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古筝独奏欣赏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认识古筝,初步感受古筝的音色以及基本的演奏方法。
二、聆听古筝独奏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熟悉其主题音乐所表现的不同情境,并以多种方式参与体验,感受陕北音乐的风格特征,激发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认识古筝,了解乐曲的基本结构及不同主题表现的不同情境。
教学难点:
辨听音乐主题,对比古筝独奏与人声演唱的不同美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认识古筝
1、课件出示古筝图片,教师简单介绍
师: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美妙的音乐课堂。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音乐伙伴,你们认识她吗?(课件出示图片)对,是古筝。
师:你从哪了解她的?
师:你真是个热爱音乐的孩子,你了解的真多。
师:我们来听听古筝的音色吧(师弹奏),好听吗?正因为她弹奏起来的音色“铮铮然”,所以取名古筝(出示古课件古筝)
师:古筝有很多技法,不同的技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场景,你们听(摇指、刮奏)这段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样的场景?
师:你的音乐感受能力真不错,我刚刚弹奏的就是摇指和刮奏,让我们联想到了高山流水的意境。
师:接下来,老师再演奏一个技法,看在力度上有什么变化,联想到了什么场景?
师:噢,力度加强了,老师刚刚弹奏的就是打撮。容易让我们联想到非常热闹、欢腾的场景。
师:摇指跟刮奏让我们联想到了高山流水般的意境,连续的大撮让我们联想到了热闹欢腾的场面,正因为古筝具有如此丰富的表现力,所以被誉为“东方钢琴”。师:刚刚我们一起了认识了xx?这么神奇的乐器有谁想上来试试?(喊一男一女)
二:欣赏古筝独奏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聆听A乐段
师:下面,老师将给同学们带来一首非常经典的古筝独奏曲中的一个音乐片段,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这段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场景?
2、揭示曲名
师:这一乐段所展现的就是这样一幅茫茫的黄土高坡,以及那九曲黄河,还有那满山坡上开得正艳的山丹丹花。(播放展现)
师:你们知道这首乐曲叫什么名字吗?它就是我国著名的古筝作曲家焦金海先生根据陕北民歌改编而来的古筝独奏曲
(板书)
《XXXXXXXX》(板书)
3、完整聆听
师:接下来我请同学们完整聆听乐曲,请你思考,这首乐曲根据速度的变化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老师弹奏的那一段出现在乐曲第几部分?
生:中速—快速—中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板书中速、快速、
中速)
师:乐曲根据速度的变化(板书中速——快速——中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老师弹奏的那一段出现在乐曲第几部分?
师:噢,出现在了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一部分我们用A来表示,第二次出现我们用A’来表示。
3、欣赏第一主题:
师:你们真是善于聆听的孩子。我们一起来体验下A乐段的主题旋律。老师先唱,你们根据音高用手指画出旋律线,听听这段音乐有什么特点?你的心情、情绪是怎样的?
生:音调很高,声音很悠长,情绪是?
师:哦,你听得很仔细,正因为在黄土高原,千沟万壑,人们习惯远距离的对话交谈,所以形成了他们这种音调比较高亢,声音比较悠长的陕北民歌特点,你们知道吗?陕北民歌还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呢——叫“信天游”
师:
接下来请你们和老师一起来感受下陕北民歌的感觉,我们尝试朝着远处喊一声
师:喂。。。
师:加上音高
师:喂。。。
师:同学们的声音真好听,请你跟着老师的琴声把A乐段的主题旋律用“啦”模唱一遍好吗?(跟钢琴,出示演唱谱)
3、欣赏第二主题
师:同学们唱得很不错,看来大家对A乐段的主题已经有些了解了。接下来我们仔细聆听第二部分中的音乐主题,请你思考,这一主题相比A部分的主题在速度和力度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回答:(速度变快了,力度变强了)
4、聆听B乐段
师:同学们越来越善于聆听了,接下来请你完整聆听第二部分,我们用B表示,音乐主题在这一乐段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呢?又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场景?情绪是?
生:三次
生:联想到了…
5、揭示乐曲历史背景(播放迎接红军的场面、安塞腰鼓的图片)
师:你们的音乐感受能力也越来越强了,我们的B乐段就是根据上世纪30年代中央红军在毛委员的率领下,他们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跋涉,陕北人民打起腰鼓、跳起秧歌,唱起信天游欢迎革命队伍的热闹场景。
6、参与表现B乐段
师:看,陕北人民表达热情是裹起了毛巾,尽情挥舞着红绸,
师:今天,老师把红绸带来了,你们看红绸飞舞起来的时候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非常的喜悦),陕北秧歌最能表达这种喜悦的心情了——(跳)同学们也参与进来吧。(2个八拍)
师:加入鼓的声音(2个八拍(哼唱)+2个八拍(哼鼓的节奏)——老师敲鼓)
师:我想邀请4名同学来当领舞,1名同学来当鼓手?谁想来试试?
鼓的节奏X
-|X—|X
X|
X—
表现(放伴奏音乐跳4个八拍)
7、聆听A’
师:小结过渡,刚才我们分别欣赏了乐曲《山》的A乐段和B乐段,了解了这首经典乐曲所反映的历史以及所描绘的不同画面。你们参与得非常积极,接下来我想请大家仔细聆听第三部分,第三部分出现的主题跟前面哪一段比较相似?
生:跟A部分比较相似,
师:是完全一样吗?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不一样。。。
师:是的,这一段音乐就是A乐段的变化再现,所表现了的就是陕北人民在中央红军到来之后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他们的生活也因此有了新的希望。所以音乐再现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使得这首乐曲在情感上更加升华。
<三>完整聆听音乐,参与表现
师:接下来我们完整的聆听乐曲,请同学们听到熟悉的旋律做出相应的动作。
三、拓展欣赏
比较民歌和古筝独奏表现《山》的不同美
师:看来,孩子们对乐曲有了更深的理解。这首乐曲源自于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接下来我们来观看民歌版的,请你看完后说说,民歌版和古筝版有什么不同?
民歌:有歌词
人声表达亲切感人
更生活化
更易理解
古筝:清亮
悠长
音色雅致
情感炙热
四、总结下课
师:亲爱的孩子们,《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首经典的民族音乐还有很多种版本,如钢琴版的、管弦乐版的等,或许日后在我们同学之间还会涌现出爵士、说唱等更多的版本,但无论用什么方式来演绎,它独特的陕北音乐风格和真挚的情感都深深的打动和感染我们每一位听众,这就是民族音乐的魅力,希望大家课后继续学习、欣赏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民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