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7 20:3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变成了一棵树》的作者是中国作家顾鹰。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妈妈叫英英吃饭,英英不想吃饭,变成了一棵树。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英英觉得很有趣,邀请了许多小动物住进来。最后,妈妈也来了,她把好多好吃的东西分给小动物们,英英馋得直流口水。妈妈问英英是不是肚子饿了,英英很惊讶妈妈怎么知道自己的秘密。
这篇课文充满了生活气息,是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童话故事。故事将人与动物、植物彼此相遇描绘得犹如童年生活中一种真实的存在,也使得不同生命之间的这份交流、关怀显得格外自然。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知富有想象的故事情节,感受丰富多彩的人物特点,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目标:
1.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通过多种方法学习“鳄、零、肠、醋”等生字,认识“反犬旁”。重点指导写好“狐、狸”两字,会写“继、续、秘、密”等生字,结合课文理解“继续”“秘密”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中想象的内容。默读课文,从具体的语言描写中提取关键词句深入感受那些有意思的想象,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有意思的想象写出来。
3.回顾课文,提炼想象故事的线索。跳出课文,开启想象的大门,试着把自己奇妙的想象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利用汉字构字规律,通过多种形式学习本课生字。
通过具体的语言描写,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有意思的想象写出来。
通过课文的学习,能试着把自己的想象写下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学习“狐、狸、状、肠”这四个生字。认识“反犬旁”。重点指导写好“狐、狸”两字。
2.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受象声词的作用。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中想象的内容。默读课文,从具体的语言描写中提取关键词句深入感受那些有意思的想象。
教学重难点:
1.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学习“狐、狸、状、肠”这四个生字。
2.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受象声词的作用,感受那些有意思的想象。
教学过程:
激兴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咱们课堂上来了一位朋友,瞧,他是谁?他最大的本领是什么?
2.如果你拥有这个神奇的本领,最想变成什么?
3.揭示课题:
有一个小姑娘,她的名字叫英英,她有神奇的魔力,她想变成一棵树,引入课题。板书课题,齐读。
初读课文
过渡:英英变成了一棵怎样的树?发生了什么样有趣的事情呢?
自由读课文
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出示词语:
鳄鱼 刺猬 狐狸
香肠 巧克力 糖醋排骨
嗵嗵 咕噜噜 丁零丁零
香喷喷 各种形状 津津有味
指名读第一行词语
相机正音:“刺猬”“狐狸”轻声(小老师带读)
开火车读第二行词语
启发学生想象:读着这行词语,你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带着感受一起读第二行词语。
开火车读第三行词语
像这样的一些词语,我们把它叫做“象声词”。
指导读好象声词:像这样的象声词,读得节奏快点。
齐读
指名读第四行词语
指名读
小老师带读
再读课文
读中思考:英英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
过渡:这个故事很长,一共23个自然段,把词语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这个故事,把这个故事读通、读顺、读懂。
启发孩子思考:英英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
指名回答
出示句子: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指名读句子
理解“痒痒”(拓展延伸:病字旁的字还有哪些?)
指导朗读
齐读
再读课文,感受想象的奇特。
(一)默读课文,找一找,自己觉得哪些想象特别有意思?
(二)合作交流:和同伴说说自己认为有意思的那些想象。
(三)共同分享课文中有意思的想象。
1.各种形状的鸟窝会跳舞。
出示句子: 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指名读
你觉得哪些地方有意思?(鸟窝会跳舞、有各种形状的鸟窝)
体会省略号的作用:鸟窝的形状只有这些吗?(启发学生思考)
指导书写“状”
想象画面,读出趣味性。(指导朗读)
学会概括
抓住关键词语,概括这段话——各种形状的鸟窝(相机板书)
小动物住进鸟窝
出示句子:我会请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
(1)鸟窝是谁住的?在这里,谁住进来了?
(2)这些小动物都是居住在陆地上,有的在水中,还有,咱们聪明狡猾的狐狸。
(3)相机指导书写“狐狸”两字,指导学生写好“反犬旁”
(4)除了故事中的小动物,还会有哪些小动物呢?(学生想象)
(5)指名读,读出趣味性。
(6)让我们一起把小动物送到鸟窝里吧(齐读)
(7)相机板书(把词卡贴到黑板上)
妈妈住进鸟窝
出示句子: 傍晚的时候,妈妈背着一个大包过来了,我的心嗵嗵地跳着,震得树上的鸟窝都一动一动的,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
生读
你觉得什么地方有趣?(听到了奇妙的声音)
大自然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声音?(生回答)
把象声词带入文中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
喜欢这一句的一起读。
小结:这么多美妙的声音,多有意思啊,这就是——妈妈住进鸟窝(相机板书)
妈妈分享美食
出示句子: 妈妈打开背包,从里面拿出好多东西:巧克力、香肠、面包、花生、牛奶......她把这些好吃的分给小动物们。他们一起在我的鸟窝里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1)说一说:你觉得这句话,哪些地方有意思?
(2)指导写字:“肠”汉字的演变(左边的“月”表示“肉”,
右边形状像细长的管子,合起来就是今天的“肠”字)
拓展延伸:“月”字旁的字和身体器官有关,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字?
(3)体会省略号的作用
(4)指导朗读
(5)总结概括:这部分主要讲的是:妈妈分享美食(相机板书)
5.大树流口水
(1) 找到文中相关段落(15--20段)
(2)同桌分角色读一读
(3)反馈:分角色朗读
(4)读出它的趣味性
(5)小结:这部分主要讲的就是:大树流口水(相机板书)
梳理文章内容
对照板书,整体感知、梳理课文主要内容:英英在妈妈叫她吃饭时,因为不想吃饭而变成了一棵树。变成了一棵树后,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英英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鸟窝的树,邀请小动物住进鸟窝,妈妈住进了鸟窝,并且分享美食给小动物们,看到这一切后,大树流口水了。这一个个好玩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奇妙的想象世界!
写字教学
学生写“狐、狸、肠、状”这四个生字
同桌互相修改
师展示修改
总结全文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想象世界的神奇,这些在现实社会中不可能的发生的,在想象世界中都变为可能。
下课时,我们还可以读一读作者写得其他的书籍,如:
(1)《我的一家是精灵》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2)《亲爱的小尾巴》入选2015“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优秀作品。
(3)《阁楼上的熊皮外套》获第二届“叶圣陶文学奖”。
板书设计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28276554832985 各种形状的鸟窝
小动物住进鸟窝
妈妈住进鸟窝
妈妈分享食物
大树流口水
各种形状的鸟窝
小动物住进鸟窝
妈妈住进鸟窝
妈妈分享食物
大树流口水



30746702313940大树流口水
大树流口水
16281402305685妈妈分享食物
妈妈分享食物
16471901742440妈妈住进鸟窝
妈妈住进鸟窝
30740351739900小动物住进鸟窝
小动物住进鸟窝
23520401125220各种形状的鸟窝
各种形状的鸟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