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 第十课 只怕不抵抗|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湘艺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 第十课 只怕不抵抗|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17 09:3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演唱《只怕不抵抗》
教 材 分 析
歌曲《只怕不抵抗》是冼星海所作的一首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儿童歌曲。歌曲以进行曲的节奏、平稳级进和跳进交替出现的旋律,描绘了儿童团员们不畏强暴,英勇杀敌的战斗精神。歌曲为三段体结构,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重复。最后两句“只怕不抵抗”的歌词,扩充了乐句、突出了主题,更加深了歌曲的感染力
学 情 分 析
该班有 37 个学生,其中有白族、彝族、傈僳族、汉族等几个民族组成,好多学生来自各个山区,基本上没有音乐基础,发音不准、没有节奏感,教学上经常遇到很多困难。
教 学 目 标
1、知道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及抗战时期的共产儿童团。 2、通过角色体验、合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这首歌中主
要的几个节奏和旋律。
3、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及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热情 知识
教 学 重 点 和 难 点
教学重点:体会歌曲情绪,表演歌曲 教学难点: 歌曲中三个不同的“不抵抗”在演唱时是本课的难点。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激情导入:
1、教师演奏《儿童团歌》进入课堂
2谈话播导入并播放图片 日军侵华的画面
3、冼星海简介(复习前面的冼星海和《风》)
1.认真聆听
2.对日军侵华的 震惊
3.对冼星海的崇敬之心

了解歌曲历史背景

二、课前准备
初听歌曲《只怕不抵抗》
教学难点攻克
A .3 3 4 5 | 3
一刀 斩汉 奸
0| 3 3 1 3| 2 0 |
一枪 打东 洋
B.节奏训练
2/4
X X │X . X │X 0X
手 拿 小 刀 枪, 冲
│X --│X . X │X --
锋 到 战 场。
│X 0 │┃


学生可能有困难
但要多练几遍
学生对付点和后半拍起有困难要多练
攻克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新授课 C、乐句比较第
(A).2/4
1 2 13 | 1? 03|?5 -
不怕年纪小 只 怕
3? 6? | 1- | 1 0|
不抵 抗
(B). 2/4
1 2 1 3│1 --│3 .
不怕年纪 小, 只
5│3 6 │1 . 6│
怕 不抵 抗! 只
12 3.2 │1 --||
怕 不抵 抗!
1.播放歌曲《只怕不抵抗》
2.手风琴伴奏、学生跟唱学习歌曲
3.播放音乐伴奏、或手风琴伴奏、有感情演唱歌曲《只怕不抵抗》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
三、创编音乐活动
1、歌表演
根据歌曲内容分组讨论设计歌表演,教师巡视指导。?
2、综合表演:请同学们跟着音乐一起来表演歌曲
教学难点突破
攻克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唱这首歌曲
艺术升华
树立自信
板 书 设 计
只怕不抵抗
(神气地)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优(5)
良(4)
中(3)
个人评价
同学评价
教师评价
是否认真
上课专注,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上课听讲,能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上课无心听讲,极少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是否积极
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
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
很少举手,极少参与讨论与交流
是否善于表达
能大胆演唱,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能按要求演唱,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
不能大胆演唱,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是否善于合作
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能与人合作,能接受别人的意见。
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
教 学 反 思
“吹起小喇叭,嗒嘀嗒嘀嗒”熟悉的旋律,又再一次响起,小时候特别喜欢这首歌。站队、集体活动时大家都喜欢唱这首歌,朗朗上口而坚定有力。《只怕不抵抗》是冼星海所作的一首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歌曲。 课堂上我先带领学生走入抗战时期,播放了抗战时期的画面,聆听《共产儿童团歌》、《闪闪红星》等歌曲,这几首歌曲都是描绘儿童团员们不畏强暴,英勇杀敌的战斗精神。通过聆听和欣赏视频,是学生们感受到儿童团员们当时的生活状态。
在此基础上,我又通过律动,把学生带入到革命战争年代这个大历史背景下,伴随着音乐旋律和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把学生带入音乐世界。比如在表演“一刀斩汉奸”后有一空拍,学生们加上刺杀的动作,并高喊“杀”,“一枪打东洋”后的空拍,加上打枪的动作, 学生最感兴趣的,重点就是让学生感受儿童团员的精神风貌和英勇杀敌的斗争精神。更好的把握歌曲情绪。
这首歌曲中的难点特别多,特别是“不怕年纪小,只怕不抵抗”这一句很容易混淆的歌词,
1 2 1 3 ︱ 1 0 3 ︱ 5 - ︱ 3 6 ︱ 1 - ︱︱
不怕年纪 小 只 怕 不 抵 抗
1 2 1 3 ︱ 1 - ︱ 3. 5 ︱ 3 6 ︱ 1 - ︱︱
不怕年纪 小 只 怕 不 抵 抗
其实这两处难度不大,只是在一首歌曲了出现,歌词有相同,使学生演唱起来有了些难。我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找出这两句中的相同于不同处,并让学生找出这两句中时值最长的两个字,学生们很快找出了第一句是“怕”,第二句是“小”,就这样学生边划拍边视唱歌谱,在演唱过程中在这两个字处用动作来演示,学生有所体会,感受两句节奏长度,旋律的不同和战斗情绪的加强,把难点解决,唱好歌曲。利用歌曲中两句容易混淆节奏,旋律的歌词特点,与表演相结合进行突破难点,使学生在感受歌曲的过程中逐渐熟悉旋律,自然地感受两句歌词的不同,为学唱歌曲打好基础。而且在重复句加上节奏的动作,比如:吹起小喇叭、大气小铜鼓、一刀斩汉奸、一枪打东洋等,学生根据动作很容易就把情绪也处理了。
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去创新、改进,有不少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需要我们音乐教师去不断的探索。如果每堂音乐课都能让学生自发地舞动起来,相信我们的音乐课堂会更加精彩、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