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想象之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交流平台”围绕“想象”进行交流,首先总结了大胆想象的重要作用、然后以学过的两篇精读课文为例,从如何展开想象的角度引导学生进一步理回顾,打开大胆想象的思路。
“初试身手”是学生在认识到大胆想象的好处,打开想象思路以后,进行大胆想象的尝试和实践。教材安排了两个体验活动让学生“初试身手”。第一个体验活动是手指画练习,要求学生在按出手指印后,画出想象中的事物。为了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教材提供了3幅图,启发学生根据手指印的特点,画出想象中的事物。第二个体验活动是接龙编写故事,以接龙的形式续编故事,可以互相启发,开拓思路,使故事的内容更丰富。教材提供了两个故事开头供学生自由选择,利于学生打开思路,进人想象的情境。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这两个部分有着紧密的联系。“交流平台”围绕单元学习重点交流,打开想象的思路,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为“初试身手”作好铺整;“初试身手”是“交流平台”的延伸,让学生通过想象实践,初步体验大胆想象带来的愉悦。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比较旺盛,好奇心比较强烈的时期,也是人的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无论是创造性想象,还是再生想象,对于培养学生思维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保护和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目标:
1.能梳理和回顾课文中的想象故事,交流对大胆想象的体会,感受大胆想象的乐趣。
2.能画出想象中的事物、能根据故事开头接龙编写故事。
教学重难点:
能画出想象中的事物、能根据故事的开头接龙编写故事。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师生互动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PPT课件,白纸,稿纸。
学生:彩笔,白纸,稿纸。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
同学们,马上就要到“五一长假”了,想好要去哪里玩了吗?别担心,老师这里有一个有趣的地方,在那里我们可以自由飞翔,可以穿越时空,可以看到神奇的颠倒世界,和小瞌睡虫们一起去找朋友……想去吗?这个奇妙的地方叫“想象岛”。
看,想象岛的小精灵们已经发出了邀请(PPT),可是还要我们找到自己的“指纹小精灵”呢,这可难不倒我们,我们有想象大师来帮忙!
梳理回顾课文:
通过《小真的长头发》四幅图片(PPT)回忆想象的神奇,长发用来钓鱼,因为又长又垂像鱼线。并逐步发现想象的根据。引导学生说出想象的方法——根据事物的特点进行想象。
回顾17课如何变成一棵树?简单,只要长出树枝,长出鸟窝,加上点喜欢的朋友,就可以实现梦想。
让学生总结想象的方法,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创作“指纹小精灵”。
三、初试身手:
1、有了大师教我们的“秘诀”,我们抓紧来创作吧。(学生现场创作指纹画)
2、请几位同学交流创作内容,说一说你的奇思妙想。
飞向“想象岛”,展开旅程,写一写奇妙经历(当堂练笔)
1、 恭喜大家准备好自己的“小精灵”,张开你的翅膀,出发吧!(课堂动作游戏,活跃气氛)
欢迎各位充满想象力的小朋友来到想象岛!这里有各种神奇的地方,每天都发生着神奇的故事!看,左边是我们的瞌睡虫王国;右边是我们的颠倒村。嘘……听,瞌睡虫王国怎么那么吵呢?
引入文段“ 夏天到了,瞌睡虫王国一片沸腾。它们纷纷飞出洞口,去寻找自己的朋友……”看,有一只自小瞌睡虫找到了我的女儿做朋友(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特点),发生了什么呢?小瞌睡虫们还会找到谁呢?又会发生怎样有趣的事?
“呼……一阵大风过后,小牧童被吹到了颠倒村。他睁开眼睛,只见树枝和树叶长在土里,树根却张牙舞爪的伸向天空……”还会有什么颠倒过来呢(出示图片发散思维)
你们是要跟随瞌睡虫一起去找朋友,还是和小牧童一起去历险呢?去吧,把你的奇妙经历写下来吧!
2、学生当堂写作小练笔。
3、 展示交流习作,体验想象之美。
四、课后作业:
在我们这个想象岛里,还可以自己创造想象的世界呢!咦?我们教室的墙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洞(PPT图片),这里面会是什么样的奇妙世界呢?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想象是我们的天赋,为我们插上翅膀自由翱翔;
想象是最棒的游戏,带我们体验各种奇境的魅力;
想象是前进的动力,为科学的发展铺出条条道路!
所以,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孩子们,希望你们可以经常来到想象的世界游戏,你会有珍贵的收获!下课!
板书设计:
奇妙的想象之旅
抓住事物特点来想象
长出什么,加点什么,实现美好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