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市鄂教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市鄂教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5-15 05:1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市鄂教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英国生物学家______在1859年出版了震动世界的《物种起源》一书,全面提出了_______学说。
2.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平均距离地球约_______万千米,体积相当于地球的_______。
3.月相的变化是周期性的。农历初一时地球上看不到月亮,这时叫_______;农历十五前后看到的圆月叫_______。
4.同一天晚上的不同时刻,月球的位置是_______移动的。这是地球的_______引起的。这时月球的明亮部分的形状没有明显变化。
5.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___________和奥尔德林乘“__________”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
6.距离地球最近的_______星是太阳。太阳发出的光以每秒_______万千米的速度传播,到达地球需要8分20秒的时间。
7.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巨大的_______________产生的;日珥是太阳表面一种极为壮观美丽的__________现象。
8.在太阳的辐射下,江河湖海里的水被_______,使得空气中的水气凝聚达到饱和时就降落下来。然后又受太阳光辐射变成了_______上升到高空。这样的水循环在地球上周而复始永不停息。
二、选择题
9.被称为活化石的植物是 。
A.杉树 B.银杏 C.松柏 D.樟树
10.被称为活化石的动物是 。
A.中华鲟 B.藏羚羊 C.大象 D.狼
11.2000万年前的马我们称之为 。
A.始祖马 B.渐新马 C.中新马 D.现代马
12.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 地进化演变着。
A.低级到高级,复杂到简单 B.高级到低级,复杂到简单
C.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 D.高级到低级,简单到复杂
13.早晨上学时看见月亮刚好落山,此时应该是 。
A.农历初一 B.农历十五 C.农历上半月 D.农历下半月
14.月相变化是在 的过程中发生的。
A.月球围绕地球公转 B.月球自转
C.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D.地球自转
15.第一颗人造卫星是在1957年由 发射的。
A.美国 B.英国 C.苏联
D.中国
16.太阳比地球大。它的直径是地球直经的109倍,而它的体积约是地球体积的 倍。
A.150万 B.130万 C.110万 D.98万
17.下列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酿制白酒 B.烧稀饭 C.绿豆发芽 D.砌墙
18.在学校一天的学习生活中,属于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A.做纸风车 B.看书 C.碘酒遇米饭实验 D.踢足球
19.空气温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植物的 作用。
A.蒸发 B.蒸腾 C.休眠 D.光合作用
20.连续两次月圆之间相隔大约 。
A.一周 B.一年 C.半个月 D.一个月
三、判断题
21.古代的植物被泥沙覆盖后,经过千万年的演变最后就变成了化石。(_____)
22.从始祖马进化到现代马经历了4700万年。(_____)
23.恐龙是生活在距今1.3亿年前陆地上大型的哺乳类动物。(_____)
24.星罗棋布的环形山是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_____)
25.如果我们在农历初七晚上观看月相,那么应该选择在前半夜的西边天空进行观察。(_____)
26.月球在公转过程中向着地球的一面总是明亮的。(_____)
27.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为我国的太空探索开启了新的里程。(_____)
28.地球上风的形成与太阳光的辐射没多大关系。(_____)
四、连线题
29.把模拟月相成因的实验材料与之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起来。
一半被涂白的皮球
太阳
电灯泡
地球上的观察者
皮球的白色始终对着电灯泡
被太阳照亮的月球
场地内的人
月球绕地球公转
举着皮球绕场地走一圈
月球的亮面朝向太阳
30.把左边化石的种类与它的实例用线段连起来。
实体化石 琥珀昆虫化石
特殊化石 三叶虫化石
模铸化石 鱼化石
遗迹化石 尖齿特尔马叶化石
苔藓化石
五、简答题
31.在南太平洋的一个岛上生活着一种以植物种子为食的地雀鸟。自从那个干旱少雨的年份过后,这里的地雀鸟数量逐年减少,慢慢地存活下来的地雀的喙大而强壮起来。请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对此现象进行解释。
32.一个大力士在地球上所举起的重物,在月球上小学生也能将它举起,这是什么原因?
33.物质是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于地球上的?
参考答案
1.达尔文 生物进化
【详解】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他在书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是适者生存--生物进化学说,他认为:生物的繁衍是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物种内哪些个体更能适应环境,它们就比其他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衍下来。
2.38 1/49
【详解】
月球距地球约38.4万千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平均距离38.44万千米,直径千米。地球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月球比地球小的多,体积相当于地球的49分之一。
3.新月 满月
【详解】
月球明暗两部分不断变化的状况叫做月相的变化,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农历初一看不到月亮,叫新月;农历初二、三在西部天空露出像娥眉一样的月亮,叫做娥眉月,农历初七、初八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上弦月,农历十五前后看到的圆月叫圆月,农历二十二左右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下弦月,农历二十七、八黎明前挂在东方天空的月牙叫残月。
4.自东向西 自西向东自转
【详解】
同一天晚上,我们看到的月球不会始终在天空中的同一个位置。地球的自转自西向东,所以月球就是自东向西移动。同一天的不同时刻,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是由东向西移动的,在不同时期的同一时刻,月亮在天空的位置是由西向东移动的。
5.阿姆斯特朗 阿波罗11号
【详解】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乘“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登上月球,成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类,实现了人类几千年来的梦想。阿波罗11号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计划中的第五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一次登月任务,三位执行此任务的宇航员分别为指令长阿姆斯特朗和指令舱驾驶员迈克尔?科林斯以及登月舱驾驶员巴兹?奥尔德林。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成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类。
6.恒 30
【详解】
光的传播速度极快,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太阳发出的光,以每秒约30万千米的速度传播,速度极快,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为8分20秒的时间。
7.漩涡状气流 气柱喷射
【详解】
在一切太阳活动中,太阳黑子是最基本、明显的活动现象。一般认为,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旋涡。它的温度大约4500摄氏度,亮度低于周围的光球,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点。日珥是一种极为壮观、美丽的气柱喷射现象:巨大的火舌从色球上升腾而起,一直到达日冕中。日珥有的像巨大的喷泉,有的像节日夜空的礼花,有的像拱桥和怪石。日珥的喷射高度可达几万、几十万公里,甚至百万公里。
8.蒸发 水蒸气
【详解】
在太阳的辐射下,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汽化变化水蒸气,升入天空。而冰山上的积雪通过升华而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到各处,在高空遇冷时,有的液化成小水滴,有的凝华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云中的小水滴也会凝固成小冰晶。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程度后,又以雨、雪等形成降落到地面上,地面上的积雪熔化后变成水,汇入江河…这样,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形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
9.B
【详解】
银杏树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树种,又名白果树,古又称鸭脚树或公孙树。它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是古代银杏类植物在地球上存活的唯一品种,因此植物学家们把它看做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10.A
【详解】
被称为活化石的植物有:银杏、水杉。被称为活化石的动物有:大熊猫、中华鲟,所以A符合题意。
11.C
【详解】
生物进化规律:生活环境从水生到陆生,生物结构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现在的马是由始祖马进化而来的。始祖马出现在6500万年前,马的进化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由始祖马(5000万年前)进化到渐新马(3500万年前),到中新马(2000万年前),到现代马。
12.C
【详解】
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而不适应者则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发展着化着。
13.D
【详解】
进入农历的二十以后,月亮就开始变为下半夜才升起,这让我们在前半夜看不到月亮,而可以看到在早晨一大早后太阳和月亮同时出现在天上。早晨上学时看见月亮刚好落山,此时应该是农历下半月。
14.A
【详解】
月球作为地球上唯一的天然卫星,它对人类有一定的影响。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人类不停的对月球进行探究。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在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发生的。
15.C
【详解】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拉开了人类航天时代的序幕。前苏联宇航员、大名鼎鼎的加加林,于1961年4月12日,乘坐前苏联“东方号”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了一圈,历时近两个小时,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
16.B
【详解】
太阳只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以巨大的质量,吸引着其他成员按照一定的轨道,环境自己运动。太阳的质量相当于地球质量的约33万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半径约为70万千米,是地球半径的109倍之多。虽然如此,它在宇宙中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恒星。
17.D
【详解】
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酿制白酒、烧稀饭、绿豆发芽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砌墙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18.C
【详解】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变化有两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物质。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物、产生气体,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做纸风车、看书、踢足球知识发生了物理变化,碘酒遇米饭会变蓝,属于化学变化。
19.B
【详解】
蒸腾作用是植物体根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重要动力。在叶的下表皮有很多供气体出入的小孔,叫做气孔,植物体内的水分吸收周围的热后,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腾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使植物在炎热的夏季“凉快”一些,不被晒焦,由于蒸腾了水分,植物体内水分减少。这样可以促进根不断地吸收水分、养分,以使空气湿润。而空气温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
20.D
【详解】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按照农历的日期每隔5天观察一次月球,我们会发现月球有圆缺变化,两次月圆之间相隔时间为农历的一个月。
21.×
【详解】
化石的形成过程:①动物死亡后软体组织被分解,骨骼、牙齿等坚硬组织被保存下来;②随着时间推移,坚硬组织被沉淀层包围并被矿物化;③数千年后,地壳运动把化石升到接近地表的地方;④岩石的侵蚀和坍塌使化石暴露出来。所以古生物遗体、遗物和它们的生活遗迹被埋在沉积物中,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变,就形成了化石。
22.√
【详解】
动物进化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环境的变化,自然环境的变化促使动物进化。从始祖马到现代野马的身体种种变化,几乎都和环境有关,在漫长的地球历史中环境的变化促进了生物的进化。从始祖马进化到现代马经历了4700万年。
23.×
【详解】
恐龙的灭绝在科学界有很多种假设,其中主要的是小行星的撞击、天气的变化和疾病的流行,现在大多数人都接受是受到小行星的撞击导致的尘埃在大气中很长时间没沉下来导致植物无法光合作用而死亡,从而导致生物链从底层崩溃,导致恐龙的灭绝。恐龙是陆地上生活的大型爬行动物,生活在距今1.3亿年前,当时地球上气候温暖,动植物丰富,很适合它们的生存,所以它们繁殖得很快,成为当时地球上称霸一时的动物。
24.√
【详解】
由于宇宙流星和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而形成的坑叫做环形山,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其分布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25.√
【详解】
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农历初七的月相是上弦月,此时月亮上半夜出来,在西面出来,月面朝西。所以我们应该在前半夜的西边天空才能观察到。B选项符合题意。
26.×
【详解】
由于月球不会发光,它在围绕地球不停地公转,朝着太阳的一面是明亮的,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暗的。月球在公转过程中,向着地球的一面有时全部是明亮的,有时明亮部分比黑暗部分多,有时明亮部分与黑暗部分各半,有时明暗部分比明亮部分少,有时全部是黑暗的;有时光明部分在扩大,有时黑暗部分在扩大。月球明暗两部分不断变化的状况叫做月相。
27.√
【详解】
飞到月亮上去,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幻想。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登月舱降落到月面,开始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登月活动。到了1972年,人类先后登月6次,对月球进行了 一系列的科学考察,使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入。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并于11月26日传回第一张月面图片,标志着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为我国的太空探索开启了新的里程。
28.×
【详解】
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上各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就不同,各地的空气冷热程度也就不一样,造成了空气的流动,从而形成了风。
29.
【详解】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球自西向东绕着地球公转,在做月相变化的模拟实验时,我们用一半涂黑的皮球代表被太阳照亮的月球,举着皮球绕场地走一圈代表月球绕着地球公转,皮球黑色的一面始终背对着黑板代表月球的亮面朝着太阳,黑板代表太阳,场地内的同学代表地球上的观察者。
30.
【详解】
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实体化石通常保存了动植物遗体的全部或部分,三叶虫化石、恐龙蛋化石、蕨类植物化石、鱼化石是实体化石;遗迹化石主要是动物在生命活动中遗留下来的痕迹或遗物,脚印化石、羽毛化石是遗迹化石;昆虫化石一般是以琥珀化石的形式保存下来的,属于特殊化石;三叶虫化石属于模铸化石。
31.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干旱少雨,植物枯死了许多,种子数量大大下降,岛上只剩下一些耐干旱的外壳坚硬的种子。许多喙小而不坚固的地雀饿死了,只留下了喙大而强壮的地雀。这样一代一代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详解】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喙强大有力的地雀喙大而强壮,容易咬破种子壳,而小地雀喙小而不坚固,喙缺乏力量,不仅吃得慢还容易伤着其脆弱的喙,所以有的地雀能生存下来,有的地雀不能生存下来。
32.月球表面的引力比地球小,只相当于地球表面的1/6。
【详解】

33.固体、液态、气态。
【详解】
在自然界,物质是以3种状态存在的,分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如冰、水和水蒸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