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江苏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考押题密卷(二)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学家陈梦家在《殷墟卜辞综述》中写道:在甲骨文中有记载,“贞,妇庚有子,今六月”“甲申卜,妇好冥(娩)......弘吉。三旬文一日,甲寅,冥,惟女”“癸亥卜,妇好冥,艰,死”。这可以用来佐证( )
先秦时期已有产科记录。
B.商人信奉迷信鬼神思想
C.占卜决定社会生活取向
D.甲骨文是一种成熟文字
2.王夫之在《礼庄章句》中记述:“宗子之法,殷唯有小宗,而周立大宗。盖周先王以亲亲为政教之本,仁至义尽,其道尚矣。”王夫之旨在阐述西周宗法制( )
A.是对商代的继承与发展
B.为治国为政的主要手段
C.基于血缘关系亲疏之上
D.在制度上呈现嫡庶之分
3.汉时主管市场的官员是市令或市长,设有助手市丞,另外还有把守市门、维持治安的市卒。经常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在向官府登记后,就列入市籍,并且必须如实申报财产和收人,按章纳税,否则即是违法。这说明汉代( )
A.市场是最重要的经济部门
B.对从事商业活动没有限制
C.实行重农尊商的经济政策
D.政府加强对市场严格管控
4.唐人李肇在《唐国史补》中记载:“南海舶,外国船也。每岁至安南、广州。师子国(斯里兰卡)舶最大,梯而上下数丈,皆积宝货。至则本道奏报,郡邑为之喧阗。”这反映了唐代( )
A.商人地位提高
B.水陆交通便利
C.对外贸易繁荣
D.长途贩运发达
5.宋代出现了大量非法出版的私人办的小报,在社会上出卖,可以“坐获不赀之利”,很是赚钱。但是,小报常常触犯朝廷的禁令,以至被政府以“撰造浮言”“乱有传播”的罪名,严厉查禁,尽管如此,还是屡禁不绝。这反映出宋代,( )
A.民间报业受到冷遇
B.印刷业的快速发展
C.新闻出版遭受压制
D.市民文学开始出现
6.有学者指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盛时,外国使者来中国者甚多。教化王(教皇)之使亦曾数至。然清代在此一百三十余年,竟未一次遣使浮海至西欧,采风问俗,诚可异也。”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清代( )
A.实行重农抑商经济政策
B.君主专制统治的没落
C.严格执行闭关锁国政策
D.自然经济的影响巨大
7.19世纪60年代中期,李鸿章指出:“各国均有保护其民,自理财赋之权’,倘若外国要求之事有‘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者,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据此可知,李鸿章( )
A.注重维护国家的利益
B.主张收回外国的特权
C.萌发救亡图存的意识
D.改变了中国外交困局.
8. 1916年,易白沙指出:“孔子当春秋季世,虽称显学,人过九家之一。主张君权于七十二诸侯,复非世卿,倡均富,扫清阶级制度之弊,为平民所喜悦。故天下丈夫、女子,莫不延颈举踵而愿安利之。”据此可知,易白沙( )
A.揭露孔学在后世被野心家所利用
B.批判神化孔子及其思想
C.采取了分析的态度评判孔子思想
D.彻底否定中华传统文化
9.表1为金陵海关进出大类商品比重变化表(单位:%)。据此可知,该时期中国( )
表1
进口商品种类
1921年
1937年
出口商品类别
1921年
1937年
钢材金属产品
11.21
24.28
粮油食品
40.90
57.22
石油煤炭
7.92
14.72
土产畜产
14.06
1.97
建筑材料
4.92
10.63
纺织品
38.68
*41.29
糖、烟、酒
21.03
12.22
五金矿产
5.85
4.06
纺织品
24.63
8.84
轻工工艺品
0.31
*1.28
粮油仪器
1.54
6.29
邮包什货类
0.24
0.10
机械电气通信器材
4.1
6.54
*为1927年数字
A.沦为了西方列强资本输出市场
B.形成农产品换取工业制成品贸易结构
C.对外贸易具有浓厚殖民地色彩
D.已逐步卷人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
10.从武汉失守到1945年8月,日军除在1944年春重新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一次带战略性的进攻外,只发动过南昌、随枣、长沙等14次有限规模的战役性进攻,平均近6个月的时间才进行1次,其间国民党正面战场并没有严重的战事。这从侧面反映了( )
A.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B.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
C.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D.国民政府已放弃抵抗日本的侵略
11.罗马法是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十分完善的法律制度,其中有关财产所有权和契约的各项规定,都是由调整商品经济关系的经典性规范构成的。这说明罗马法( )
A.地理环境决定了其构成
B.重视调整个人经济关系
C.立法形式讲究灵活简便
D.主要维护工商业者利益
12.马丁●路德认为,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人”这不在于本人行善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人对上帝的笃诚信仰。马丁●路德旨在( )
A.反对教徒积德行善
B.否定教会存在的作用
C.打破罗马教皇权威
D.简化教会的烦琐仪式
13.表2为英国有选举权的成年人占成年人总数比例表。该变化表明19世纪中期以来,
英国( )
表2
时间
1831年
1864年
1886年
1921年
1931年
占比(%)
4.4
9.0
28.0
74.0
96.0
A.选举权受年龄和性别限制
B.工业革命扫除了选举权的障碍
C.普选权是民主政治的核心.
D.资产阶级民主化进程不断发展
14.同1920年相比,1925年苏联的农业总产值增加67.2%,超过战前水平;工业总产值增加
4.5倍,达到1913年的75.5%,到1926年超过战前水平。该变化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允许吸引外资和发展合资企业
B.扩大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C.推行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战略
D.斯大林模式的成效初步显现
15.二战结束之初,英国和美国要求严惩德国,但不久就放弃了德国非工业化计划,把德国的前途同欧洲的发展联结起来。这一变化( )
A.加速了欧洲国家之间的联合
B.缓和了欧洲渐趋紧张的局势
C.有助巩固资本主义国家阵营
D.为德国实现统一创造了条件
16.据有关金融机构公布的数据,2010年2月,世界各国负债总额突破36万亿美元,2012年超过40万亿美元。与此同时,主权债务危机涉及多国,成为全球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这说明( )
A.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
B.经济全球化推进国际合作
C.发达国家垄断地位被削弱
D.全球经济联系进一步密切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2分。第17题16分,第18题12分,第19题A、B各1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 中国古代刑事法律与法律具有同源性。这既是中国古代刑事法律源于战争征服和宗法礼制的客观因素,也是先民将法等同于刑的认识原因。中国古代刑事法律最初表现为简单的单字罪名,后逐渐发展到刑事规范的汇编,再到较系统的单行法典,又形成诸法合体的法典。刑法中的定罪量刑制度也随着刑事法律体系的完备而逐渐成熟,形成系统的科学体系。
相对而言,民事法律制度则粗略简陋,缺乏独立的法律形式,在古代法典中始终处于
次要、依附的地位。民事法的简陋、贫乏反映了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同时也是国有官营经济对私营经济压抑排斥的结果。在立法中还有一个普遍现象是耻于设立钱债赋税的有关规范,而使得财产流转中所涉及的大部分财产交换关系,听任民间,按习惯进行调整。此外,重农抑商的社会思潮也使得立法缺乏对契约钱债关系的必要法律保障,进而造成了我国古代民事法律发展的滞后。
——摘编自陈晓枫等《中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我国古代刑法与民事法的异同。(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古代民事法发展滞后的原因及影响。(8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所以今年的双十节纪念的意义,就在于指示民众:中国革命已经到了新的阶段,要开辟新的道路——国民党既然与共产党分裂,既然自绝于工农民众,既然自绝于他过去的革命历史,自绝于辛亥革命的事业,既然背叛革命。那么,民众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之下,自己武装起来夺取政权,完成辛亥所开始的革命!
如今广东两湖的工农暴动已经起来,虽然部分的有失败,但是国民党军阀的屠杀,并没有能征服我们,我们只有继续努力奋斗,达到民众的最后胜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为辛亥革命纪念告民众书》(1927年10月10日)
今年双十节,又正当着全国主力部队激烈地进行着保卫武汉的血战!这些军队,多少都经过北伐的洗礼,有着革命战争的光荣传统,而又在当年北伐统帅蒋委员长领导之下。中国革命军队,从辛亥,到北伐,到抗战,在武汉不但有史的联系,而且有血的联系。辛亥革命,是在中华民族伟大领袖孙中山先生领导之下创造的。十二年前的北伐战争,现时的抗战,又正是蒋委员长所领导的。三民主义是这三次革命的旗帜。现今日寇占领了半个中国,历史的任务要求国民党恢复辛亥及北伐的精神,来完成辛亥革命以来未竟的事业!我们共产党人,愿追随国民党之后,号召全国人民帮助国民党,一致为战胜日寇,建立三民主义的新中国而奋斗到底!
——摘编自《辛亥、北伐与抗战》
(1938年10月10日)
上述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关于辛亥革命的纪念文章,据此提取一处不同,并分
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零求:明确提取不同之处,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12分)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募兵制根源于唐朝,宋朝采用国家招募的办法,招募丁男当兵,供给衣食,免征赋
役,士兵以当兵为职业,国家集中大量财力、物力,供养大批军人,希望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至仁宗时期,军队人数当时已逾120万。宋朝军队主要分为禁军与厢军,全部由
职业军人组成。禁军承担“守京师,备征戍”的任务。厢军的地位低于禁军,为其副署,不是战斗兵种,很少进行军事训练,主要从事工程与杂役。宋朝的军队具有“私兵”色彩,军队最高统帅权归于皇帝。天下的兵籍、武官的选授、军队的调拨等均由枢密院掌管。宋朝士兵服役年龄漫长,老弱之兵充斥军中,且“无事而益贵”“无功而多赏”。厢军负责从内地运送粮草,运粮成本巨大。庞大的军队与慷慨的投入并没有锻造出强大的军事国防实力,北宋最终亡于综合国力远逊于己的对手。
——据朱舸《兵制对北宋国防开支及军事实力的影响》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初兵制改革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初兵制改革产生的影响。(6 分)
19. (12分)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任新民,中国航天技术和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任新民几经周折,于1949年8月回国。1956年10月,任新民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总体技术研究室主任。他领导和参加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式地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工作;组织领导中程、中远程、远程液体弹道式地地导弹多种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试验工作;指导并参与“长征一号”“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和中国卫星通信工程的研制试验;指挥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担任“风云一号”试验气象卫星总设计师等。1999 年,任新民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据刘思燕《献身航天事业的传奇老人任新民》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任新民开展导弹与航天技术研制工作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学家任新民的优秀品质。(6分)
江苏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考押题密卷(二)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建议
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毎题只有—项最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B
D
C
B
D
A
C
B
A
B
C
D
A
C
D
二、非选择题:共4题,满分52分。其中第17题16分,18题12分,第19A、19B题各12分。
17.(16分)(1)相同点:都是我国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均由国家制定;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不同点:刑法起步早、发展成熟,而民事法发展滞后刑法地位重要,而民事法处于次要、依附地位;刑法体系完备,而民事法缺乏独立的形我;刑法主要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而民事法主要是调整主体间的财产和人身关系。(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2)原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官营经济发达,私营经济发展不足;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每秀2)分,任答两点得4分)
影响:使民事法在古代法典中处于次要地位;不利于古代法律体系的完善;阻碍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18.(12分)不同之处:1927年纪念辛亥革命主要是为表明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是继续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1938年纪念辛亥革命除了表明自身的革命性外,还有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战、维护抗日民族统--战线及对未来革命道路的向往的意义。(4分)
原因:国家利益、自身政党阶级属性、社会环境不同。《中国共产党为辛亥革命纪念告民众书》发表于1927年10月10日,此时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辛亥、北伐与抗战》发表于1938年10月10日,此时抗日战争已经全面爆发,国共两党展开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领导抗日战争。中共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革命策略,都是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为己任,体现出其本质属性。(8 分)
19.(12分)A.(1)军队职业化、雇佣化;军权隶属于皇帝,军队成为皇帝的私兵;调兵权与统兵权相分离;兵力配置上,强干弱枝;重视禁军的选拔、补充和考核。(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2)结束了唐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强化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稳定;造成冗兵、冗费的局面;增加了国家负担;影响了军队战斗力的提升。(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19.(12分)B.(1)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新中国亟须巩固国家安全,大力支持火箭研发;大批知识分子响应祖国召唤回国;美苏冷战格局的形成;第三次科技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兴起。(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2)热爱祖国;努力学习;刻若钻研;艰苦奋斗;勇于开拓。(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