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举行音乐会
——小学四年级唱歌课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本课的指导思想是:从听入手,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在歌唱活动中提高歌唱能力。
(二)理论依据
音乐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喜爱音乐,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获得审美的愉悦。歌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
二、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包括: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的演唱及歌曲的情绪与情感。
《春天举行音乐会》是一首曲调活泼、欢快的儿童歌曲。bE大调,四二拍,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歌曲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春雨、春风、春雷、春水比喻成会唱歌、会弹琴、会打鼓、会鼓掌的人物,把春笋比喻成指挥家。歌曲中多处巧妙的运用了休止符,使歌曲节奏活泼、跳跃,旋律富有流动性,描绘了一幅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色美景,生动形象的象声词奏响了一曲优美动听的“春天交响曲”。歌片如下:
A段由4个平行结构的乐句组成,每个乐句均为4小节。其中前两个乐句(a
、b)节奏相同,旋律分别为主、属和弦的分解进行。第三乐句(a’)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前两小节完全相同,后两小节节奏中少了休止符,同音反复接连续上行的旋律时音乐增强了推动性。一、三乐句的对比谱例如下:
第四乐句(c)结构具有分裂性,旋律音高以小节为单位呈现逐级下行的特点,使音乐显得更加欢快、热烈。第四乐句谱例如下:
B段也包含4个乐句,但结构不规整。其中前两个乐句(d
、e)的长度缩减为三小节,节奏相同,旋律分别为下属和主和弦的分解进行。使歌曲更为热烈,富有动感,与前面形成了对比,把“春天举行音乐会”的情绪推向了高潮。第三乐句(f)与第一乐句(d)采用了相同的旋律发展手法——下属和弦的分解进行,但长度恢复为四小节,节奏更为舒展,加之乐句起音的特殊性——
一拍的高音“do”,使音乐情绪更加高涨。一、三乐句的对比谱例如下:
第四乐句(c’)
是A段第四乐句(c)的变化再现。两个乐句的对比谱例如下:
歌曲在“春笋是个指挥家”的欢乐歌声中结束全曲。
(二)学生情况分析
1.歌唱表现能力
授课对象为四年级1班的学生,共50人。该班学生喜爱演唱,通过近两年的音乐学习,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轻声高位置地歌唱,多数的音准控制能力较好,但歌曲的表现能力需提高。
2.识读乐谱能力
该班学生基本能较准确地识读由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附点四分音符等构成的简单节奏,但对于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的控制有部分学生会出现问题;能在字母谱的提示下较准确地识读简单曲谱,能较准确地听辨、模唱并试奏由二度、三度、四度、五度、六度等构成的旋律音程或音组;学生对于旋律的重复、变化重复等创作基本手法有一些了解,能感知结构比较规整,段落对比较明显的单乐段和两段体的作品。
3.演奏能力
该班学生三年级开始学习口琴演奏,通过近个两年的音乐学习,大多数学生能够较准确地吹奏sol,-do’的音列,能够较好的吹奏《哦,十分钟》《大家来唱》《摇篮曲》等歌曲,但在演奏技巧及表现力方面还需不断练习提高。
(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本课学习以A乐段前两乐句的音组(口琴吹奏)和乐句模唱、听唱入手,逐步过渡到整个乐句的聆听与学唱。既注意从听入手,培养学生的听唱能力,又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听辨,练习有控制地歌唱来提高歌唱表现力。在歌曲学唱的过程中,运用聆听、模唱、对比演唱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聆听的基础上模唱,在理解的基础上有表情地歌唱。努力使学生学得快乐,唱得动听。
(四)技术准备
多媒体课件(歌片、用POWERPOINT自制的歌曲歌篇、用打谱软件导出的歌曲伴奏)、录音机、钢琴。
(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及其对策
状况、问题
对策
学生歌曲中唱不准的乐句
提取骨干音组用口琴吹奏辅助音准;多次听辨模唱。
学生不能熟练地运用断音与连音唱法,轻快有弹性地歌唱。
加强范唱及形象化的语言提示,如:声音轻巧有弹性,舌尖用力;反复练习。
学生对四分休止符的控制不准确
动作提示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
喜欢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乐于和伙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能够感受到歌曲表现的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色美景。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在“口琴吹奏音组、模唱音组、聆听范唱、多种形式演唱”等活动过程中,进一步练习轻声高位置地歌唱方法,并有意识地运用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用口琴比较准确的吹奏下列骨干音组:
、
2.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意识的运用轻快、有弹跳的声音比较准确的演唱《春天举行音乐会》。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春天举行音乐会》歌曲的学习和有感情演唱
(二)教学难点
A段第二乐句前两小节的音准、B段前两个乐句歌词的准确演唱及清晰的吐字
五、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环节目标:通过口琴吹奏、听辨音组和听唱练习,解决歌曲中第一、二乐句的音准。】
活动1.1口琴吹奏音组并模唱(C调)
(1)引导学生识读乐谱,并提示飘红的下加一线唱do,通过线间关系找规律快速识读第二条音组。
(2)引导学生对照口琴提示图用口琴吹奏音组,并提示口琴演奏姿势及演奏时的气息控制,保证正确的音准和优美的音色。
①集体吹奏
②分组吹奏
(3)引导学生轻声高位模唱音组
①你吹我唱(随意找一位学生吹奏其中一条音组,鼓励其他学生听辨后摸唱,教师针对唱不准的同学听琴并运用正确的歌唱方法纠错音准)
②集体模唱
③分组模唱
教师提示:注意吹奏时正确的演奏姿势、演奏方法、音色、音准…….
演唱时轻声高位、气息下沉、放下巴
活动1.2模唱降E调音组
(1)教师弹奏降E调音组,引导学生对比听辨本音组与口琴吹奏音组的高低。
(2)引导学生识读降E调音组,提示这条音组do音的位置已经跑到了飘红的第一线上,其它音的位置也随着上移了三度音。
活动1.3试唱旋律
(1)教师出示谱例并说明这两条旋律是根据刚刚我们唱过的音组发展而成的。
(2)引导学生尝试演唱旋律,并提示用手划拍准确演唱第二小节(附点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组合)节奏。
活动1.4接唱旋律
(1)教师出示谱例引导学生师生接唱,学生演唱前两个小节,教师演唱后两小节。
(2)引导学生生生接唱,注意后两小节八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的控制,提示学生可以用动作辅助。
(3)引导学生对比总结两条旋律的特点,旋律不同,节奏完全相同。
(二)聆听感知
【环节目标:激发学生对学习歌唱春天歌曲的愿望,了解歌曲相关。】
活动2.1教师范唱,学生初步感知歌曲节拍情绪
(1)教师随伴奏音乐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教师提问:你感觉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是几拍子歌曲?
活动2.2复听歌曲,学生再次感知歌曲节拍
(1)引导学生轻轻的起立,再听歌曲,把感受到的快乐传递给身边的同学。
(2)学生听音乐快乐的律动。
(三)学唱歌曲
【环节目标:用听唱法尽快学会歌曲,了解歌词所表现的内容。】
活动3.1学唱歌曲第一乐段(A)
(1)学生轻声跟录音原速范唱并回答问题
①引出课题:太棒了,老师已经深深的感受到了整个屋子里都是快乐的气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春天举行音乐会》。
②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边听边轻声跟唱,想一想都有哪些景物参加了音乐会?(春雨、春风、春雷、春水)
(2)引导学生轻声高位尝试演唱
A乐段
①学生轻声跟唱慢速录音范唱,感受这些景物在音乐会上是怎么表现的?(春雨——滴答、春风——沙沙、春雷——轰隆隆、春水——哗啦啦)
②学生轻声随琴演唱,找出唱不好的地方。
(3)问题预设及解决对策
预设问题①:四分休止符准确演唱
解决对策:提示学生可以用动作辅助。
预设问题②:A段第二乐句开始两小节的音准
解决对策:听唱法引导学生掌握,注意“弹”字的咬字位置要高位
预设问题③:一三乐句后两节音准容易混淆
解决对策: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手指谱识读第三乐句后两节旋律,并引导学生对比总结一三乐句的结构是同头异尾。
(4)再次演唱
①教师钢琴伴奏引导学生随琴轻声演唱。
②教师用语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随录音伴奏有感情的演唱,并适时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③引导学生尝试打击乐器伴奏。
A找一部分音准不是很好的学生尝试打击乐器伴奏。
B鼓励引导学生听音乐伴奏完整表演A乐段。
活动3.2学唱歌曲第二乐段(B)
过渡语言:刚刚同学们的表现简直是太棒啦,打击乐器的加入让你们的表现锦上添花。现在让我们一起听一听春天的景物在音乐会上表现的怎么样了?音乐会气氛如何?
(很热烈,非常富有动感)
(1)引导学生轻声跟原速录音范唱并回到教师的提问。
(2)引导学生尝试演唱,了解紧缩手法。
①教师引导提问:B乐段为什么这么热烈呢?同学们轻声跟唱并仔细观察谱例,你能发现其中的奥妙吗?
②引导学生轻声跟慢速录音范唱,感受前两个乐句的小节数和其它乐句的小节数不一样了,这种紧缩手法的运用使歌曲更加欢快热烈。
③引导学生轻声随琴演唱,发现问题。
(3)问题预设及解决对策
预设问题①:B乐段前两个乐句歌词的准确演唱及清晰的咬字
解决策略:提示演唱时候轻声高位,舌尖用力,咬字轻一点,这样紧凑的节奏才能唱得轻巧、有弹性。
预设问题②:B乐段一字多音以及声断气连的准确演唱
解决策略:听唱法引导学生掌握,气息下沉、轻声高位、声断气连或按节奏轻声高位读出歌词(力度稍强)
预设问题③:B乐段跳音记号的准确唱法
解决策略:听唱法引导学生掌握,气息撑住,歌唱位置不要掉下来,声音要唱的短促、轻快、有弹性。
(4)再次演唱
①教师伴奏引导学生随琴轻声演唱。
②教师用语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随录音伴奏有感情的演唱,并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③引导学生尝试打击乐器伴奏。
A找一部分音准不是很好的学生尝试打击乐器伴奏。
B鼓励引导学生完整表演B乐段
活动3.3完整演唱歌曲
(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对比发现,歌曲A乐段和B乐段的最后一个乐句在旋律上是两个乐句相似的特点,并揭示这种两段体曲式叫带再现的二段曲式。
(2)引导学生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活动3.4歌曲展示
(1)分组展示
(2)个别展示
(四)拓展提升
过渡语言: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春盎然,有很多音乐作品都是描绘春天的,你听!
活动4.1欣赏《春之声圆舞曲》
PPT提示:《春之声圆舞曲》是奥地利著名音乐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不朽名作。此曲充满活力,处处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活动4.2欣赏《渴望春天》
PPT提示:《渴望春天》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作曲的一首童声合唱。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活动4.3教师小结
教师语言:其实同学们小学的生活就像一年四季中春天一样,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希望同学们珍惜这大好时光,在春天的音乐会中散发出属于你们自己的光彩。
活动4.4作业:用口琴吹奏《春天举行音乐会》
六、学习评价方式
本课的学习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两种方式。
(一)教师的评价指导贯穿始终
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聆听学生的演唱方法,歌唱声音等,对其学习态度、歌唱习惯、歌唱表现力等方面给予鼓励性的语言评价。
(二)注重学生间的积极评价
1.在口琴吹奏的环节,引导学生针对音色、音准、演奏方法等方面进行互评。
2.在模唱音组、乐句的环节,引导学生针对音准、声音位置等进行自评和互评。
3.在歌曲展示环节,引导学生针对演唱时的情绪、歌唱方法、表情等进行自评和互评。
七、教学设计的特点
(一)突出了听觉感知为主的音乐特点,以“演唱”为核心,以听唱法为主学习歌曲。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聆听音乐,参与体验音乐活动,让学生在艺术氛围中获得审美愉悦。
(二)口琴吹奏辅助教学,突破难点提高实效。在教学中不容易唱准的乐句,提取音组用口琴吹出来,对学生的音准、听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识谱能力的提高,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立足于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进行教学活动。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紧紧围绕音乐要素对歌曲进行歌唱教学,并鼓励学生以自己独特的理解去表现歌曲。在基础训练环节教师运用口琴吹奏辅助教学,突破难点提高实效。在聆听感知环节运用传递快乐的节拍游戏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学唱歌曲环节,教师运用聆听、模唱、对比演唱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聆听的基础上模唱,在理解的基础上有表情地歌唱,努力使学生学得快乐,唱得动听。在拓展环节引导学生聆听与春天有关的音乐作品进一步感知春天的生机勃勃,春天的美。整节课师生愉悦,仿佛亲身参与到这场春天举办的音乐中。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对歌曲进行教学时,对个别乐句、个别字的声音处理不够细致,没能做到字正腔圆。对乐句末字声音的归韵、口腔状态、声音位置以及容易唱散的字发声强调的不够,这些不足将在以后的音乐课中进行重点练习,争取把歌曲表现得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