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3-20 20:1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
(试卷满分:160分 测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王琼)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5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3分)( )
A.炮烙(luò) 量体裁衣(liànɡ) 混浊(hún) 干瘪(biě) 纤绳(qiàn)
B.勒令(lè ) 间不容发(fà ) 记载(zǎi) 矿藏(cánɡ) 庇护(bì)
C.齑粉 ( jī) 戛然而止(gá) 罡风 (gāng) 瞋目(chēng) 撇嘴(piě)
D.哺育(bǔ) 命运多舛(chuǎn) 残垣(yuán) 脊髓(suí) 骸骨(hái)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赊帐 沧桑 礼尚往来 懵懂顽童
B.寒暄 踌躇 粉妆玉琢 瘦削不堪
C.桅杆 残骸 残羹冷炙 触膝谈心
D.自栩 潦倒 危言耸听 猝不及防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B.滥捕滥杀野生动物屡禁不止,就是千夫所指、一片喊打的吃野味,现在又在某些地方死灰复燃。
C.这场篮球赛,休斯顿火箭队在丧失了姚明篮下优势的情况下,力克尼克斯队,表现还算差强人意。
D.有些人已经丑陋到无耻了,损人利己的事居然可以说得冠冕堂皇,明明做了亏心事,还可以理直气壮面不改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的作品以丰富的生活内容、奔放的思想热情、高超的文字技巧、深厚的文化底蕴一跃成为文坛新星。
B.关于课外阅读,教育专家提出建议:诗词、小说最好推荐给初中学生比较合适,曲赋和笔记文学则最好推荐给高中学生。
C.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有全新的理念和响亮的口号,更重要的是有关部门要在制度上加以保障,为弱势群体多办实事。
D.“十二五”以来,我省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全省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初见成效。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之民方痛心焉 痛心:伤心。
B.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陵:同“凌”,欺辱。
C.则思正身以黜恶 黜:斥退。
D.道海安、如皋 道:取道。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情。
B.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
C.《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浪漫主义杰作。
D.约翰.高尔斯华绥,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福尔赛世家》。
7. 阅读下面的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马太效应”造成的结果(不超过15个字)。(3分)
《新约·马太福音》中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社会学家由此引出“马太效应”的概念。1968年,罗伯特·莫顿首次用这一概念描述科技界的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于那些还没有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其他社会领域也如此。教育的“马太效应”使得少数成绩优异的学生成为宠儿,多数学生遭受冷落。在股市中,最赚的总是庄家,最赔的总是散户,普通大众的钱不断聚集到少数人手中。富者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机会,穷者则缺乏发展机遇。
8.2011年是鲁迅诞辰130周年。下面是鲁迅的好友孙伏园为先生撰写的一幅挽联,请根据句意间的逻辑关系排定恰当的的语序,并用简明的语言点评其表达特色。(4分)
①痛毁灭 ②一生呐喊 ③十月噩耗 ④叹而已 ⑤热风奔流 ⑥刈野草 ⑦万众彷徨 ⑧踏莽原
上联: 下联:
特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共20分)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
矣。”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9.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对策:对付的策略)
B.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 (养育:养活、抚养)
C.吾深恨于此(深恨:非常遗憾)
D.天祥临刑殊从容 (从容:沉着镇静)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因见故相江万里
因人之力而敝之
B.君其勉之
越过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
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
D.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文天祥有“志节”的一组是( )(3分)
①捧诏涕泣 ②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③尽以家赀为军费 ④左右命之拜,不拜 ⑤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 ⑥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咸淳九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时遇见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容色改变,认为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在有志节的文天祥身上。
B.德祐元年,元军进逼愈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起兵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发郡中豪杰”响应,有众万人,并倾尽家财为军费,领兵入卫。
C.德祐二年,文天祥奉命赴元朝都城跟元丞相伯颜谈判时据理力争,遭到元方的扣押,被带到镇江,后来趁夜色逃离,最后来到温州。
D.至元十五年,元将张弘范兵突至,文天祥在五坡岭被执。崖山被攻破后,文天祥被送往京师。元朝百般劝降,他坚决不屈服,最后从容就义。
13.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3分)
翻译:
(2)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3分)
翻译:
(3)失其所与,不知。(2分)
翻译:
三、古诗鉴赏(7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①,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①兜鍪:古代士兵的头盔,词中借指士兵。
⑴上阙头两句一问一答,写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何处望神州”说的是什么意思?(2分)
⑵此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即兴抒怀,借古讽今,通过历史上的什么人物暗讽什么 倾吐了作者什么情怀 (5分)
四、名句默写(6分)
15.(1) ,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渡扬子江》)
(2) ,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屈原《离骚》)
(3)日月忽其不淹兮, 。(屈原《离骚》)
(4)亦以明死生之大, 。(张溥《五人墓碑记》)
(5)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空荡荡的院子
张蛰
那个院子自从没了他们的声音,就开始了长时间的空旷和寂寞。
以前回家,我都是坐在堂屋的那把自制沙发上跟他们说话,有时也坐在小板凳上,或者门口的那块青条石上。现在,我只能跑到哥哥家的苹果地里,坐在一堆土前,对着里面自言自语,诉说这世他们见过无数次的平淡无奇的喜怒哀乐。风总是从那堆土后轻轻地刮过来,吹我的脸。我知道,他们需要我的消息,那些风就是他们从另一个世界看我的目光。我一动不动,让风尽情地抚摸我。有一回,我忽然无来由地大悲大痛,就在风里大哭一场。我知道他们需要我的哭声,没有我的哭声,他们不放心。
他们非常担心过我的生活,不知道这个唯一去读了书的儿子会走进一个怎样的世界——那个时候,我的心态我的种种言行都超过了他们的想象:早知道这样,让你念什么书呢?早知这样,把你当条狗养多好……这是我活到二十多岁的时候带给他们养儿的收获和教训。直到我25岁上结婚,26岁上有子,他们这才长长地舒了口气:以后慢慢就好了。
我的确按照他们希望的在变好。上班,吃饭,睡觉,带着孩子去公园,周末去院子里看他们。我开始抽烟,我们互相发烟,在门口的青条石上一支接一支地抽。女儿对着他们喊:“爷爷奶奶!”他们慈祥满面。那是我不曾见过的慈祥。我知道,他们老了。
我决心把他们带到城里去。住住楼房,打打电话,逛逛公园,早晚也在护城河沿上溜达溜达,和其他的城里人谈谈孩子和更小的孩子,谈谈以前的陈芝麻烂谷子。他们去了,又回了。他们不习惯。
他们又回到乡下的那个院落,喂鸡,喂鸭,养猫,养狗。院子里日升日落,下雨起雾,开门关门,院门吱吱呀呀地响。他们老了,他们的老超过了我的想象。我站在门口,手牵女儿,在正午的阳光下,看他们睡着在院子里的那棵槐树下,一左一右,狗卧一旁,猫躺身上,鸡在啄他们脚上的烂菜叶。女儿喃喃自语:“爷爷奶奶……”我攥紧了她的小手。我站在门口,真不想迈进门里去,真不想叫醒他们。
他们中的一个,终于躺倒在我的怀里。在医院里,我抱着,也是揽着,他大口大口地艰难喘气,艰难地把脸转过来,艰难地说,咱们回家吧。一辈子没这样求过人,这是他最后的愿望。
院子从此少了一半的声音。院门再开再关,声音听起来夸张地刺耳。那种衰败是从院门的青石开始,再没有人去坐在上面抽烟,我看见尘土正侵进青条石细微的纹路里。我看见院落的各处开始有脱落的墙皮,泛起的白碱……我努力地消除它们的存在,都遭到了一个人的反对。窗棂有根木条折了,要修,她反对。锅屋墙该刷了,她反对。堂屋的地面该用水泥补了,她反对。那把自制的沙发皮裂了,需要换个新沙发了,她反对。她在静静地等待一个时间的到来。哪儿都不去,守候着一个显得衰败而渐渐空荡的院子。
十年有多长?她把一只猫喂走又把一只猫喂成,那只家狗实在受不了一个庭院的寂寞,在六年的时候趴在屋角的一堆草里,再也没有从夜里醒来。鸡鸭也不养了,她说想素净,不想再在早晨听到鸡飞狗跳的声音。院子的落寞时间太久,让她对声音开始害怕。没有人知道她内心到底有多寂寞有多冷——就像她晚年雾濛濛的眼神,让人无法再看清看到底。她可能清晨了还感觉是晚上,傍晚时又以为是阴天的正午。有好几次,她说,你父亲从地里回来了,扛着锄头,你去接过来。突然有一天,她开始对我交待一些事情,地点,时间,人,事,一清二楚。老家的屋怎么办,还有的一千块钱怎么办,两个哥哥三个姐姐家的儿孙读书,他们将来的营生。你要照顾着他们啊,我们家,就你是个读书人。她清清楚楚地说。交待好一切她觉得应该交待的事情,就在我不在的某一天,她忍着疼痛走了,离开这个院子。
他们把一个院子彻底交给了我,他们把一切都带走了,只剩下这个空荡荡的院落。我握着女儿的手,再没有招呼的对象。那把破沙发的对面,再没有一对苍老的脸。我再没有勇气坐在门口的那块青条石上,我再也推不开那扇永不会上锁的院门。
空荡荡的院子。我回家,我从千里之外的地方顶风淋雨冒雪回家,再给谁看呢?
16.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概括“父母”的形象特点。(6分)
17. 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是我活到二十多岁的时候带给他们养儿的收获和教训”这句话该如何理解。(4分)
18.文中第八自然段连用四个“她反对”反映了母亲怎样的心理?(4分)
19.本文以“空荡荡的院子”为题,文中也多次描写院子,探究作者这样写的意图。(6分)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口述历史与城市记忆
金光耀
口述历史在保存历史记忆方面具有其他形式的文献资料无可替代的价值,成为历史记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来源。人类在发明文字前以“口口相传”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就是通过口述保存历史记忆的最早形式。
在很大程度上,历史记忆是由于人们接受了对历史事件的叙述而形成的。在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在对历史事件的叙述中起着决定的关键性的作用,从而出现了对历史的宏大叙事的传统。但在这样背景下形成的历史记忆显然是不够全面的。
我们知道,文献、档案等文字资料主要集中于政府层面和社会精英的政治活动,通常成为宏大叙事的资料来源。而即使对这些政治活动尤其是其细节,光靠档案或文字资料有时也是无法了解其详的。而丰富的历史细节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历史真相和本质的认识,有时甚至还会改变对历史本身的看法。至于社会生活尤其是底层民众的日常生活,传统意义的档案资料则记录更少。市民的日常生活、社会习俗、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是城市记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就需要通过口述历史的方式予以记录和保存。因此,口述历史在保存城市记忆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然,口述历史提供的信息也会有误差或失真。这种情况的发生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就客观而言,人脑不是电脑,人的记忆因时间久远发生误忆甚至失忆,可说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主观方面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类或是受个人经历、情感等因素影响,或是因时代变动导致后来的认识覆盖了先前的认识,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口述者提供的信息失真,但作为当事人而言,是无意识的。另一类则是为了“隐恶扬善”,刻意遮蔽个人的不光彩一面,而着意提升个人的光辉形象。上述因素提醒我们对个别的口述历史应该谨慎对待。但当我们就同一个话题访谈一个群体,尽管这个群体中的个体间的口述存在差异、矛盾甚至冲突,这些不同的叙述却会产生抵消效应,从而可以提供较为接近历史真相的叙述。这有点像“盲人摸象”,摸象者提供的信息是相互矛盾的,但综合起来却是关于大象的较为完整的信息。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即便集体记忆也有发生偏差和失误的时候。“文革”期间因为存在过各种票证,许多东西需凭票供应,因此在绝大多数城市人中便有猪肉凭票供应的记忆。而事实上,在文革期间有些城市的猪肉是不凭票敞开供应的。之所以会产生凭票供应的记忆,是因为人们将“票证时代”的记忆与对“文革”的苦难记忆、创伤记忆、灾害记忆混同起来,从政治价值判断出发形成了失真的记忆。这告诉我们,历史学家在口述历史积淀为历史记忆的过程中应该主动地发挥积极作用,使口述历史能够真正承担起传承城市记忆的重任。
成千上万的老年人是传承城市历史记忆的重要群体。有组织、有计划地对老年人开展专题性的口述历史采访,主动保存历史记忆,这也是让老年人“老有所为”的一种很好的形式。有组织的大规模口述项目可以做单兵作战无法做到的事情,可以对具有相同背景的老年人群体就同一个题目开展口述采访,这样一个访谈不是能很好地保存起我们的城市记忆吗?
(节选自《文汇报》2011年10月13日)
20.口述历史在保存城市记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依据是什么?(6分)
21.作者认为应如何开展口述历史的工作?(6分)
七、作文(7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比尔·盖茨在写给高中和大学毕业生的书里列了几项他们在学校没有学到的事情:(1)生活不是公平的,要去适应它;(2)这世界在你有成就前不会在意你的自尊;(3)高中刚毕业别指望拥有太多;(4)生命中你没有暑假可以休息,也无人帮你发现自我;((5)奶烙牛肉不会有损你的尊严;(6)你的困境不是你父母的过错;(7)你的父母一直为你付账单才使你的生活变成现在这样乏味;(8)你的学校不可能不分优等生和劣等生;但这与现实生活没有任何相似之处;(9)电视不是真实的生活;(10)善待乏味的人,因为你可能为乏味的人工作。
请你根据这10条中的1条或几条内容,以“生活不是牧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启东市汇龙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答题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5分)
7. (3分)
8. (4分)上联: 下联:
特点:
二、文言文阅读(共20分)
13.(8分)
(1)(3分)
(2)(3分)
(3)(2分)
三、古诗鉴赏(8分)
14.(1)(2分)
(2) (5分)
四、名句默写(6分)
15.(1)
(2)
(3)
(4)
(5)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6.(6分)
17.(4分)
18. (4分)
19.(6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2分)
20.
21.
启东市汇龙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B 2.B 3.A 4.C 5.A 6.B(《朝花夕拾》是他的散文集,另一部小说集是《故事新编》。)
7.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答“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坏的更坏”等表达不准确的给2分。答“富者更富有,穷者更贫困”等概括不全的给1分。)
8.上联:⑧⑥⑤② 下联:①④③⑦
评点示例:用鲁迅先生所著书名及所主编之刊名缀为一联,构思精巧;高度评价鲁迅先生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表达民众痛失“民族魂”的沉痛心情,含义深远。(“构思”和“含义”各1分)
二、文言文阅读
9.A 对策:对答皇帝有关政治、经济的策问 
10. C A因:于是/依靠,介词;B其:可要,句中表语气的副词,表示期望/代词,这;C以:凭……的身份,介词;D乃:于是、就/竟然、却
11.B ①表示文天祥忧思国难;③表示文天祥舍家为国的义举;⑤表示文天祥“险象环生”的处境。
12.C“元朝都城”应为“元军军营”
13.(1)(张弘范)的近侍(身边的人)命令文天祥下拜,(文天祥)不下拜,张弘范于是就用对待客人的礼节对待他。(两处省略;古今异义词“左右”;虚词“遂”和“以”。)
(2)他们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较这五个人的死,谁轻谁重到底怎么样呢?
(3)失去了他亲附(结交)的国家(或同盟国),是不明智的。
参考译文: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二十岁中进士,在集英殿对答皇上的策问,被皇上亲自选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被提拔为湖南提刑,顺便拜见原丞相江万里。江万里一向认为文天祥有极高的意志节操,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改变容色说:“我已经老了,综观天时将有变化,我见过的人才很多,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就落在你的身上了。你可要竭尽全力。”咸淳十年,改任赣州知府。德祐元年,元军进逼愈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捧着诏书大哭,郡中豪杰群起响应,有众万人,朝廷知道后,让文天祥凭江西提刑安抚使的身份领兵入卫。他的好友劝阻他,文天祥说:“既然国家抚养臣民三百多年,一旦国家遇到紧急情况,向天下征集兵员,竟然没有一人一马响应入关,我对此非常遗憾,所以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行动来对众宣示,期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于是倾尽家财为军费。第二年正月授任临安知府,不久又授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朝廷派他到元营请求和好,跟元丞相伯颜在皋亭山谈判时据理力争。元丞相伯颜气愤地扣押了他,文天祥随元军到了镇江。后来趁夜色逃到真州,辗转到了高邮,渡海到了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逃到南岭。文天祥正在五坡岭吃饭,张弘范的军队突然抵达,文天祥仓皇出逃,千户王惟义上前抓住了他。文天祥被押解到潮阳,带去见张弘范,张弘范的近侍命令文天祥下拜,文天祥不拜,张弘范以礼相待,带他一起到崖山,让他写信去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护卫皇上,还教别人背叛皇上,能这样做吗?”张弘范坚持要他写劝降信,文天祥就将他过零丁洋时所写的诗写出来交给张弘范。崖山被攻破之后,张弘范派人护送文天祥去京师大都。文天祥在北方共有三年,元世祖知道文天祥始终不屈服,于是元世祖召文天祥入朝,对他说:“你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答说:“文天祥受大宋恩泽,担任宰相,怎能臣事他姓之人呢?只愿赐死就满足了。”可是元世祖还是不忍心杀文天祥,就让他退下了。有人进言,竭力赞成依从文天祥的请求,元世祖同意了。文天祥临刑时特别从容,对吏卒说:“我的事结束了。”向南方行了拜礼后死去,死的时候年仅四十七岁。
三、诗歌鉴赏14.(1)神州在哪里 意思是整个中原都沦陷敌手,已经非我所有了。(2分)
(2)三国时的英雄孙权(1分)南宋朝廷无能而屈辱求和。(2分)作者仰慕英雄,主张收复中原的情怀。(2分)
四、略
五、16.①父母是中国老一辈农民的代表;②勤劳节俭;③难以割舍故土和家园,心中记挂的是子女儿孙;④情感深厚,但不善于表达;⑤精神上贫困,不了解外面的世界,无法理解读书的儿子。(答对一点给1分,答出五点给6分,意思对即可)
17.作为唯一读了书走出去的儿子,本应该让父母骄傲,替父母分忧,但“我”反而让父母无法理解,非常担心,反映了“我”对自己过去不顾父母感受,不主动与父母交心的行为的反省和内疚。(4分)
18.①母亲节俭,舍不得花钱;②母亲恋旧,担心修补会改变院子原来的样子,因为这里寄托着母亲对离去的亲人的情感;③表现了母亲在父亲离世后内心的寂寞和冷。(每点1分,答出三点得4分)
19.①本文围绕院子选择和组织材料,院子具有线索作用;②父母离开院子又回到院子,表现了他们对故土和家园难以割舍;借院子的渐渐衰败和空荡来表现父母的衰老并离去;③借“空荡荡的院子”表达作者在父母离开后失去家园和情感寄托的空虚和伤感,院子也是作者的情感寄托。(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六、20.可以丰富历史记忆的细节;可以深化甚至改变对历史本身的认识;可以记录和保存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等方面的信息。【评分建议】6分。每点2分。
21.应慎重对待口述历史,避免主客观因素造成的口述信息失真;应给予传承城市历史记忆的老年人群体足够的尊重;应有组织、有计划地对老年人开展专题性的大规模的口述历史采访。【评分建议】6分。每点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