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五线谱) (北京) 四年级下册音乐 第三单元 春天举行音乐会|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五线谱) (北京) 四年级下册音乐 第三单元 春天举行音乐会|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17 09:4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个人信息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春天举行音乐会
学科
音乐
学段
年级
四年级
教材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基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等各项音乐活动。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为理论依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能力和认知特点,在音乐活动实践中唱好歌曲,掌握音乐技能,增强音乐表现的自信心。
2.教学背景分析
一、核心内容
以《春天举行音乐会》演唱为核心内容,有机结合本领域的“识读乐谱”和“综合性艺术表演”这类相关内容;以及他领域的“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
二、教学内容分析
1.对歌曲的分析:
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一段体结构。音域跨度大,从小字组的b
到小字组的
e,其中五个乐句采用了相同或相似的跳动的节奏,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春色图景,歌词中大量的象声词奏响了一曲优美动听的“春天交响曲”。
2.对乐谱的分析:
歌曲曲调欢快活泼,运用了大量的八分休止符和四分休止符,跳动的节奏描绘了充满生机的春色图景。
歌曲的8个乐句中,每个乐句最后两小节的节奏都十分相似,是以第三、四乐句的
为基础加上休止符变化而成的,是变化重复。(红色方框标出)
歌曲第一、二乐句分别运用了和弦分解式及模进的手法,曲调欢快活泼,曲中八分休止符的巧妙运用,形象地表现了春雨唱歌、春风弹琴时的欢乐情景,充满生机和活力,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旋律的变化重复。
第五、六乐句每局三小节,曲调的模进、十六分音符的节奏运用及六度大跳的进行使得歌曲更为热烈,富有动感,与前面形成了对比,把“春天举行音乐会”的情绪推向了高潮。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是本校四年级(1)班的学生,学生们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与能力。
识读乐谱能力:
多数学生已经建立流动do的概念,能够听辨并模唱旋律,识谱能力较强、音准较好。
2.识读节奏能力:
认识
节奏型,能够听写出其组合节奏;知道
,但不能熟练运用。
演唱歌曲能力:
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歌曲,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表现歌曲。
四、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
前期教学状况:
1.学生的音准较好,已初步建立流动do的概念。
2.歌谱中出现的音符时值演唱学生掌握较好。
问题:
1.每一乐句的后两小节中相似节奏容易混淆。
2.声音拖沓,无法很好的表现出歌曲的轻快活泼。
对策:
1.通过反复聆听、对比、模仿、师生接唱等帮助学生唱准。
2.加入身体打击乐器感受歌曲的情绪。
五、教学方式与手段
本课主要采用了聆听感受、对比、模仿、互动、探究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有层次的参与歌曲学习。
1.在导入环节通过聆听、模仿雷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将雷声和雨声进行对比,学生自主探究运用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加深学生理解。通过对比感受乐句中的异同点,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点,将学生引入“春天音乐会”的教学情境中。
2.在感受歌曲时,采用逐层递进自主探的方式,学生自主探究、相互模仿、评价,在反复用身体打击乐器表现音乐的同时,引导学生准确歌唱。
3.旋律学唱通过指音点拍,聆听思考,发现规律,师生接唱进行学习。
4.在歌曲处理时时,采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帮助学生选用合适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唱出歌曲轻快热闹的情绪。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喜欢演唱歌曲《春天演唱音乐会》
2.过程与方法:能在聆听、学唱歌曲、表现等过程中,采用感受、模仿、体验、对比等方法学习歌曲,掌握歌曲乐句间的规律。
3.知识与技能:能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准确演唱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的感受与演唱
(二)教学难点
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的准确演唱
第五、六乐句的准确演唱
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
教学流程图:
感情景导入
初步感受歌曲
深化感受
感受内化
外化表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发联想,由浅入深进行节奏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运用休止符。
播放“雷声”音频,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在什么时候听过。
导语:这是什么声音?在什么时候听到过?请你模仿一下,写下雷声的节奏。
对比聆听“雨声”音频,学生自主探究运用休止符。
教师划拍点读:
学生自主探究将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摆放在正确的位置,并按正确节奏读歌词。
师生接龙,根据歌词选用适当的力度练习上面两个节奏。
学习困难乐句
导语:春天的乐手们来了一场大合奏。
学生模仿教师演唱乐句,然后看着歌谱视唱歌词。对比“雨滴”节奏,发现两节奏异同点,唱准唱好“合奏”乐句,并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感受歌曲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身体乐器感受歌曲情绪,熟悉歌曲旋律。
初听歌曲说感受
学生边听歌曲便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复听歌曲选择合适的身体乐器表现音乐
1)导语:边听边思考,我们选择什么样的身体打击乐器表现春天乐手的这些声音?
2)小组讨论并展示
再听歌曲前四乐句
加入身体打击乐器感受歌曲
四听歌曲前四乐句
试着演唱歌曲前四乐句
演唱乐谱——深化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乐谱学习,掌握旋律的节奏、音准。歌曲乐句间的规律,并培养学生的内化(感知、记忆、想象、表现),采用聆听、指音点拍、模唱的方式。
1.找出第一、第二乐句所用音级(学生聆听、观察,用磁扣标出所用音级)
2.演唱乐谱
(1)指音点拍唱,听辨记忆唱,学习第一、第二乐句乐谱
(2)师生接唱,细细体会,发现乐句特点(歌曲中的重复乐句)
(四)学唱歌曲——感受内化
【设计意图】歌曲演唱的难点在于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的正确演唱,观察乐谱、演唱乐谱,引导学生自主解决休止符的正确演唱;关注学生演唱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完整演唱歌曲前半部分
(1)听教师伴奏,演唱歌曲前半部分
(2)学生自主演唱,发现问题(音准、词谱对应等)
(3)教师指导纠正,个别监测评价表现
(4)加上身体打击乐器演唱歌曲前半部分
2.学唱歌曲后半部分
自主学习歌曲后半部分,引导学生对比发现后半部分和前半部分的异同
(五)唱好歌曲——外化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分角色、加入身体打击乐器、变换演唱形式等方式表现歌曲。
分角色、加入身体打击乐器、变换演唱形式完整地表现歌曲。
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评价方式
1、在教学中利用形成性评价,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的评价手段,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
2、关注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愿望及协调能力,培养学生音乐的体验与模仿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
(二)评价量规
项目
评价要点A、优秀B、良好C、一般自
评互
评师
评教学效果评价能用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够唱准确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能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6.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
运用身体打击乐器感受歌曲的情绪
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认为:对音乐的感受不仅反映在心理上,
同时也反映在身体上。身体的节奏运动能唤起人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进而获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本课歌曲中有大量不同的象声词,教学中通过学生自主思考、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拍打、摩擦身体各个部位发出的不同声响来模仿、感受歌曲,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歌曲欢快热闹的情绪。
2.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课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例如,自主探究运用休止符、自主探讨身体打击乐器表现音乐、自主发现乐句间的异同点、自主学唱歌曲后四句等。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对歌曲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逐层递进的方法学习歌曲
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过程。教学中我采用了大量逐层递进的方法学习歌曲。例如,情景导入环节,我从学生已有的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知识入手,由学生自主选用休止符,将其变成复杂节奏,熟悉之后,再对比相似节奏进行练习,三个环节联系紧密;感受歌曲环节,先整体感受歌曲情绪,再自主思考如何表现前半部分,接着小组讨论,最后将讨论的成果呈现在大家的面前,一步步逐渐的深入,引领学生唱好歌曲。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