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联盟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教育教学质量监测 (全国I卷)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PDF解析版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百校联盟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教育教学质量监测 (全国I卷)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PDF解析版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16 23:09:04

文档简介

百校联盟2021届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
全国I卷文科综合历史
24.有学者认为“该制度下每个中心都以结构复制的方式,将中心的治理模式、文化生态等特性‘粘贴”下来,即部分拥有整体的全部功能。因此,当一个中心被摧毁后,其他中心可以重建系统。”该学者意在强调
A.中央集权制度呈现出稳定性
B.郡县与中央的组织结构相同
C.宗法制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D.分封制具有防乱御变的价值
25.汉唐时期昭君出塞、唐藩和亲政策演绎到了家喻户哓,其实早在周朝时期晋国与戎人和亲,称为和戎,周王朝与九州以外的边藩地区和亲,称为和藩。这可以用来说明我国古代
A.边疆政策具有历史延续性
B.和亲是边疆治理主要手段
C联姻有利于王朝开疆拓土
D.民族交融有利于中央集权
26.下表是唐朝长安朱雀街东坊内商业分布一览表(节选部分)。这反映出唐代
A.商店行业类型较为单一
B.市场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
C.商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D.传统的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27.图5是学者统计的明清时期疫情频次与地理分布图。据此可以看出
A.疫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有关
B.经济发达地区疫情爆发频次相对较多
C.沿海地区因外国人来华贸易而疫情严重D.疫情频次反映经济重心南移的发展趋势
28.同治二年(
1863年)
,李鸿章写信给友人感叹:“长江通商以来,中国利权操之外夷,弊端百出,无可禁阻”。同治七年李鸿章在奏章中称“西人修约,无非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盖各国均有保护其民,自理财赋之权.“这些言论表明李鸿章
A.坚持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
B.力图建立近代外交体制
C.具有了近代国家主权意识
D.对列强侵华无清醒认识
29.如时期中国出现诸多社团,有学者按其性质整理为如下表格。据此可知,这些社团的建立
A.使反帝反村建的思想深入人心
B.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C.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发展
D.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创造了条件
30.
1938年,国民政府提出,“政府根据民生主义信条,实施计划经济,凡事业之余国营者,由国家筹集资本,从事兴办,务使之趋于生产的合理化”。1942
年比1933年,政府经营的企业占比由2.71%
上升到17.45%:国有企业占比上升是由于国民政府
A.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B.推动沿海民族企业大量内迁
C.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D.违背了节制私人资本的主张
31.
1955年10月中国第一拖拉机厂在仅有9万人,工业基础薄弱的豫西重镇洛阳开工建设。之后十余个大型重工业厂矿相继落户,洛阳成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选址洛阳是为了
A.就近接受苏联经济援助
B.调整沿海内陆工业布局
C.优化我国轻重工业结构
D.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
32.古希腊法律规定亵渎神灵应被判处死刑。同样披告亵渎神灵,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为自己做了辩护,经陪审团投票被判处死刑:下层女子弗里娜则因专业辩护人动情的言辞感动了陪审团,经投票无罪释放。这反映出
A.陪审法庭审判程序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B.法律的理性价值被直接民主淹没
C.被告罪名是否成立由辩论者素质决定
D.希腊法律保护平民打击贵族利益
33.意大利拉斐尔与明代唐寅都是15世纪向16世纪过渡时期的绘画大师。唐寅开创了“削肩仕女图”,作品中的仕女肩若削成,腰如丝索,呈现出男权下女性的抑郁与柔弱。拉斐尔笔下的圣母则被诠释成一位慈祥的母亲,美丽、端庄、温和动人。据此可知两者的作品都
A.是资本主义经济在艺术上的反映
B.使用了相同的绘画工具和材质
C.反映出画家具有人文主义的情怀
D.体现了东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34.美国《农业调整法》颁布后,缩减耕地,使原本就很少土地的中小农民面临破产的境地,而大农场主抛荒的耕地得到了政府的补贴,有些农场主用政府补偿款购买拖拉机等农用机械设备,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使一部分农业工人失业。由此可见
A.新政没有解决农业生产过剩问题
B.这些措施不利于美国实现农业现代化
C.罗斯福新政的效果需要辩证看待
D.新政缓和了农场主和农业工人的矛盾
35.近年来,在伊核问题上西方大国反对美国退约俄罗斯与德国的天然气管道建设力排美国干扰、欧盟多国反对美国在北约军费问题上的霸凌;另一方面,在对俄罗斯的集体制裁、对中国南海、统一和人权问题上西方大国积极配合美国充马前卒。西方大国的上述行为.
A.表明区域集团联合是世界的潮流
B.使经济全球化面临着诸多困境
C.有利于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D.说明多极化还未形成稳定格局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在棉花传入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不能织布。北宋时面对不断增多的人口,苎麻产量低,加之契丹军队行军时“沿途民居园囿桑柘,必夷伐焚荡”,人们迫切需要寻找可替代的大众化织品。棉花在“宋元之间始传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元初已经形成了“江东陕右亦多种”的局面,棉布的销售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王祯在其《农书●木棉序》中形容棉布的状况,“夫木棉诸种艺制作之法,驳骏北来,江淮川蜀,既获其利。至南北混一之后,商贩于此,服被渐广”。元政府为劝种棉花和适应棉纺织的规模生产,“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棉布十万匹”。明代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摘编自王东、陈玲《宋元棉花东进的技术社会形成理论研究》
材料二
16
世纪以后,葡萄牙、荷兰把印度棉布贩卖到欧洲。三次英荷战争后英国控制了棉布贸易。印度棉布热引起来英国毛纺织业的破产和失业,1721年,政府颁布进口禁令。印度棉布更多地销往非洲、美洲等市场。因民众对棉布的需求越来越大,水力纺纱机、“骡机”等专利技术设备不断涌现,到18世纪80年代,英国生产的棉布出口额的94%销售到了之前印度棉布所占领的市场。英国对原棉需求量的急剧上升,使越来越多的非洲奴隶被运往美洲的棉花种植园。英国通过进口原棉出口棉布等制成品,迫使西印度群岛、美国南方诸州以及亚洲一些地区依附于英国的工业化。19
世纪,随着英国对印度殖民统治的加强,印度逐渐沦为英国的原材料供应地和制成品销售市场,英国棉布便顺理成章地取代印度棉布主导了世界市场。
——摘编自晋兰天《国家与市场: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研究(1660-
-185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棉花在中国传播的特点。(9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取代印度棉布主导地位的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棉布贸易”的影响。(6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某学校历史学习社团组织辩论会,主题是“先秦儒家思想对近代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请你作为正方或反方的代表,从以下表格中提取至少2则相互关联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融合关联信息,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1950年,苏联专家来鞍钢进行技术援助,形成了以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公司(简称“马钢”)管理为蓝本,包括实行一长制、进行物质刺激、强调行政命令、依靠少数专家和规章制度办企业等做法的“马钢宪法”。该模式在鞍钢恢复生产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鞍钢领导干部开始反思“马钢宪法”,进行改革。逐渐形成了以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政治挂帅,发动群众运动,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实行工人群众、技术人员和管理者三结合的原则),开展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为主要内容的“鞍钢宪法”。1960
年3月,“鞍钢宪法”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被大力推广学习和实践。1982
年,日本经团联主席道山嘉宽说,他办日铁社,采取“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方法,就是向“鞍钢宪法”学习的。“鞍钢宪法”比发轫于“丰田生产方式”盛行于世界的现代组织生产管理模式“后福特主义”潮流至少早了20年。
——摘编自崔之元、杨涛《鞍钢宪法——后福特主义和产业转型升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鞍钢宪法”与“马钢宪法”内容上的不同之处。(6
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鞍钢宪法的意义。。(9分)
4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79
年,苏联出兵阿富汗,这使得美国大为震惊。美国打着“自由主义”的旗号,帮助圣战者抵抗苏联的入侵的理由自然是“冠冕堂皇”的、1980
年1月,48名阿富汗游击队成员到美国参加集中训练,同年,美国派遣了2名谍报人员到达阿富汗,为阿富汗游击队收集情报.1980
年,美国还向阿富汗游击队提供直接援助达3000万美元。1985
年,阿富汗游击队获得来自美国的1万多枚火箭推进榴弹和20万枚火箭弹。美国如此不遗余力的支持是有其自身考虑的。阿富汗东接中国,南接南亚印度洋,西接产油区,北接中亚,一旦有第三方势力介入必然会打破战略平衡,将苏联成功地拖在阿富汗,就达到了美国的战略目的,事实证明,美国这一目的确实达到了,十年的阿富汗战争使苏联战争耗资600亿卢布。
——摘编自陈娇《阿富汗战争期间美国对阿富汗的军事援助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慨括美国对阿富汗水援助的具体措施。(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对阿富汗军事援助的原因,(9分)
4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许衡(1209-
1281)
,字仲平,号鲁斋。七岁入学受章句之学,就“能问其旨意”,不满足于浅尝辄止。虽然时值战乱,许衡在游学途中,“见尚书疏义,就请宿,手抄以归”。先学习汉唐以来的章句训诂之学,后又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深感程朱理学陷入“支离”的困境,引入“陆学”,来重新解释程朱理学。后在元中央政府主持太学,将《小学》《四书》等理学经典列为正式的教科书,元朝一直沿用。太学中,蒙古、色目等族学子的汉文化底蕴深受其影响,对元朝政治也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许衡从三十二岁开始聚徒讲学,从事教育工作,共四十余年,期间时而仕,时而退,退则教。他的教学注重言传身教,对理学力践躬行,为时人殷服,门徒子弟众多,思想传播甚广。
——摘编自周永杰《元代大儒许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许衡成为一名思想家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许衡的历史贡献。(9分)2021届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
全国Ⅰ卷·文科综合历史参考答案
4.D【解析】由材料“该制度下每个中心都以结构复制的方式,将中心的治理模
等特性‘粘
来,即部分拥有整体的全部功能”可知这个制度是分圭
被摧毁后,其他
建系统
知该制度具有防乱御变的功能,D项正确,排除A项;中央集权制度下(郡县)地方与中央机构并不
致,所以该制度是分
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与血缘有
制,排除C项。故选D。
解析】由材料可知,西周和汉朝、唐代都对
数民族地区实行了和亲政策,说明边疆政策具有延续
性,A项正确;和亲只是处理边疆民族政权的手
并不是主要手段,且不能体现材料的主
错误
亲联姻有利于边疆和平稳
能保证少数民族政权一定隶属于中央王朝,C、D两项错误。故选
解析】材料表格
唐代由于商品贸易的发展和市民
市制度有所松动,在部分坊内
商业活动,C项正确;材料仅提供了在坊内的部分商业类型,无法证明
店行业是否单
误;材料没有体现市场是否受官府监管,根据所学宋代市的交易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管,B项错误
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内,且有坊墙、市墙界限阻隔,只是部分商业突破限制侵入坊
有所松动但并未瓦解,D项错误。故选C
析】明清时期中东部地区人口多
然的开发破坏多
又经济发展
交通便
流动性大,加重了疫情,可见疫情频次与明清经济地理情况有关联,经
济发达地区疫情爆发频次相对较多,B项正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杈制度与疫情频次没有必然关系,A项错误
明清实行海禁政策,外国人来华贸易被严格限制,对疫情影响有限,C项错
济重心南移在南宋完成
8.C【解析】李鸿章在
表现出对外国
利权的无奈,在奏章中主张利用国际法与外国进行斗争
表明李鸿章初步具
家主权意识和近代外交观念,C项正确;材料只是客观陈述外国侵华和中国
国际法抗争,没
鸿章天
向,A项错误;材料仅是李鸿
图建立近代外交体制,B项错误;李鸿章看到了列强
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的事实,对列强
较清醒的认识,D项错误。故选
析】新文化运动
思想解放,各种思想在中国传播,各种社团纷纷建立,相信
主义的进步
社团通过与非马克思主义进行论战,使得马克思主义真理愈辩愈明,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
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C项正确;五四运动时期在中国没有人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
项错误
部分社团中先进的共产主义分子组建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共产主义小组)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了人才基
础,不是所有的社团都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B项错误;十月
克思主义传入
大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这些社团在五四时期建立,为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创造了条件,而不是
传入,D项错误。故选
0.A【解析】1938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抗战时期,政府兴办国有企业,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以满足战争的需
项正确;企业内迁与国有化比重升高没有必然关系,B项错误;国民政府实行了以计划为手段的国家
有实行计划经济
划经济体制是礻
义国家
的一种经济管理模式,C项错误;材料
是要保障民众基本需求,不是为了节制资本,D项错误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第一拖
是中西部城市的
部延伸的战略布局,缩小东西部工业分布不均状况,B项正确;便于就近接受苏联
助的是东北和西北而不是洛阳,A项错误
基础薄弱,选址洛阳不涉及调整轻
结构的话题,C
项错误;一五计划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跟选择洛阳话题没有关
错误。故选
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全国Ⅰ卷)历史答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