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7.5 两极地区 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7.5 两极地区 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24 17:1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极地冰雪







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了哪里?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认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的范围和地理位置特点。
2.了解两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
3.理解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
性。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


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
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
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
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
部分。



太平洋
印度洋
两极地区纬度高,太阳高度很小,太
阳辐射较弱,气温低,都是一望无际的“
冰雪世界”。
泼水成冰
最低气温-88.3摄氏度
酷寒
被称为世界寒极
平均降水量仅55毫米,
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
大陆。
干燥
被称为白色沙漠
杀人风
南极洲是世界上风力最大和风暴最多的地方,
每年约有2/3的时间刮大风。法国设在南极的迪
蒙.迪尔维尔观察站曾纪录过92.5米/秒的世界最
高的风速(12级台风的风速为33米/秒)。
多狂风
被称为风库
两极气候特点:
1、酷寒
2、降水稀少
3、多狂风
百度百科: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是指海洋和陆地比
热容不同,陆地比
热容比海洋小,升
温快,降温也快。
比热容又称比热容
量,简称比热,是
单位质量物质的热
容量。
南极陆地散热快
平均海拔(米)
海拔高,气温低
2400
2100
2350
1800
1500
1200
900
950
750
700
600
600
340
300
0
300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欧洲
南极洲
冰雪覆盖厚,对阳光反射强。
为什么南极比北极冷?
①南极以陆地为主,北极以海洋为主,由于海陆性质差
异,南极陆地散热快;
②南极海拔高,气温低;
③南极被大量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
极地居民
长期居住在北极地区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原住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
因纽特人
拉普人
独特的极地文化
因纽特人以捕鱼和猎杀海豹为生
因纽特人穿着用兽皮缝制的衣服
独特的极地文化
冰屋
爱斯基摩狗拉雪橇
两极气候
共同特点
冰天雪地
原因
两极气候
不同特点
南极陆地散热快
海拔高,气温低
原因
冰雪覆盖厚,对阳光
反射强。
丰富的自然资源
资源
淡水资源
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
南极洲已发现220多种矿物,
煤炭资源储量丰富,面向印度
洋的查尔斯王子山脉有世界上
规模最大的铁矿床,大陆架还
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北极地区也发现了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等。
煤是深埋于地下的大量古代植物经过漫长的时间演
化而形成的。现在人们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地区发现了丰
富的煤炭资源,请运用大陆漂移假说的有关观点解释这
一现象。
南极大陆目前气候寒冷、冰雪覆盖,不会生长
形成煤的植物,这说明过去南极洲可能位于比较温
暖的地方,后因大陆漂移逐渐到达南极地区。
P63活动
苔藓
地衣
海藻
极地特殊动物
北极地区代表性动物
北极熊
北极狐
海象
南极地区代表性动物
磷虾
企鹅
海豹
广泛生活在南、北极地区的大陆沿岸、
浮冰区和岛屿周围海域,擅长游泳和潜水。
奇特的自
然景象
百度百科:
极光是出现于星球的
高磁纬地区上空,是
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
现象。极光是由于太
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
进入地球磁场,在地
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
的高空,夜间出现的
灿烂美丽的光辉。在
南极被称为南极光,
在北极被称为北极光。
2.极地科学考察
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掀起了极地科学考察的热潮。
目前,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极地建立了一系列科学考察站。
黄河站
昆仑站
长城站
中山站
泰山站
?
“雪龙”号是中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是
一艘功能齐全的能在极地破冰前行的船只。
?
雪龙”号已先后31次赴南极,7次赴北极
执行科学考察与补给运输任务。
P67活动
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
份。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1、南半球2月份为夏季,气温稍高。
2、此时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白天时间
长,有利于建设科学考察站。
极地的环境现状:
材料二:
材料一:据国际南极旅游组织行业
协会(IAATO)数据显示,2017—
2018年南极旅游季,全球共计有51
707名游客到访南极,中国游客人数
达到8
273人,占比达16%,仅次于
美国。
由美国宇航局资助的一项报告
称,由于人类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材料三:
在南极从没有人使用DDT农
药,但是在南极的企鹅体内发现了
正在逐年增加,2040年北极冰川
DDT。
或将全部消融。
在南极没有工厂和家庭制冷设备
释放出能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气体,
但南极上空的大气臭氧层却出现空洞。
南极附近的鲸和磷虾的数量,因
人类过度捕杀和捕捞而逐渐减少。
南极旅游规定:
国际南极旅游组织协会(IAATO)规定:看企鹅保持5米距离,上下船要清理鞋子等。
《南极活动环境保护管理规定》明确:禁止带入非南极本土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禁止采集和带出陨石、岩石、土壤及化石等。
最新发布的《申请指南》则限定了长城站1号栋这仅0.5平方公里的开放区域,并规定
了开放时间、安排专职人员监督检查游客访问活动等。
如何应对全球变暖:
1、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1)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进而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的使用量,减少
二氧化碳的排放。
(2)采用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能、氢能等;也可以提高
常规能源中水能的利用比重,间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3)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取长补短,共享先进经验。
2、植树造林,使森林在吸收、固定二氧化碳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阅读材料
爱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
南极地区,这片洁净的土地,不能受到污染。这是各
国南极考察队员的共同心声。在南极地区,队员们外出考
察,都要把用完的酒瓶、罐头盒装进袋子封好。有时甚至
把粪便也要装入塑料袋,带回站上处理。有些垃圾还要带
回本国处理,不能随便扔掉或烧掉。
1.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

D

A.亚洲
B.拉丁美洲
C.欧洲
D.南极洲
2.南极考察队员们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A

A.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
B.极地干燥,缺乏淡水
C.遇到当地土著人的袭击
D.找不到裸露地建立营地
3.去北极地区探险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D

A.12—2月
B.3—4月
C.11—12月
D.6—8月
4.我国第一个北极考察站建立在

B

A.格陵兰岛
B.斯瓦尔德群岛
C.乔治王岛
D.冰岛
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