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鹅》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简介:
这是一首根据唐朝诗人骆宾王的著名诗篇创作的歌曲,由黄国群作曲,描述了鹅在湖面上自由游弋的神态。全曲为四二拍子,五声宫调式,二段体结构。第一段曲调一开始就重复使用三个“do”音,紧接着一个四分休止符,将儿童发现鹅的惊喜和仔细观察鹅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两乐段之间以模仿鹅的叫声来衔接,表现了儿童的顽皮、可爱。第二段一开始就提高了五度,曲调流畅,多在高音区回旋,充分表现了儿童看到美丽的大白鹅时兴奋、快乐的心情。
教学目标:
能学会演唱歌曲,感受音乐与古典诗词完美结合的艺术感染。
2、在参与在参与创作活动中,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创作表现歌曲的情境。
学教重点: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难点: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有一个谜语,身穿白袍子,头戴红帽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打一种小动物。大家猜猜是什么?对了,鹅,就是大白鹅。它就是我们今天这节音乐课的好朋友。古时候有一位诗人在他7岁的时候就写了一首关于鹅的诗,你们知道这首诗吗?
咏 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下面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一遍吧!
二.学唱新歌
1、聆听歌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咏鹅。(首先感受歌曲的风格的特点)
了解音乐知识:让我们再来听一遍,听一听歌词一共出现了几遍?(除了,中间的念白,共有4遍,可是我们的歌词上并没有出现4遍歌词呀!对了,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知识点:重复记号。还有一个知识点就是:空拍(4拍休止符) )
了解歌曲的情绪:歌曲除了念白部分,共有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呢?(第一部分悠闲抒情 第二部分高亢激昂)
有节奏的朗读歌词:让我们用4/2拍的强弱手势把这两部分的节奏来读一读。
鹅?鹅︱鹅??0??︱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歌曲教学:轻轻哼唱 师教唱 随琴演唱
同学们唱的真好,不仅学会了歌曲,还能跟着伴奏唱了!同学们好厉害!
下面让我们边跟唱着歌曲边欣赏夏日的美景。(感受歌曲特点)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我们的池塘音乐会:
里面有(我喜欢朗读 我想唱 我要画下来 我能伴奏 我能跳)
刚才我们朗读了,也学会唱了,下面让我们把它画下来吧,拿出你的纸和彩笔把漂亮的大白鹅会下来吧!
4、下面让我们来用乐器来伴奏吧!(找生用双响筒、沙锤、三角铁、响板伴奏)
5、创编舞蹈:最后让我们来给它加上动作吧!(全体学生跟师做)
嗯,同学们伴奏的很好,舞跳的也很好!同学们真棒!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咏鹅这首歌,不仅学会了唱,还掌握的歌曲的情绪,还学会了给他伴奏,和创编舞蹈,嗯,同学们都特别的聪明,学的非常的好。其实还有好多的古诗现在都进行了古诗新唱,比如《春晓》《静夜思》等等,下面让我们来听一听其中的一首《春晓》!
教学反思:
《咏鹅》一课,包括读诗、唱歌、配画几部分内容。它们之间互相关联,贴近学生的生活,童趣盎然。我整体的教学思路是以“鹅”作为本课的主题情境和主线,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看、听、想、说、画、演的过程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受。
1、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促使学生动脑动口,主动参与,有利于帮助学生去理解和感受古诗词的能力培养。
2、学唱歌曲并进行表演。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让孩子们自由表演,即激发了学生表演的欲望又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近一步体会到了《咏鹅》着首歌的意境。
3、感受绘画。让学生既能在吟诵古诗词的基础上声情并茂地歌唱古诗,并根据自己的感受以诗配画,以画配诗巧妙的进行学科综合,这既是音乐与文学的完美结合,又使人感到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为学生的学习领域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教学中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古诗、绘画、舞蹈、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我所教授的唱歌、欣赏等只是音乐教育中的一个分支。在唱歌教学中我选择适合学生的接受程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享受音乐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