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的早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和动态,表现小动物活泼可爱的形象。
2、能学会唱《母鸡叫咯咯》,并大胆进行表演。
3、能大胆担任音乐故事表现中的角色,体验新的艺术表演形式。在表演中懂得热情好客,礼貌待人,能愉快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
1、能学会唱《母鸡叫咯咯》,并大胆进行歌表演。
2、能与他人一起用象声词念“X-- 、 X 、 X 、 0”四种节奏。
教学难点:
能自主地创编动作,在表演中表现出热情好客,礼貌待人的好品德,能愉快与人合作。
教学准备:课件、头饰、范唱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走一走。听《母鸡叫咯咯》音乐,律动、活泼地走进教室,问好。
激情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旅游,去参观一个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的家。请看大屏幕。
二、节奏游戏
1、学习羊宝宝有节奏的叫声。
清晨,羊妈妈叫醒小羊,欢迎来农场的小客人:
(1)聆听羊妈妈有节奏的叫声(播放录音出示节奏谱)
2/4 X - X - X X X -
咩 咩 咩咩 咩
(2)师示范,生模仿。
2、学习小鸭有节奏的叫声。
鸭妈妈带着小鸭子唱着歌儿走过来:
(1)聆听羊妈妈有节奏的叫声(播放录音出示节奏谱)
2/4 X X X 0 X XX X 0
嘎 嘎 嘎 嘎 嘎嘎 嘎
(2)师示范,生模仿。
(3)解决休止符,拓展情景。
鸭妈妈非常关心小鸭子,担心有的小鸭子跟在后面会掉队,所以走几步就会回头看一眼,回头的时候是不发出声音的。
3、学习小鸡有节奏的叫声。
一群小鸡吵吵闹闹地走过来
(1)聆听鸡妈妈有节奏的叫声(播放录音出示节奏谱)
2/4 XX X XX X XX XX XX X
叽叽 叽 叽叽 叽 叽叽 叽叽 叽叽 叽
(2)生模仿。
4、分组表演。
要求:将孩子们分成3组,分别扮演3个角色,教师旁白,说到那个动物,哪个组的小朋友就有节奏地模仿该动物的叫声,表演时可以让孩子创造性的模仿动作。
5、小组合作表演。
听,小羊、小鸭、小鸡一块儿歌唱,多么快乐
2/4 X - X - X X X -
2/4 X X X 0 X XX X 0
2/4 XX X XX X XX XX XX X
三、歌曲学唱
1、导入歌曲
鸡妈妈怎么没来呢?哦,原来……
2、歌曲学唱
(1)听赏《母鸡叫咯咯》
师:母鸡妈妈在干什么?
大家在哪里听过这首曲子?母鸡是不是在生蛋?
生:有,母鸡在生蛋。
师:母鸡生蛋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表演好吗?
教师播放母鸡下蛋的画面。
师:“那我们小朋友知不知道这母鸡是怎样下蛋?谁能用动作表演出来?”
师:母鸡下蛋时为什么要叫咯咯呢?
师:“母鸡下蛋后向主人邀功,向别人报喜。让我们一起再来表演一下母鸡下蛋后的高兴样子吧?
3、放歌曲原唱,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要求:学生带有表情地聆听。注意: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笑脸,放在黑板上。(多媒体课件放音乐)
4、复听歌曲,学生找出歌曲中出现了几次“叫咯咯”,你能模唱出来吗?(5次)教师弹奏学生感受叫咯咯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运用小组对比唱的方法35 5 |和24 4|,区分不同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歌词)
5、带问题再听歌曲:母鸡下蛋后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动作表达自己心中的喜悦之情? (根据回答出示歌词)
6、游戏:学生模仿“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向人报喜添快乐”这句歌词。
7、全体学生按节奏一边拍手(肩、叉腰)一边读歌词。
母鸡 母鸡 叫咯 咯 叫咯 咯 叫咯 咯
母鸡 母鸡 叫咯 咯 鸡蛋 已生 落
脖子 伸伸 两翼 扑扑 向人 报喜 添快 乐
母鸡 母鸡 叫咯 咯 鸡蛋 已生 落
8、用响板为歌词做简易伴奏。(先大家一起伴奏三遍,然后分三小组分别进行,稍作点评)
师:“小朋友,母鸡的歌声中,哪两个字特别能体现它们愉快的心情?”
生:“咯咯。”
师(出示响板): “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
生:“响板。”
师:“那就让我们用响板来表现这种愉快的心情。”(让学生拿出事先放在口袋里的响板)“当我们唱到‘咯咯’时用响板伴奏,并且要将脖子伸伸,两翼扑扑这两个动作表演出来,有一定难度噢,看看哪个小朋友最棒。谁能给大家当一回小老师,先来示范一下。”
9、首先让学生完整地聆听歌曲两边,然后随着旋律轻唱歌曲三遍,最后唱出完整的歌曲并加如伴奏两遍(3分钟)
10、小组比赛,男同学唱,女同学伴奏,反之。老师稍作评价后全体学生边唱边伴奏。(老师用钢琴伴奏)师:热热闹闹的农场,又吸引了许多的小动物,你们瞧!(边放录音,边在屏幕上出现小动物)
师:同学们,咱们把这些小动物画出来,贴在这个空旷的农场里,或贴在头饰上,分角色各自表演吧!
四、课堂小结
1、今天,你们在农场里玩的开心吗?我们在农场里玩的可真高兴现在我们也该回家了,请小朋友们乘上我们的开心火车回家喽!
2、师生随音乐《火车开啦》律动出教室。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