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 第三课 采山|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湘艺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 第三课 采山|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17 09:3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采山》
学 习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指导学生学会歌曲《采山》,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能正确流畅的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锻炼学生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及配合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 点 难 点 教学重点:(1)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用游戏带动十六分节奏的学习。(2)培养学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在学唱歌曲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十六分音符节奏的掌握。
教 法 选 择 情境教学法,直观形像法等 课 型 新授课
课 前 准 备 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等。 是否采用多 媒 体 是
教 学 时 数 1 课时 教学
时数 第 1 课时 备课
总数 第 1 课时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首先,我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跟孩子们打招呼,简单练习音阶,以大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孩子们面前,问孩子们喜欢郊游么?在野外大山郊游时都喜欢做些什么呢?这一下,孩子们的思维马上活泼起来,采蘑菇、采野花、、、、自然而然就导入本课主题《采山》,教师出示课件,直接过渡到下一环节。
(二)视听结合,整体感知
在上山的路上,同学们通过边聆听歌曲伴奏,边欣赏精美的动画,特别的兴奋。让孩子们听着音乐轻声的哼唱,然后带着节奏朗读歌词,将节奏运用到教学中,通过感观、尝试、比赛,一步步熟练的实践,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十六分节奏的衔接运用,更提高了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再者,熟练掌握节奏后让孩子们利用打击乐器为音乐伴奏,活跃课堂气疯,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三)新歌教学
新歌教学是一堂课的高潮部分,学生的情绪也应达到高潮。因此,首先我让学生完整聆听歌曲,然后出示十六分节奏和符点节奏,让学生自己尝试着打一打,随后跟琴练唱,顺利突破了难点。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孩子们喜欢郊游么?
在野外大山郊游时都喜欢做些什么呢?
教师出示课件,直接过渡到下一环节。
师再次播放歌曲
师板书出示十六分节奏和符点节奏
师分发打击乐曲
教师弹琴,学生跟唱 孩子们观看课件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孩子们听着音乐轻声的哼唱,然后带着节奏朗读歌词
学生聆听歌曲
学生分为响板组和串铃组
学生自己尝试着打一打,随后跟琴练唱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然后,我紧接着出示歌曲的歌词,让学生用刚才所熟悉的节奏,尝试着读一读,说一说,跟着音乐伴奏唱一唱的循序渐进的方法,使学生用最快的速度学习歌曲。其次,通过多种形式的唱:男女生赛唱,师生接唱等形式减轻了孩子们一遍遍跟琴练唱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 (四)德育渗透、课堂小结
当孩子们对音乐产生强烈情绪时,就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心灵就可以得到美化。于是,我抓住时机对孩子们进行思想教育:大自然带给我们丰富的体验和新奇,更给予我们快乐与享受,我们应该积极参加劳动活动,爱护大自然!
最后在歌曲中结束本节课,学生可自由律动。这堂课充分运用了音乐课堂教学的新理念,尝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手段进行教学,给了学生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板书设计
板书我只简单明了的写出了十六分节奏和符点节奏,将难点再次醒目的展现出来。
X. X X X | X X X |
da da da da da da da
带.着 香 甜 回家 走
唱.着 歌 儿 回家 走
XXXX X0 XXXX X0
采呀采蘑菇 采呀采木耳
花呀花满篮 果呀果满篮
教师出示歌曲的歌词
教师先示范第一种节奏朗读歌词
教师先示范第二种节奏朗读歌词
教师弹琴,使学生用最快的速度学习歌曲
师生接唱
教师板书设计:
X.X XX | XX X |
da da da da da da da
带.着香甜回家走
唱.着歌儿回家走
XXXX..X0 XXXX X0
采呀采蘑菇 采呀采木耳
花呀花满篮 果呀果满篮
学生用刚才所熟悉的节奏尝试着读一读,说一说
学生跟读第一种节奏朗读歌词
学生跟读第二种节奏朗读歌词
利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男女生比赛利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学生跟琴演唱
男女生比赛演唱歌曲
师生接唱
学生再次跟琴演唱歌曲
学生在歌曲中结束本课,可自由做律动。
作业设置 继续尝试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 学


检查 签阅 第 周, 应备 课时 实备 课时,共 课时
评价: 时间: 签查(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