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淄博高青县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三试题(含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满分45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姓名、考试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的相应位置。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4.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18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都能快速运动
B.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都能生长和繁殖
D.都具有细胞结构
2.某中学一生物研究小组要进行“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探究实验,以下属于这一探究实验的一组对照实验的是
A.光线的明亮与阴暗
B.土壤的干燥与湿润
C.温度的高与低
D.光线的强弱与土壤的湿润
3.如图是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植物组织标本4次得到的图像,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③所用的目镜的放大倍数一定大于④
B.③所用的镜头放大倍数最大
C.图像③中能非常清楚的看到细胞膜
D.每个细胞中都一定能找得到叶绿体
4.如图为某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A、B、C、D、E分别表示不同生物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A为生产者,图中有5条食物链
B.B、C可表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C.该食物网中还缺少非生物成分及分解者
D.B、C、D、E是消费者,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5.若图中的a、b分别代表蕨和水稻两种植物,阴影部分代表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A.由细胞构成
B.能利用种子繁殖
C.有根、茎和叶的分化
D.能进行光合作用
6.下列流程图有错误的是
A.听觉的形成: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大脑皮层
B.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途经:根毛→根的导管→茎的导管→叶的导管→气孔
C.肺循环的途经: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右心房
D.青蛙的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7.右图反映某生理过程或现象,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x表示家庭酿造葡萄酒时的温度变化,则曲线表示产酒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B.若y表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变化,则BC段曲线是由于胰岛素的作用,血液中部分葡萄糖转化为糖元
C.在草→兔→狼的封闭草原生态系统中,若大虽捕杀狼群,曲线表示一定时间内兔的数量变化
D.曲线表示菜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
8.下列对图示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血管表示医生给病人静脉注射时,针刺入的血管
B.若图乙中b表示肾小球,则c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
C.图丙中,如果曲线代表氧气的变化,则血管B表示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
D.图丙中,如果曲线代表二氧化碳的变化,则血管B表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9.识图是生物学习非常重要的能力,下列关于人体的模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若A、C都流动脉血,则B有可能代表的是肾小球
B.乙图输血时.会发生凝集反应的是①
C.丙图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部位在A
D.丁图近视眼患者定是2曲度变大且不易恢复
10.下列有关传染病和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B.胸腺、淋巴结和脾等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
C.抗体是在淋巴细胞刺激下由抗原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D.疫苗能杀死病原体,所以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传染病
11.春节之后,天气反复无常,班上有很多同学都患上了感冒,就学习的生物知识判断下列做法及说法正确的是
A.感冒是由感冒细菌引起的,通过自我复制繁殖
B.感冒后服用的药越昂贵,见效越快
C.某同学注射了感冒疫苗,也有可能会感冒
D.长时间用药,病毒产生了抗药性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12.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如图所示的概念包含关系的是
A.1花蕊、2雄蕊、3花药、4花柱
B.1运动系统、2骨骼、3骨、4骨连结
C.1细胞核、2染色体、3蛋白质、4DNA
D.1绿色植物、2种子植物、3被子植物、4裸子植物
13.下列是四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大肠杆菌噬菌体,它的细胞结构简单
B.乙是毛霉,其营养菌丝用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C.丙是青霉,人类利用它提取了最早的抗生素——青霉素
D.丁是细菌,该细菌有荚膜和鞭毛,靠芽孢繁殖后代
14.人体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下列有关该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关节囊能增加关节的牢固性
B.完成一个动作需两组肌肉参与
C.关节包括关节头、关节窝、关节囊
D.骨骼肌的两端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15.下列关于“克隆羊”、“试管婴儿”和“转基因鲤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克隆羊主要遗传了代孕母羊的性状
B.转基因鲤鱼的遗传物质来源于一个亲代
C.培育试管婴儿属于无性生殖
D.应用克隆技术可以将转基因动物大量繁殖
16.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下列有关微生物的结构、观察方法、繁殖方式及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发现它不断地往右上方游动,此时应该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B.细菌进行分裂繁殖;真菌是依靠孢子繁殖,芽孢是真菌的休眠体
C.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所以它们无法进行遗传和变异
D.真菌的用途广泛,可用于制药、酿酒和制酱,还能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17.关于下图有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人体所有的细胞中都有①,所含②的数量为23对。
B.正常精子中②的组成为:22条+Y
C.③是性状,人体所有的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
D.④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8.植物的叶片历来都是以绿色为主。现在国际市场上却涌现出一批斑叶植物,它们色彩斑斓,状似图案,似花非花,且前后代性状能保持一致。下列对这些新品种的产生解释错误的是
A.变异现象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B.这是植物体内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结果
C.此现象的原因是仅由环境变化引起的
D.这些新品种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第Ⅱ卷(非选择题)(27分)
二、理解与应用(27分)
19.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淤泥滩涂上,是维持海岸生态平衡的重要生态系统。广东省海岸线长,红树林资源丰富,如图为红树林滩涂生态系统模式简图,请回答问题。
(1)图中的红树和水草等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淤泥中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______,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2)红树植物根系发达,是图中[
]______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增大的共同结果,水分和无机盐主要由图中④的______吸收;红树植物能生存于海滩淤泥中,有“拒盐”和“泌盐”的特殊结构,这是生物______环境的表现,是自然选择选择的结果。
(3)如果红树林生存环境被污染,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对生物造成危害。一段时间后,图中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______。红树林是地球上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保护红树林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______。
20.
如图1为某植物叶片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分别为氧气、二氧化碳,甲、乙为细胞内的相关结构;图2、是某生物实验兴趣小组做的实验装置;图3表示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4曲线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图1中,甲、乙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图2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间后,用排水法收集了塑料袋中的气体,将带火星的细木条插入广口瓶,预期的实验现象明显。这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中,白天较强阳光下,植物进行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填字母),与生物圈碳-氧平衡有关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填字母)。
(4)图4曲线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其中图1所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与图4中______(MN段、N点、NP段)相同。
21.下图表示人体的部分部分生理活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1”生理过程是通过__________实现的。
(2)图中“2”生理过程表示营养物质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该过程称为______。
(3)运动时,外界环境中的氧气到达下肢肌肉细胞至少需要经过心脏______次。
(4)经过“4”过程形成的原尿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不含_______________。
(5)图中表示人体排泄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数字表示)
22.
利用遗传学原理培育作物新品种在现代农业生产上和园林绿化上得到广泛应用,春天的樱花开花集中,花繁枝茂非常美丽。科研人员选取了樱花的不同花色植株进行杂交,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基因用A、a表示),请分析回答。
(1)分析上图可以看出,该植物花色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乙组亲代粉花植株最可能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
(2)控制植物花色的遗传物质在生殖过程中随着_______________传递给子代。
(3)丙组子代粉花接受白花的花粉后所结的种子种下后,长大的植株开白花的几率是________________。
(4)甲组子代的粉花个体基因组成为Aa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__。
23.近年来由于手机支付的兴起,日常生活中现金的使用率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细菌和真菌的传播。那么,现金上真的有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吗?小刚同学想探究这个问题,于是他借用学校实验室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制培养基;
②将A、B两套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进行高温灭菌;
③待培养基冷却后,在无菌箱内将A培养皿的上盖打开,将一硬币放到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盖上盖子。B培养基不作处理;
④A、B培养皿放入28℃的恒温箱中培养一昼夜;
⑤将A、B培养皿取出,观察A、B培养基上的变化。
(1)步骤③中将硬币在A培养基上按压的过程叫_____,此过程需在培养基冷却后进行,是为了避免_________。
(2)将A、B培养皿放在恒温箱中,将温度设定为28℃的理由是培养细菌、真菌需要_________。
(3)若A、B两套培养基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为___________。
(4)可预测正常情况下的实验现象为:A培养基中的菌落数_________B培养基中的菌落数。(选填“多于”或“少于”)
答案
选择题:(18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C
B
B
D
B
C
D
A
A
B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
案
C
A
C
C
D
D
D
C
二、理解与应用(27分)
19.(1)生产者
分解者
(2)②分生区
成熟区
适应
(3)白鹭
自然保护区
20.(1)线粒体
叶绿体
(2)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3)A、B、C
A
(4)MN段
21.(1)呼吸运动
(2)吸收
(3)1
(4)大分子蛋白质
(5)1、3、4
22.(1)粉色
AA
(2)生殖细胞
(3)50%
(4)2/3
23.(1)接种
接种上的细菌在高温下死亡
(2)适宜的温度
(3)细菌
(4)多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