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单元
16.2
六国论
教案
教学目标
熟读文章、了解时代背景。
掌握本文重点实词、虛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
3、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本文议论严谨的特点,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苏洵的生平,及本文的写作背景,积累文化常识。
审美鉴賞与创造: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本文议论严谨的特点,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用心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首长诗:“当年苏老泉,年已二十七。方知需用功,发奋读书籍。并同儿与女,思究圣人语。寒窗多少年,青丝根根白。父子同进京,三人皆中举。皇城咸震惊,争诵苏洵名。读书从不晚,辛勤为第一。”这首诗叙述了苏洵父子刻苦读书、终于中举名震京城的故事。也有这样一首短诗:“大器晩成传美名,言兵六国出奇声。三苏共逐文坛盛,不负老泉劳半生!”这首诗也高度概述了苏洵大器晚成、“不负劳半生”的生平经历。其中,“言兵国出奇声”指的是苏洵史论文的典范之作《六国论》。那么,苏洵在这篇文章中究竟发出怎样的“奇声”呢?我们走近苏洵,走进《六国论》去体味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
二、写作背景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岀,于是统治者橫征暴敛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朝廷內部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软弱无能以致外交妥协投降。
作者介绍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题目解说
①六国,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
②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
五、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提出论点,并做初步分析,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初步论证,巩固论点。
第二部分(第2-3段),扣住分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皆引用历史事实来加以论证。
第三部分(第4-5段),点出写作目的,总结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申明自己的政治主张,正告北宋统治者要采取正确方针,坚决抵御外来侵扰。
六、全文分析
1、第一段中,作者在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后,又提出了哪两个分论点?有什么作用?
明确:
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承中心论点直接提出,正面申说赂秦必亡。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提出,引人思考。两个分论点弥补了论述中的漏洞,使中心论点更加完备周密。
2、第二段论证的是哪一个分论点?是如何论证的?
明确:
第二段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
(1)作者通过对比,从情与理两个方面证明了赂秦是不可取的。先以秦“攻取”所得土地与受赂所得土地进行对比,再以诸侯赂秦所亡与“战败而亡”进行对比,说明“赂秦”造成的严重后果;接着以“先祖父”得地之“难”与秦得地之“易”进行对比,说明割地赂秦是有愧祖先的事;再以“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进行对比,说明以地赂秦对国家安危没有什么好处。
(2)作者引用古人的话为证,形象地说明了赂秦的危害,有力地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
3、第三段是如何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分论点的?
明确:
第三段以齐、赵、燕灭亡的事实为例,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分论点。作者把“不赂者”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和秦交好的,如齐;一种是反抗秦国的,如燕、赵。先以齐为例,指出它“与赢而不助五国”,所以“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再以不赂而抗秦的燕、赵为例,把它们的“用兵之效”与“用武而不终”相对比,说明它们的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而是因为它们处于“秦革灭殆尽之际”,陷于“智力孤危”的境地,所以才“战败而亡”。这样就把灭亡的罪责归到赂者的身上。燕、赵之亡,固然有自身策略失误的原因,但是根本的因素则在于外部大环境的恶化。最后作者运用假设推理,设想齐人不亲附于秦、燕国不用荆轲刺秦王的计策、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秦与六国谁胜谁负,谁存谁亡,恐怕会是一个未知数。
4、如果将第四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五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明确:
不好。
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分论点,这样就把六国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三国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作“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作者这样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的,因为北宋正是为契丹、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将第四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五段,就看不出这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2)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三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做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将第四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五段,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5、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这样论证有什么好处?
明确:
本文主要运用了三种论证方法:
①对比论证法。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作者通过对比论证,说明北宋王朝如果赂敌,实在是最下策的做法。这样对比,孰舍孰取,非常鲜明。
②引用论证法。如“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者用这一形象的比喻,雄辩地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
③举例论证法。如“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通过具体史实,充分论述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的道理,从而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分论点,用铁的事实说话,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6、作者在写齐和燕、赵时,分别使用了表示不同感彩的词。说说作者对齐和燕赵的态度各是什么。
明确:
“赂者”指楚、魏、韩,“不赂者”指齐、燕、赵。作者把楚、魏、韩三国放在一起写,是因为它们对秦的态度基本一样—割地而赂秦,所得到的后果也一样——赂秦而力亏,终致灭亡。把齐、燕、赵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都是赂秦的间接受害者,“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但是,这三国在对秦的态度上又分两种:齐与秦交好,不助五国;燕、赵则守土抗秦。所以作者分开来叙述,使人明白:齐是自食苦果,不值得同情、惋惜;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值得肯定、赞扬,燕、赵的灭亡,不在“用兵”,而在“智力孤危”。
七、中心思想
本文着重论述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弊在赂秦”。但作者并非为论史而论史,而是以此作为立论的依据,借古讽今,批评北宋王朝对辽、西夏的军事袭扰采取以贿赂求和、苟且偷安的退让态度,讽谏北宋的统治者要以六国为鉴,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来侵扰,以维护和巩固北宋王朝的统治。
八、写作特点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本文属于史论,目的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确立自己的论点,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因此,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的社会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本文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不赂秦”两类国家加以论证;接着通过假设进一步论述如果不赂秦六国就不会灭亡,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委婉地劝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全文纲目分明,脉络清晰,结构完整,逻辑缜密。此外,文中还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法、引用论证法,特别是对比论证的使用,大大增强了说理的力量。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在语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作者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用先人开辟疆土时的艰辛与后人“如弃草芥”的轻率形成鲜明对比,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露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这些情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再加上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文章“博辨以昭”,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九、补充资料?
论
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一种是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解和主张;一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本文属于史论文。
十、总结全文
本文论述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说明六国灭亡“弊在赂秦”,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重蹈六国覆辙,要举贤任能,团结一致,以维护和巩固国家的安全。
布置作业
本文中,作者认为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你是怎么看待这种说法的?
课后训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率:都,皆)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革:改变,除去)
B.固不在战矣
(固:本来)
诚不得已
(诚:确实,的确)
C.举以予人
(举:皆,全)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数:天数、命运)
D.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既:已经)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断定)
2.下列加粗词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③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然后得一夕安寝
⑥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⑦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②⑦
B.③④⑤
C.①⑤⑦
D.④⑥⑧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赋是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特殊文体,源于《诗经》和《楚辞》,在表达方式上一般总是先极力铺陈描写,最后在篇末画龙点睛,揭示主旨。
B.《六国论》是一篇史论文章,文章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C.苏洵,北宋散文家,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山人,后人将他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苏洵著有《嘉祐集》。
D.杜牧是晚唐杰出的诗人,号樊川,为有别于杜甫,人称“小杜”,他与同时代另一大诗人李贺并称“小李杜”。
4.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作者在《六国论》中开门见山,提出全文中心论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国论》中作者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不能坚持武力抗秦到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苏洵在《六国论》一文中用作论据,把它高度浓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个字。
答案及解析:
答案:
1.C
2.C
3.D
4.(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解析:
1.举:拿。
2.②“祖父”古义为“祖辈与父辈”;③“至于”古义为“以致”“以至于”;④“智力”古义为“智慧与力量”;⑥“其实”古义为“那实际上”;⑧“故事”古义为“旧事”。
3.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D项,“他与同时代另一大诗人李贺并称‘小李杜’”错。“小李杜”指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和杜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8张PPT)
六
国
论
苏
洵
第八单元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熟读文章、了解时代背景。
2、掌握本文重点实词、虛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
3、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本文议论严谨的特点,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学习目标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走进作者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背景介绍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岀,于是统治者橫征暴敛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朝廷內部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软弱无能以致外交妥协投降。
题目解说
①六国,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
②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提出论点,并做初步分析,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初步论证,巩固论点。
第二部分(第2-3段),扣住分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皆引用历史事实来加以论证。
第三部分(第4-5段),点出写作目的,总结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申明自己的政治主张,正告北宋统治者要采取正确方针,坚决抵御外来侵扰。
层次结构
第一段中,作者在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后,又提出了哪两个分论点?有什么作用?
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承中心论点直接提出,正面申说赂秦必亡。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提出,引人思考。两个分论点弥补了论述中的漏洞,使中心论点更加完备周密。
文本研究
第二段论证的是哪一个分论点?是如何论证的?
第二段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
(1)作者通过对比,从情与理两个方面证明了赂秦是不可取的。先以秦“攻取”所得土地与受赂所得土地进行对比,再以诸侯赂秦所亡与“战败而亡”进行对比,说明“赂秦”造成的严重后果;接着以“先祖父”得地之“难”与秦得地之“易”进行对比,说明割地赂秦是有愧祖先的事;再以“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进行对比,说明以地赂秦对国家安危没有什么好处。
(2)作者引用古人的话为证,形象地说明了赂秦的危害,有力地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
文本研究
第三段是如何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分论点的?
第三段以齐、赵、燕灭亡的事实为例,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分论点。作者把“不赂者”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和秦交好的,如齐;一种是反抗秦国的,如燕、赵。先以齐为例,指出它“与赢而不助五国”,所以“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再以不赂而抗秦的燕、赵为例,把它们的“用兵之效”与“用武而不终”相对比,说明它们的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而是因为它们处于“秦革灭殆尽之际”,陷于“智力孤危”的境地,所以才“战败而亡”。
文本研究
这样就把灭亡的罪责归到赂者的身上。燕、赵之亡,固然有自身策略失误的原因,但是根本的因素则在于外部大环境的恶化。最后作者运用假设推理,设想齐人不亲附于秦、燕国不用荆轲刺秦王的计策、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秦与六国谁胜谁负,谁存谁亡,恐怕会是一个未知数。
文本研究
如果将第四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五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不好。
(1)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分论点,这样就把六国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三国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作“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作者这样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的,因为北宋正是为契丹、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将第四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五段,就看不出这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文本研究
(2)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三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做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将第四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五段,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文本研究
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这样论证有什么好处?
本文主要运用了三种论证方法:
①对比论证法。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作者通过对比论证,说明北宋王朝如果赂敌,实在是最下策的做法。这样对比,孰舍孰取,非常鲜明。
②引用论证法。如“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者用这一形象的比喻,雄辩地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
③举例论证法。如“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通过具体史实,充分论述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的道理,从而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分论点,用铁的事实说话,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文本研究
作者在写齐和燕、赵时,分别使用了表示不同感彩的词。说说作者对齐和燕赵的态度各是什么。
“赂者”指楚、魏、韩,“不赂者”指齐、燕、赵。作者把楚、魏、韩三国放在一起写,是因为它们对秦的态度基本一样—割地而赂秦,所得到的后果也一样——赂秦而力亏,终致灭亡。把齐、燕、赵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都是赂秦的间接受害者,“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但是,这三国在对秦的态度上又分两种:齐与秦交好,不助五国;燕、赵则守土抗秦。所以作者分开来叙述,使人明白:齐是自食苦果,不值得同情、惋惜;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值得肯定、赞扬,燕、赵的灭亡,不在“用兵”,而在“智力孤危”。
文本研究
本文着重论述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弊在赂秦”。但作者并非为论史而论史,而是以此作为立论的依据,借古讽今,批评北宋王朝对辽、西夏的军事袭扰采取以贿赂求和、苟且偷安的退让态度,讽谏北宋的统治者要以六国为鉴,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来侵扰,以维护和巩固北宋王朝的统治。
中心思想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艺术特色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本文属于史论,目的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确立自己的论点,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因此,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的社会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艺术特色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本文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不赂秦”两类国家加以论证;接着通过假设进一步论述如果不赂秦六国就不会灭亡,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委婉地劝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全文纲目分明,脉络清晰,结构完整,逻辑缜密。此外,文中还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法、引用论证法,特别是对比论证的使用,大大增强了说理的力量。
艺术特色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在语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作者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用先人开辟疆土时的艰辛与后人“如弃草芥”的轻率形成鲜明对比,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露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这些情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再加上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文章“博辨以昭”,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艺术特色
【通假字】
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同“毋”,不要)
2.当与秦相较(同“倘”,如果)
3.暴秦之欲无厌(同“餍”,满足)
文言知识
【一词多义】
1.非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是)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错误)(《归去来兮辞》)
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没)(《过秦论》)
2.或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有人)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也许)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马说》)
文言知识
【一词多义】
3.得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得到)
此言得之(合适,得当)
诚不得已(能)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应当)(《鸿门宴》)
4.相
当与秦相较(互相)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官名,辅佐君主的大臣)(《陈涉世家》)
文言知识
【一词多义】
5.势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形势)
地势坤(态势)(《周易》)
6.兵
非兵不利(兵器)
而秦兵又至矣(军队)
兵者,国之大事也(战争)(《孙子》)
文言知识
【一词多义】
7.暴
暴霜露(暴露)
暴秦之欲无厌(凶恶,残暴)
8.事
以地事秦(侍奉)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事情)
9.犹
犹抱薪救火(好像)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尚,仍,还)
文言知识
【一词多义】
10.始
始有远略(开始,起初)
始速祸焉(方才)
11.向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往昔,从前)
并力西向(朝着,面对)
12.亡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失去,丢失)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走的败兵)(《过秦论》)
文言知识
【古今异义】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它的实际(数目)。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2.思厥先祖父(古义:泛指祖辈、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今义: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文言知识
【古今异义】
4.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5.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能够或许可。)
6.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
文言知识
【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按理)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一天天;一月月)
2.名词作动词
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坚持正义)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侍奉;礼待)
文言知识
【词类活用】
3.形容词作动词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底)
4.形容词作名词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的战果;大的战果)
5.使动用法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使……亏损)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使……退却)
文言知识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非”表否定判断)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也”表判断)
2.状语后置句
赵尝五战于秦(应为“赵尝于秦五战”)
3.定语后置句
苟以天下之大(应为“苟以大天下”)
文言知识
【特殊句式】
4.被动句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所……”表被动)
洎牧以谗诛(“诛”表被动,被杀害)
5.省略句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所得”前省略“受赂”)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举”后省略代词“之”)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奉”前省略主语“诸侯”;“侵”前省略主语“秦国”)
文言知识
1.下列句中加粗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秦以攻取之外
B.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C.弊在赂秦
D.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C
解析:赂:动词,贿赂。A项,动词作名词,攻战的办法。B项,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地方。D项,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课堂练习
2.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赵尝五战于秦
B.其势弱于秦
C.秦人不暇自哀
D.多于九土之城郭
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的能力。C项,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秦人不暇哀自”。其他三项为介词結构后置句。
课堂练习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提出中心论点之后,接着提出了两个分论点:第一个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是“不赂者以赂者丧”。
B.在论证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时,作者主要运用事例论证、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了论证。
C.作者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不在于“战”,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做了准备。
D.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引用古人的话进行对比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论证的内容,又含有收束之意,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D
解析:“对比论证”错,应为比喻论证。
课堂练习
4.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观点。
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是群雄割据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指的是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等六个诸侯国。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诸侯国,经过商鞅变法,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国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牢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猛烈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三国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之后,齐、燕、赵三国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只抓住“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课堂练习
答案: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苏洵只抓住“弊在赂秦”这一点
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解析:解答本题,可结合语段中的“六国灭亡……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和“苏洵……而只抓住‘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等内容进行概括。
课堂练习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