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教学目标:
在作品赏析唱演的过程中感性地了解陕北民歌基本风格特征,能对信天游这种体裁产生浓厚兴趣,并从《山丹丹》的学习扩延到喜欢由古筝演奏的音乐。
认识古筝的大致形态构造、简单接触古筝的几种弹奏技法,并能在学习中建立起对古筝音色敏锐的听辨能力。
欣赏作品中,辨识跟唱主题一二的基本旋律,精确地唱会(背唱)主题一的首句旋律,并能用自己即兴的声势动作深度参与主题学习,有表达主题情感的强烈意愿
教学重点:
用多种方式感知体验主题一二,熟知两个主题的旋律
认识古筝外形构造,能用听觉辨识其独特音色和弹拨、刮奏等技法。
教学难点:
拿什么一头牵起学生音乐基本素养的厚积薄发,一头牵起他们对音乐表现的收放自如?——贴切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分小组
进行音乐课比赛(根据随后的课堂回答及表现进行奖罚)
二:情景导入
1.播放主题一(古筝版)A
和A/作为背景音乐,学生模仿老师(徒手)做声势动作。(首句伸臂起伏动作后接四四挥拍)。
谈话:刚才的活动,哪些挥舞动作让你印象深刻,说说这些动作给你什么感受?请你再次模仿一下...(学生敞开说,老师不做引导和评价)
2.随乐挥拍:播放主题二(B1
B2
B3)引入新课
交流:这是什么节拍?和上面一条旋律相比音乐要素发生了什么变化?旋律熟悉吗?什么歌曲?(引出课题)
整体听赏
关注主题
(小组合作)
听赏要求:挥臂起伏辨识第一主题首句,用2/4挥拍法反馈交流:关注主题一二在全曲的位置顺序是怎样的?
(教师在听赏中对引子
前奏
间奏处做出相应反应:模拟演奏技法
挥拍
画引子图形谱等)
交流:什么乐器的独奏?
认识古筝
深化主题一的学习
1.古筝知识讲解
2.基本技法示范模仿
3.徒手模拟“勾、托、抹、托”的节奏型跟着老师的范奏“弹拨”主题一。(边唱谱边模奏主题一)
四、主题二学习
(从上面的模奏引出主题二)
1.出示主题二的首句旋律谱识读
2.节奏置换练习:2/4
咚
咚|咚
咚|咚个
咚咚|咚
-|
学习方法:听着古筝版主题二读一读
拍一拍身体
敲一敲桌面
实物鼓引领试一试
歌唱版听赏
表现主题
为主题选择合适的道具:绸条(女生)
“鼓槌”(男生)
听赏要求:作品主奏乐器你听出来吗?
跟唱和表现两个主题
根据歌词了解歌曲的背景相关知识
六、全曲范奏
表现主题
1.主题一,女同学挥舞长绸
男同学挥拍跟唱主题
2.主题二,男同学敲鼓伴奏
女同学挥拍跟唱主题演唱版
3.讨论:古筝版在音乐表现上的不同?(出示比较指标)
阿宝演唱版
古筝演奏版
音调
高亢
深厚
地域性
明显
不明显
音乐风格
粗狂豪放
细腻优雅
巩固小结
师:古筝演奏的《山丹丹》,把充满黄土味的陕北民歌变得委婉优雅,潇洒飘逸。让我们哼着山丹丹小曲,带着满满的喜悦追寻清韵的古筝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