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圈点勾画生字难词,理解“格物致知、彷徨、袖手旁观”等重点词语。
2、抓住过渡段、关键句等,理解作者的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培养格物致知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1、理解作者的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学习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大学》:“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教育思想的纲领。
格:推究,探察;物:事物;致:获得;知:知识。“格物致知”:通过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二、导学基础知识
作者简介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写作背景
本文是丁肇中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在这篇演讲词中,丁肇中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提倡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去探索世界上的未知事物。
三、导读理解
“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3、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明确: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4、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明确: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5、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明确: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6、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明确:实验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7、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明确: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 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8、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
明确: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应该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不能消极的袖手旁观。
10、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1)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明确:不能删掉。“可能”表示推测,并不十分肯定,去掉后就变得十分绝对了,与事实不符。
(2)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明确:不能删掉,“只能”强调得到新的知识的唯一途径是“通过实地实验”。
11、本文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明确:
(1)道理论证:
如:开篇对“格物致知”的解释说明,给读者一个明确的概念,从理论上阐述了“格物致知”的含义。
对实验精神的重要性的论述,从科学进展的历史角度,阐述精辟见解,从正面论述实验对于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2)举例论证:
所举例子
阐述道理
作用
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的,头痛失败。
论证传统教育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
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说服力。
反面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
实验的过程……有计划的探测。
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说服力。
正面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
中国学生偏向
……而不愿动手
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说服力。
反面
作者在美国的学习经历。
以埋头读书应对……
拉近与听众的距离,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说服力。
反面
自我检测
1、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②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中国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时有怎样的偏向?原因是什么?
(2)你如何理解“实验的精神”?
2、阅读“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作者认为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做法对吗?作者用这个例子想证明什么?
选文最后一段,“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一句中“实验的精神”具体指什么?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因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
(2)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2、答案:(1)不能,传统的中国教育不是不重视“格物和致知”,而是埋没了“格物和致知”的真正意义,如果去掉了“真正的”,表达就不准确,就没有说服力。
(2)不对,他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作者用这个例子想证明儒家“格物”的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3)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真相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