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格物致知、彷徨、袖手旁观、修身、齐家、诚意、正心”等词语。
2、了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3、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抓住过渡段、关键句、关键词等,理解作者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4、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5、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深刻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含义。
2、学习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及效果。
教学难点:
1、理解树立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现实意义。
2、引导学生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做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一个中国小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远远超过一个美国的初中生;而一个中国大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却抵不过一个美国的初中生。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让我们从丁肇中的文章中寻求答案吧。
作者作品(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了解)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写作背景
本文是丁肇中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在这篇演讲词中,丁肇中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提倡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去探索世界上的未知事物。
四、文题解读
《大学》:“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教育思想的纲领。
格:推究,探察;物:事物;致:获得;知:知识。“格物致知”:通过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五、识记字词(初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瞭望( liào )
缅怀( miǎn )
埋没( mò )
彷徨( páng huáng )
解释下面的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致知:获得知识。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六、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提出观点——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第二部分(3—12):分析传统教育的弊病(一是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二是作者的亲身经历),阐述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总结全文,揭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并对中国的新一代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七、研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3、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明确: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4、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明确: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5、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明确: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6、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明确:实验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7、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明确: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 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8、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
明确: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应该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不能消极的袖手旁观。
10、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1)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明确:不能删掉。“可能”表示推测,并不十分肯定,去掉后就变得十分绝对了,与事实不符。
(2)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明确:不能删掉,“只能”强调得到新的知识的唯一途径是“通过实地实验”。
11、本文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明确:
(1)道理论证:
如:开篇对“格物致知”的解释说明,给读者一个明确的概念,从理论上阐述了“格物致知”的含义。
对实验精神的重要性的论述,从科学进展的历史角度,阐述精辟见解,从正面论述实验对于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2)举例论证:
所举例子
阐述道理
作用
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的,头痛失败。
论证传统教育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
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说服力。
反面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
实验的过程……有计划的探测。
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说服力。
正面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
中国学生偏向
……而不愿动手
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说服力。
反面
作者在美国的学习经历。
以埋头读书应对……
拉近与听众的距离,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说服力。
反面
八、延伸拓展,体验反思
小组合作探究,教师补充。
1、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明确: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前社会中,这个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它使我国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当然,这个缺点也不是突然形成的,它有久远的文化背景,并与当前的考试体制有关。要克服这个缺点,任重而道远。
这篇文章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的问题。
2、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发扬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作者认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在研究科学和个人行动上是不可缺少的,我们要保留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发现事物的真相;在应付迅速变化的世界和社会环境方面也是不可缺少的,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力,要重新体会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使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九、本文主旨
这篇文章针对传统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弊端,有理有据地论证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希望年轻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部分。
十、文本特色
1、引用、举例、对比等手法的综合运用
(1)引用:文中引用《大学》里的话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2)举例:文中举王阳明“格”竹的事例论证古代格物的途径、方法掩盖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演讲者又以自己的经历,论证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3)对比:把古代的格物致知和当今世界要求的格物致知加以比较,从而突出强调了本文的论点。
2、通俗易懂、事例生动。
本文虽然属于学术性演讲,但通俗易懂,听众易于接受。首先,作者在演讲过程中注意结合个人的经验,如作者讲到了自己初到美国大学念物理时的彷徨恐慌,这样就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并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其次,作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如在谈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时,作者举出了王阳明对着竹子硬想七天来“格物”的例子,生动地说明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
课后作业
以“怎样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