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 第九课 螃蟹歌|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艺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 第九课 螃蟹歌|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17 10:2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蛤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四川童谣《数蛤蟆》是一首风趣的游戏歌曲。这首歌曲为单乐段结构,歌词好听易学、有趣味。衬词的运用不仅带来了浓郁的民族风格,而且改变、扩充了歌曲结构,充分表达出儿童的喜悦心情。
【学情分析】
依据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从把握歌曲的诙谐情绪开始,到打动学生的情感,通过启发、引导、实践等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这节音乐课中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
【教学目标】
1、能用明亮的声音生动、有趣地演唱四川童谣《数蛤蟆》,并随着音乐律动。
2、与小伙伴合作参与伴唱,并做出蛙跳的手势。
【教学重点】
能用明亮的声音生动、有趣地演唱四川童谣《数蛤蟆》。
【教学难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体验,感受歌曲的旋律,并加入肢体语言参与二声部的演唱。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电钢琴、蛙鸣筒、铃鼓
【教学过程】 
一、律动
随着《数蛤蟆》的伴奏音乐进教室。
二、节奏游戏---剪刀石头布
激情导入:
闯关游戏:剪刀石头布
第一关:剪刀
石头
|

0
||
第二关:剪刀石头

||
第三关:剪刀石头

|
快快快

||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的节奏游戏,营造了一种快乐的学习氛围。对比三条节奏的速度,正确掌握“八分音符、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节奏,感受不同节拍时值的快慢。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也为歌曲教学做了很好铺垫。】
三、揭示课题板书《数蛤蟆》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四川童谣,请同学们安静的聆听,这首歌曲中唱的是什么动物?
生:(略)
师:蛤蟆是捕捉害虫的小能手,所以我们要爱护它、保护它。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四川童谣《数蛤蟆》。
1、师:首先让我们带着问题聆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还是抒情的?
2、
师:谁能为大家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呢?
生:(略)
师评价:节奏上还不够准确,那么接下来听老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3、
师: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有节奏朗读歌词并拍打节奏,数一数这首歌曲一共有几个小节?
【设计意图:揭示课题后,通过让学生认真聆听歌曲,并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歌词,不仅培养了学生稳定的节奏感同时增加了学生对歌曲的熟悉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唱《数蛤蟆》
(一)旋律对比模唱并加入歌词
师:其实呀,这首歌曲有三句乐句的旋律是一样的。我们一起来找找看,比如1、2小节和哪两个小节的旋律是一样的呢?师范唱,导出答案:1、2小节和3-4两个小节的旋律是一样的。
1、学唱1-4小节。
<1>老师唱旋律,请同学们试着拍打节奏。
<2>请同学们LU来哼唱旋律,老师用钢琴伴奏。
<3>我们一起唱出旋律吧。(男生唱旋律,女生拍打节奏)
师:现在呀?老师要考考你们,一只蛤蟆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所以这句歌词写的是什么内容呀?
生:(略)
<4>那我们赶紧用歌唱的方式唱出歌词。
过渡:再来找找看,7、8小节和哪两个小节的旋律是一样的呢?对了,7、8小节和9.10小节的旋律是一样的呢?
2、学唱7-10小节。
<1>听老师范唱旋律,同学们试着拍打节奏。
<2>请同学们LU来哼唱旋律,老师用钢琴伴奏。
<3>大声的唱出旋律吧!
师: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蛤蟆不吃水呢?那老师告诉你们哦,蛤蟆不吃水,是因为它吃了害虫。庄稼没有了害虫,自然就是一个丰收的太平年。所以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心情来演唱呢?-----对了,高兴的心情演唱。那我们跟琴模唱吧!
最后,我们再来找找看
11、12和哪两个小节的旋律是一样的呢?对了,11、12小节和13、14小节的旋律是一样的。
3、学唱11-14小节。
<1>老师唱旋律,你们试着拍打节奏,好吗?
<2>请同学们LU来哼唱旋律,老师用钢琴伴奏。
<3>请女生唱出旋律,男生拍打节奏。
<4>花儿梅子兮,水上飘是四川的地方方言,也是歌曲中的衬词,没有任何意义。有了这些衬词,歌曲就更加生动形象,更具有地方特色。
<5>现在我们一起唱出歌词吧。
【设计意图:歌曲学唱环节通过加入柯尔文手势,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音高的正确概念。通过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从而解决难点,学会歌曲的演唱。歌曲难点唱准十六分音符的节奏,通过课前的节奏游戏事先做好了铺垫,并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同时老师渗透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衬词在民歌中的作用。】
4、现在听老师完整的演唱一遍,请同学们找找看,还有哪些歌词没唱好?
5、学唱5-6小节。
师评价:你们的观察力真好!“乒乓乒乓跳下水呀”那我们一起来跟琴模唱吧!
这一遍不打节拍。(注意这句歌词应该用怎样的力度来演唱?
提问学生)
生:回答并练习
(二)接龙游戏,记忆歌词
<1>现在我们来做个接龙游戏,同学们负责演唱老师藏起来的歌词,剩下的部分由老师演唱。考考同学们的记忆力大家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
师生活动
<2>现在请男生唱老师藏起来的歌词,剩下的歌词由女生来演唱。
<3>接下来,老师唱红色框里的歌词,同学们唱没颜色的部分。
<4>指名唱:
师:老师现在想请几位小朋友上来演唱,请举手!
【设计意图:聆听老师范唱后,通过接龙游戏,使学生更好地演唱并背唱。】
(三)二声部节奏创编
1、师:蛤蟆叫声是什么样的?



2、按照老师给出的节奏,试着模仿蛤蟆的叫声
X
X
|
X
X
X
|


|
呱呱

|
3、蛤蟆是怎么走路的呢?蹦蹦跳跳--------谁能上台表演一下蛤蟆蹦蹦跳跳的样子?
生:略
师:真是一只活灵活现的小蛤蟆。因场地受限,我们一起用手势模仿蛤蟆蹦蹦跳跳的样子。看老师做一次示范。
按照老师给出的节奏,请同学们试着模仿蛤蟆的叫声,并用手势做出蛤蟆蹦蹦跳跳的样子。
X
X
|
X
X
X
|


|
呱呱

|
【设计意图:通过模仿蛤蟆的叫声和蛙跳手势,更好地掌握节奏。】
4、你们知道什么乐器发出来的声音像蛤蟆的叫声呢?对了,蛙鸣筒。知道是怎么演奏蛙鸣筒的吗?请看屏幕(演奏蛙鸣筒时,一般是左手持蛙鸣筒的握柄,右手持棒,用刮擦的方式演奏。)那我们一起来听听看,是否真的像蛙叫声呢?
谁想来试试演奏下蛙鸣筒,要求按老师给出的节奏刮奏。
X
X
|
X
X
X
|


|
呱呱

|
【设计意图:蛙鸣筒的加入,有助于帮助学生有节奏的模仿蛤蟆的叫声,并强调用刮擦的方式演奏蛙鸣筒。】
5、现在我们用这个节奏代替之前演唱部分的歌词。
A.听老师演唱一遍(伴奏带)
B.请同学们也来试试吧。
C.请同学们念红色部分的歌词,老师唱没颜色的部分。
D.同学们唱得真好,要是能再加上手的动作就更好了。我们再来试试吧。)
E、师:现在老师加大难度,唱到红色部分时,用两声部演唱。
①老师唱第一声部,同学们按节奏念出第二声部的歌词,并做出蛙跳手势动作。
②请男生唱第一声部,女生按节奏念出第二声部的歌词,并做出蛙跳手势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学生按照老师给出的节奏模仿蛤蟆的叫声,并做出蛙跳手势,熟悉后让学生感知体验二声部,循序渐进地进行二声部的演唱。】
五、创编歌词
师:池塘里就一只蛤蟆,太孤单了。如果又出现了一只、两只、三只呢?那么,两只蛤蟆…三只蛤蟆。接下来请同学为第一句旋律创编歌词,自己数一数,自己唱一唱吧!
现在每组请一位同学唱出他创编的歌词,老师用钢琴伴奏。
【设计意图:在创编歌词中帮助学生熟悉量词的用法,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六、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大家都应该知道,蛤蟆是捉害虫的小能手,是我们的好朋友,庄稼没有了害虫,自然就是一个丰收的太平年。但是,它们的生命是脆弱的。所以,当我们看到它们时,能做到不伤害它们并保护好它们。
最后请同学们带着对蛤蟆的喜爱之情边演唱边走出教室。
作业布置:
回家继续巩固《数蛤蟆》,用轻松愉快的声音熟练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