现。
【合作探究】2
问题:“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答案】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是因果关系,明朝中后期的政治腐败造成了社会动荡,人民生活流离失所,社会矛盾尖锐。
【合作探究】3
问题:结合所学探讨“均田免赋”的进步性。
【答案】
(1)均田免赋”口号反映了广大农民希望得到土地和减免赋税,要求平等平均的迫切愿望,大大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2)第一次把对土地的要求作为一个口号明确提出来,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进入一个新阶段。
【合作探究】4
问题:
【答案】
(1)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2)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3)向贫苦农民发放钱粮等。
【合作探究】5
问题:结合所学探讨明朝灭亡的原因?
【答案】
内忧:政治腐败、农民起义、自然灾害等。
外患:满洲兴起,不断骚扰。
【合作探究】6
问题:元朝和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由两个少数名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它们前期的历史发展进程有许多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比较。
【答案】
【合作探究】7
问题:清统治者入主中原是必然的吗?谈谈看法。
【答案】
是偶然。吴三桂为了自身利益而降清,清兵才得以入关。
是必然。李自成进北京后,贪图安逸,迅速腐化;满清贵族政权正处在上升状态,锐意进取,充满生机,不断发展。
【动动手】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一、选择题:
1.李自成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
A.
政治腐败
B.
宦官专权
C.
陕西连年大旱
D.
土地兼并严重
【答案】A
2.明朝中后期大量农民流离失所的直接原因是(
)
A.
朝政日趋腐败
B.
土地兼并严重
C.
农民负担加重
D.
地方势力混战
【答案】B
3.下图人物是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下面关于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B.
攻入西安,建立大顺政权
C.
攻入北京,推翻明王朝
D.
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政权
【答案】D
4.(2019东营
)土地和赋税问题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均田免赋”口号是下列哪次农民起义中提出的?(
)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C
5.(2020年原创)明朝末年歌谣写道“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这里的“闯王”是(
)
A.陈胜
B.张角
C.黄巢
D.李自成
【答案】D
6.明末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
A.
明神宗20年不上朝听政
B.
政府巧立名目加派赋税
C.
1627年陕北大早,官吏照旧催逼税粮
D.
皇室、贵族、官僚等大量侵占民田
【答案】C
7.明朝灭亡原因有(
)
①政治腐败
②土地兼并
③农民起义
④吴三桂降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A
8.下列各项对李自成起义军提出的“均田免赋”号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实行均田制,把土地分给农民
B.
反映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
C.
明确规定了分配土地的办法
D.
提出摧毁封建上地所有制
【答案】B
9.明末李清在《三垣笔记》中说道:“宁(
远)锦(州)之溃,北边精锐几尽,而中州寇祸正张、上意亦欲以金币姑缓北兵,专力平寇。”文中的“北兵”是指(
)
A.
后金军队
B.
蒙古军队
C.
倭寇
D.
李自成起义军
【答案】A
10.明末农民起义把中国农民战争的斗争水平推到了新的高度,是因为( )
A.
李自成起义军推翻了明朝统治
B.
李自成起义军活动范围非常大
C.
李自成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D.
李自成起义军建立了农民政权
【答案】C
11.李自成农民军建立大顺政权的时间是(
)
A.
1627年
B.
1636年
C.
1643年
D.
1644年
【答案】D
12.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大英雄:他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出生入死,功勋卓著,也曾身陷囹圄;他多次遇刺却能逢凶化吉;他懂天文熟地理,谙韬略善用人;他戎马倥偬数十载,横扫白山黑水,统一女真各部,击溃大明王朝,成为威震北中国的一代铁血汗王!他是(
)
A.
成吉思汗
B.
忽必烈
C.
努尔哈赤
D.
皇太极
【答案】C
13.下图为中国古代著名军事要塞,与之相关的正确表述是(
)
A.
为防御匈双军队侵扰而建
B.
为防止女真人南下而建
C.
张骞出西域时由此出关
D.
吴三桂引清军由此入关
【答案】D
14.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统治的是(
)
A.
吴三桂
B.
李自成
C.
皇太极
D.
黄巢
【答案】B
15.明朝灭亡后,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引清兵入关,夹攻李自成的军队,最后导致李自成起义军失败。这里所说的“明军将领”是(
)
A.
张献忠
B.
吴三桂
C.
努尔哈赤
D.
皇太极
【答案】B
二、史料分析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明熹宗进一次赏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帝时,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三分之一。
材料二: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
材料三:明末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明朝什么社会问题?
(2)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何联系?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4)“均田免粮”口号的提出,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答案】
(1)明朝末年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2)正是由于土地兼并严重,所以李自成起义军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
(3)李自成受到人民的欢迎,因为“均田免粮”符合人民的要求,反映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强烈要求和减免赋税的迫切愿望心声。
(4)这一口号已经触及到封建土地所有制,标志着农民起义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大大丰富了古代农民起义的内容。
【多元导入
明确目标】
【学习目标】
【多元导入】
【新知导学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交流点拨】
【课堂小结
回归目标】
【课堂达标
巩固反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