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的艺术特点,学唱《刘海砍樵》比古调乐段。
2.培养学生对花鼓戏的欣赏能力。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关心、热爱湖南花鼓戏艺术的情感,了解花鼓戏艺术独特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
学唱湖南花鼓戏比古调《刘海砍樵》乐段。
教学准备:
有关花鼓戏的录像、图片、道具、电子琴。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视频导入。
1、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段很有趣的小咖秀,请注意听她的语音。
播放小咖秀。
师:她是用什么语言演唱的呢?
生:湖南方言(长沙方言)。
师:对滴,这个是长沙周边的宁乡话。
2、师:同学们,你们晓得不,我们湖南有一个很有名的地方小戏,全国都有名的嘞。
那就是?
生:花鼓戏。
(板书:花鼓戏)
师:花鼓戏题材来源于农村生活,生产劳动、男女爱情与家庭矛盾等,剧情简洁明快,曲调活泼流畅,又是用当地方言演唱,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农民喜爱。
说戏、看戏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很出名的花鼓戏《刘海砍樵》。
这是一个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故事,自幼失去父亲的小刘海,勤劳朴实,每日砍柴细心奉养双目失明的母亲,感动了山中美丽善良的“狐狸”仙子胡秀英,引出了一段美好的佳话,至今还在湖南民间流传不息。
播放《小刘海在茅棚别了娘亲》
师:刚才播放的戏曲动画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呀,出现了什么人物啊?
生:刘海和狐狸仙子的故事
师组织生所答语言,(切换课件)边说边演示。
樵夫刘海的勤劳朴实,感动了狐狸仙子,狐仙口含金丹幻化成了人形,变成了胡秀英。秀英三番两次帮助刘海打柴,产生了爱慕之心,久而久之两人便以“柳树为媒山作证”,结为夫妻。秀英没有嫌弃刘海家里的贫寒,反而对婆婆特别照顾,并将婆婆的一双多年的瞎眼给治好了,婆婆终于能重新目睹这个世界,更能目睹贤惠的儿媳和儿子的幸福生活。
师:戏曲里出现的年轻男子是小生,樵夫刘海就是劳动小生。年轻的女子称为花旦,狐仙胡秀英就是花旦的角色。
(板书:劳动小生、花旦)
观看名家李左、叶红演出比古调《刘海砍樵》。
师:老师邀请大家观看一段名家李左、叶红演出的花鼓戏,请同学们仔细聆听,听方言语调。
播放视频。
师:刚才名家李左、叶红演唱的这段就是刘海和胡秀英结为夫妻之后所演唱的比古调《刘海砍樵》,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比古调吗?
生:不知道
师:因这出戏是用来比作古人牛郎织女,所以这个新调就叫“比古调”。深受全国各地的人民喜爱,堪称湖南民间口头文学的精品。
(板书:刘海砍樵、比古调)
学戏
1、师范唱《刘海砍樵》比古调片段
师:同学们,看过了戏,老师也被湖南花鼓戏的魅力深深的打动了,也想唱一段,不知道同学们给不给机会呀?
生:给,好......
师:我现在换上戏服哒啊,我扮演的是哪个角色啊?
生:胡大姐
(换戏服,播放伴奏,)
师用长沙方言:好,我现在就为大家唱起来呀。
体验口口相传的学戏方法。
(1)、随师分句学戏,指导学唱和动作,师弹奏电子琴开民乐音色配乐。
师:同学们,花鼓戏是不是非常有趣呢?老艺人教戏曲都是口口相传,每一个乐句甚至每一个字每一个眼神都要认真学习的。(长沙方言)现在我们也来体验一下。男生今天是劳动小生小刘海,女生来扮演花旦秀英的角色,小生花旦们请起立。
学唱经典唱段比古调第一段。(PPT出示戏文)
女:我这里将海哥
好有一比呀
男:胡大姐——女:呃~
(娇媚)
男:我的妻——女:啊?
男:你把我比作什么人喽嗬嗬
女:我把你比牛郎不差毫分啦
男:那我就比不上喽嗬嗬
女:你比他还有多咯呃
男:胡大姐你是我的妻喽嗬嗬
女:刘海哥你是我的夫哇
男:胡大姐你跟着我来走喽嗬嗬
女:刘海哥你带路往前行喽嗬嗬
男:走喽嗬嗬~女:行喽嗬嗬
男:走喽嗬嗬~女:行喽嗬嗬
合:得儿来得儿来得儿来
每一句教两到三遍,视学习情况而定,方言讲解戏文,整体反复二遍。
教唱同时加上眼神、表情,难点反复练习,讲解打花舍。
例如:这就是湖南花鼓戏中最有味的地方,叫做气颤音(单独弹奏,反复练习)
(2)、师生接龙唱,师弹奏乐器,师唱女声,生唱男声一遍。师唱男声,生唱女声一遍。
(3)、分角色生生对唱。
随琴演唱,此时琴的速度应与原唱相接近。
小生组与花旦组分别唱自己的乐句。
带上眼神、表情。
、随名家视频演唱。
师长沙方言:刘海哥胡大姐,我们已经体验到了花鼓戏的乐趣,让我们两组合作随名家唱起来吧。
五、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劳动小生樵夫刘海的勤快、善良、老实
、孝顺,花旦狐仙胡秀英的聪明、漂亮、娇媚、勇敢,也了解了花鼓戏音乐粗犷、爽朗。表演朴实、明快、活泼。同学们,回家把今天所学的戏曲唱给爸爸妈妈听吧,他们一定很感兴趣,记得录像交给音乐老师,唱得好的就可以参加阳光秀小戏骨比赛,让我们做花鼓戏的小小传承人,下课,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