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 第四单元 唱歌 木瓜恰恰恰|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 第四单元 唱歌 木瓜恰恰恰|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17 10:1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木瓜恰恰恰》
执教





教材分析
《木瓜恰恰恰》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人教版音乐教科书第八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木瓜恰恰恰》是印度尼西亚流传很广的一首歌曲。它通过欢快、活泼的旋律唱出了卖瓜人的喜悦心情。由于歌曲运用了恰恰舞的节奏,使歌曲显得非常活泼并富有生活情趣。歌词非常生活化,表现了卖瓜人挑着瓜到城里卖瓜的过程。有介绍瓜的品种和吆喝声,富有情趣,特别是衬词“恰恰恰”的运用是这首歌曲最富情趣的亮点,同时也表现了卖瓜人喜悦的心情。
设计理念
音乐是聆听的艺术,在学习歌曲时我遵循孩子在听觉上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采用多次聆听的方法让学生在听、动中感知、理解、表现歌曲。把富有特点的节奏xxx让学生进行模仿,接着听歌曲中感兴趣的歌词,了解歌曲内容。在一次次的聆听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难度,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听动感受、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体验师生共同学习的乐趣。根据歌曲的节奏特点,我采用叫卖的方式、帮果农推销水果的方式,练习节奏,增加了趣味性,从而轻松地解决了弱起小节及切分节奏这一难点,很好的完成我的教学任务,歌曲的难点也迎刃而解。
学情分析教学目标
四年级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比较强,对新生事物特别感兴趣,情感也比较丰富,已具备了基本的识读乐谱的能力,能较好的把握演唱的情绪,有较强的奏感,掌握基本的音乐符号。特别是他们好奇心强、乐于模仿,所以在吆喝声中、在叫卖的场景中进行节奏练习,使学生能很轻松地掌握本课的难点弱起小节和切分节奏,能较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①指导学生用轻快、明亮的声音热情地演唱歌曲《木瓜恰恰恰》,并引导学生创编动作感受歌曲恰恰恰的节奏和韵律感。②通过欣赏《卖汤圆》、复习演唱《卖报歌》,使学生掌握叫卖歌曲的艺术形式及特点。能力目标2、①听唱与视唱相结合学习歌曲旋律,指导学生唱准弱起小节及切分节奏,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②小组合作为歌曲第二部分设计打击乐器伴奏,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表现力与创造力。情感目标3、①了解印度尼西亚的风土人情,热带水果等,加深学生对印度尼西亚音乐的印象,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②
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不自觉地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辛苦,同时感受到劳动带给人们的快乐,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果实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
1、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恰恰恰的节奏和韵律,能够完整地、有表情地演唱,并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2、准确地掌握弱起小节、切分节奏。3、能够为歌曲设计打击乐器伴奏。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以设
情情
激境

1、简短导入语2、教师播放歌曲《木瓜恰恰恰》伴奏音乐做律动。3、播放课件,简介印度尼西亚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全体学生随老师律动,感受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2、看课件,了解印尼的地理风貌、风土人情,初步感受印尼歌曲热烈、动感、富有情趣的特点。
听动感受、视听结合,初步了解印尼的风土人情及歌曲的风格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受
唱理
歌解

1、教师播放歌曲《木瓜恰恰恰》提问:最富有特点的节奏是什么?(xxx)歌中加入恰恰恰的节奏,情绪上有怎样的变化?(更动感、欢快、富有情趣。)2、教师范唱,请学生用自制的沙锤为恰恰恰处伴奏。让学生了解歌曲内容。3再次播放歌曲,请学生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恰恰恰的节奏,感受其韵律。同时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4、引导学生模仿果农叫卖,通过有节奏的吆喝声和叫卖声让学生掌握弱起小结及切分节奏。木瓜|木.瓜芒果芒果|嘞-有|番石榴有菠萝|有芒果有香蕉还有苹|果-5、出示歌片。指导学生按节奏读词,恰恰恰处用拍手来伴奏。6、指导学生用“da”轻声模唱,并完整演唱歌曲。7、出示曲谱,视听结合学习歌曲前半部分的旋律,指导学生唱准二分音符及休止符的地方。8、启发学生用欢快明亮的声音热情地演唱歌曲。提问:歌曲由几部分组成?情绪上有什么不同?9、师生合作,分部分演唱歌曲,在对比中让学生感受两部分情绪的不同。
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速度等表现要素,找出最富有特点的xxx的节奏,随音乐用动作感受歌曲情绪上的变化。用自制的沙锤为恰恰恰处伴奏,再次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进一步了解歌曲内容。学生自由发挥,用拍手、动胯、耸肩等不同的动作为歌曲恰恰恰伴奏,再次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及特点。按照出示的节奏进行模仿,通过吆喝和叫卖,掌握弱起小节及切分节奏,并能用体态动作、音调的变化体验出切分节奏的特点(弱强弱、短长短等)。按节奏读歌词,并能用拍手为恰恰恰处伴奏。轻声演唱歌曲,在演唱中自然运用沙锤等表现恰恰恰节奏。看教师的手势,用听唱与视唱结合的方法学习歌曲的旋律。根据情绪和节奏的变化,分别演唱歌曲的两个部分,在师生对比的演唱中感受歌曲情绪的变化,并表现出这种变化。第一部分用高兴、自豪的情绪演唱。第二部分喜悦中略带急切的心情来唱。
遵循音乐是听觉艺术的规律及发挥音乐学科的特点,从听觉入手,感受歌曲速度、节奏旋律等特点。用自制的乐器为歌曲恰恰恰处伴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参与性。开发学生想象思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动作感受xxx的节奏和韵律以及歌曲的欢快情绪。通过吆喝和叫卖的方式进行节奏练习,增强了趣味性,使学生在模仿叫卖的过程中轻松掌握了弱起小结及切分节奏。为歌曲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通过模唱、听唱与视唱结合等方式让学生在唱会歌曲的基础上,唱准歌曲,从而达到唱美歌曲的目的,为更好的表现歌曲打下基础。音乐具有对比性,师生对比演唱,让学生通过对比聆听的方法来感悟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从而更能深刻的理解和表现歌曲及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

创作
造探
表究

1、启发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的第二部分设计伴奏2、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
1、小组讨论用打击乐为歌曲第二部分设计伴奏。2、用舞蹈、乐器及演唱等方式完整表现歌曲。
给学生创设想象的空间,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审赏
美拓
陶展

播放《卖汤圆》的音乐介绍叫卖歌民间风格歌曲的一种,它是在叫卖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师生共同演唱《木瓜恰恰恰》,引导学生在恰恰恰处加入叫卖声,在欢快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学生说说这两首歌曲的共同点,了解叫卖歌曲的特点,复习叫卖歌曲《卖报歌》,进一步了解叫卖歌的表现形式。学生在《木瓜恰恰恰》的音乐中,加入叫卖声,边唱着歌曲,边走出教室。
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了解多元文化。进一步了解叫卖歌曲的特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恰恰恰处加入叫卖声,激发演唱兴趣,在意犹未尽中结束,达到审美陶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