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下册
《一分钟》教学设计
烟台市福山区东华小学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钟、元”等13个生字;会写“钟、元”等7个生字。
2. 区分形近字“已、己”;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眼看、后悔”等词语的意思。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元元沮丧、后悔的语气。
教学重点:
1.“钟、元”等13个字的识记以及识字方法。
2. 对每一次叹气时元元心情的感悟。
教学难点:
1. 理解一分钟的重要,学会如何管理时间。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一分钟出现的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儿歌《时间像小马车》,让孩子们一起拍手跟着唱。
【设计意图】奔驰而过的小马车,优美欢快的旋律,通俗易懂的歌词,让孩子们想到了飞快的小马车,孩子们听音乐的激情很高,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进入和时间息息相关的新课《一分钟》,顺其自然导入新课。
2.这首歌好听吗?那就让我们乘着时间的小马车进入今天的学习。出示黑板贴“16、一分钟”
3.跟老师齐读课题“16、一分钟”,注意“一”的变调。
4.看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元元向我们跑来,让我们快和元元打声招呼吧,嗨,元元你好,元元两个字相同,叠音字,第二个元轻声,轻轻地读,孩子们再来一遍。
二、初读课文识生字
1.孩子们根据音频,一边听课文一边标上自然段落,再次读放开声音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把课文中的生字宝宝圈出来(课件出示),激发出孩子们对元元的一分钟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听音频中的录音可以让孩子们听准字音,把不认识的重点听一听,再次读的时候可以把本课的生字宝宝圈出来,做到随文识字,明确本课学习目的。
2.指名提问在第一自然段中圈出了哪些生字宝宝,我们再来看一看生字宝宝们的词语好朋友,齐读词语,找孩子领读。
3.指名提问课文的第二段提问圈出了哪些生字宝宝,以及词语好朋友,齐读词语,找孩子读,纠正发音。
4.自由读课文的第3到6自然段,尝试着把生字宝宝的词语好朋友划出来,在大屏幕出现生字宝宝以及词语好朋友,齐读、孩子读。
5.指名问课文第五段中圈出的生字宝宝,问:孩子们这一段里面有一对双胞胎兄弟,你发现了么,他们是谁?出示“已”和“己”两个生字。仔细观察他们哪个地方不一样,语音播放“自己不出头,已经出半头”来区分“已”和“己”,孩子们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记一记这个小口决吧。
三、多种方法认生字
1.下面老师把我们的生字宝宝请到了屏幕上,首先和词语好朋友一起读,再带着拼音小帽子拼读,此处出示幻灯片女生读、男生读。
2.孩子们读得可真整齐,那老师把这些生字宝宝放到识字钟上面你还会读吗?提问孩子们对生字宝宝的掌握情况。引出问题“孩子们,我们可不可以借助之前的识字方法来认识今天的生字宝宝”。
3.孩子们同桌合作讨论有哪些识字方法,可以联想到了借助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生活识字等识字方法,教师通过举两个例子来巩固这几种识字方法。孩子们,你们懂得可真多啊,让我们把这三种法宝装到小脑袋里面,将来再认生字的时候要会用哦。
4.看来大家都认得差不多了,快看我们的识字钟转起来了,下面让我们来抢答,认识的孩子可以站起来,我们看谁反映的最快。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一个抢答环节,孩子们通过生字钟的转动开始抢答,看谁反应最快,课上孩子们充分调动了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积极抢答生字,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
5.小游戏“小猴子过河”,小猴子要过河,可是必须要把图片上面的生字读出来才能过去,你们能帮助它吗?谁先来?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识字钟上面的生字是按照顺序来的,此环节打乱顺序加大难度,设计了“小猴子过河”的游戏,孩子们的兴趣非常高涨,做到了举一反三,加深了对易出错字的印象。
四、再读课文明思路
1.孩子们,生字我们都认识了,拿出课本再把我们的课文读一读,找一找我们的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一分钟”?都藏在哪几段里面?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课文中出现“一分钟”的地方是课文中的重点句子,通过孩子们从中找的过程反复读一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两次叹气的地方,体会元元的后悔、难过的心情,加深对一分钟的感悟,从而让孩子们知道管理时间的重要性。
2.指名问一分钟在课文中总共出现了几次?第一次藏在哪里?谁来读一下?学生读,“一分钟”在这句话里面一下就出现了两次,通过这句话我们知道元元不想起床,贪睡了一分钟,同时出现黑板画“贪睡一分钟”的图片,通过图片,谁能把元元不情愿起床的感觉读出来。你来。
3.再找学生读第三次,第三次略讲。
4.接着来再找找第四次出现一分钟的语句,元元为何会叹气,对,没有通过绿灯,同时出现黑板画“红绿灯”。元元此刻的心情怎样呢,后悔、难过。谁能把元元的后悔、难过读出来。
5.孩子们,最后一次“一分钟”出现在哪里?元元为何会又叹了口气,没有赶上公共汽车,出现黑板画公共汽车图。此刻的元元没有坐上公共汽车更加的后悔、着急。谁能把此刻元元的心情读出来。
【设计意图】抓住“两次叹气”朗读感悟体会元元的心理,先是通过孩子们数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一分钟”让孩子们很快找到了文章的中心,也就是元元的两次叹气:“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要读好这两次叹气,还要联系上下文体会元元的心理活动。利用直观教学帮助孩子理解语言文字,让孩子们的感情与课文所表达的感情相融,进而读出感情。
6.元元最后的结果怎样呢,谁知道,找学生读课文的4、5、6段。通过我们刚才的分析和这位同学的朗读,指向板书,元元因为晚起了一分钟,结果却没有通过绿灯,没有坐上公共汽车,最后迟到了二十分钟。
7.孩子们,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结果却迟到了二十分钟。孩子们联系一下我们的现实生活,我们的一分钟应该如何度过。
【设计意图】通过元元的事情让孩子们想到了“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等等,搭建起课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渗透了管理时间的意识,很顺利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8.孩子们即使一分钟,它的作用也很大,我们要合理安排我们的时间。出示儿童诗“一分钟”齐读童诗。
【设计意图】通过儿童诗加深孩子们对一分钟的理解,原来被我们浪费的一分钟可以做好多事情。
五、一起写生字
1.动动口之后让我们一起来动动手吧。快看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是“坐”,先来看坐的演变,再来看坐的笔顺。先写两个小人,再写土。身体坐正,眼睛看老师,在田字格里面写“坐”字,先写两个小人,分别位于竖中线两侧,竖在竖中线上,要高于两个小人,最后一笔要舒展。孩子们先观察“坐”在田字格的位置,再在课本87页把“坐”描黑,再写两遍“坐”。
2.在展台展示学生的书写,指正问题,孩子们根据老师讲的纠正自己的“坐”字。
六、总结课文,安排作业
1.看来同学们都会写“坐”了,那一起来做个小游戏,试试自己一分钟能写几个“坐”字,老师用钟表计时,开始吧,提问学生一分钟写了几个字。
【设计意图】通过写生字“坐”体验一分钟,原来一分钟可以写这么多的生字,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孩子们有了这份情感基础,必然能自觉做到分秒必争,年年如此,一生坚持。
2.布置作业,原来一分钟能做这么多事,课后同学们继续看看:
(1)做一做,一分钟还可以做什么?
(2)编一编,第二天早晨,丁零零,闹钟又响了。元元……
板书设计:
16、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