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花钟》一文主要写了一天之内不同的花会在不同时间开放的现象,并探究和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了花朵开放时的奥秘。课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在第一自然段中写花的开放,语言表达形式极其丰富。此部分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认识:芬、芳、斗、燥、雅等五个字,会写“芬、芳、醒”等三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借助关键语句概况第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了解文中表达鲜花开放的不同说法,体会多样表达的好处。
教学重点:
1.认识:芬、芳、斗、燥、雅等五个字,会写“芬、芳、醒”等三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难点:
1.借助关键语句概况第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了解文中表达鲜花开放的不同说法,体会多样表达的好处。
教学准备:
PPT 词卡
教学过程:
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侯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配乐并出示图片)迎春花迎着风微笑,百合花送来缕缕清香,向日葵朝着太阳露出了笑容,蝴蝶兰展开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
看到这么美丽的花朵,让你用一个四字词来形容它们,你会用什么呢?生汇报
老师这里也有三个字来形容,一起读。(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指导理解三个词的意思,根据偏旁理解“芬芳”的意思、提示其在田字格中的书写要点。
导入课文: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花”有关。板书课题:花钟。齐读课题。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字词。
自读课文,要求: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b、思考:什么是花钟?
同学们读的非常投入,老师奖励你们两朵花,每朵花后面都藏着小秘密呢?
(点开“牡丹”)哇!原来里面藏着一些词语,读一读,看你有什么发现吗?
指导认识“干燥、潮湿、艳丽、淡雅”并知道它们互为反义词。
认识“燥”:通过偏旁理解“干燥”的意思。通过换偏旁认识“澡、躁、操”
理解“艳丽、淡雅”:通过图片引入“艳丽的蔷薇”,从而理解“艳丽”指:颜色鲜艳而亮丽。同样方法理解“淡雅”。
练习:识别图片,找一找哪些花是艳丽?哪些花是淡雅?
(点击“昙花”)这里面的词语都好美啊!
自由读词语,尝试把词的味道、感情读出来。
指名读(读得好跟读,不到位的老师指导。)
齐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过渡:你们收下了老师两朵花,你们要告诉老师“什么是花钟?”(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表达的多样性
(一)找关键句、学会概括
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想想哪句话提示了这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说说理由。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句子: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指导学生借助这句话把这段话的主要意思说得更简洁。(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小结:这是个关键句,它能提示一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所以,找到它也就能概括出这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但是它不够简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修改,把意思说得更简洁。
(二)体会表达形式多样的好处
过渡:不同的话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这一段给我们介绍了哪些花和开花的时间呢?
1.学生快速浏览找出答案并汇报。(学生汇报什么花在几点开花了。)
2.交流:我们的表达开花了和作者的表达一样吗?哪个好?为什么?
(感受语言表达的多样性,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
(三)赏析句子、感受写法、知识迁移
1.自学: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在旁边写上批注。
2.小组交流学习:
A、四人小组合作交流,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同伴听,试着说出理由。
B、在交流的时候用上句式:我喜欢(哪一句)+因为(......)
3.汇报交流(预设)
A、“午时花开花了”用的是“开”,“万寿菊欣然怒放”用的是“怒放”,“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用的是“舒展”。
B、有的不是直接写花开,而是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花开写活了。“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等等,这些多样的表达在读者头脑中很容易形成画面,给读者以美感和想象的空间。
小结:你们发现了吗?写鲜花开放可以用多种形式表达,可以抓住特点、可以用动词、还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事物写具体、写生动、写“活”。在我们的习作中,也可以利用这样的方法来表达。
指导背诵
配乐朗读。
配乐师生接读。
学生背诵。
过渡:老师请你们当小小作家,试着把这些花写得有趣一些。
生小练笔
生汇报
师小结
板书设计:
花钟
争奇斗艳
芬芳迷人
欣然怒放
含笑一现
动词、比喻、拟人、想象
生动、具体、画面感、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