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综合课《螃蟹歌》
三维
目标
知识目标
1.能用四川方言轻松自然的演唱歌曲《螃蟹歌》,感受这首四川童谣的幽默感和特色。?
2.掌握前八后十六节奏及反复记号的作用。?
技能目标
通过情境设置、角色扮演等形式,启发学生利用肢体动作进行歌曲的创编与表演
情感目标
通过对歌曲的唱与演,体验歌曲诙谐、活泼的音乐情绪,爱护小动物。
教材
分析
重点
用四川方言轻松自然地演唱歌曲《螃蟹歌》
难点
准确掌握前八后十六节奏型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老师边说谜语边做动作: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方式——猜谜语,激发他们学习歌曲的兴趣。)
二、新课学习
(一)节奏教学
1、学习歌曲典型节奏型,模仿螃蟹吐泡泡
吐
泡
泡
吐
泡
吐
泡
泡
吐
二次备课
《螃蟹歌》教学设计
2、加入手的动作
3、加入脚的动作
4、分组合作
吐
泡
泡
吐
泡
吐
泡
泡
吐
(二)歌词及旋律教学
1、教师范唱,学生聆听并思考歌曲唱了什么故事
2、分段学说四川方言并学唱
螃
呀
嘛
螃
蟹(hai)
哥(guo),
八
呀
嘛
八
只
脚(juo)
两
只
哟
大
夹
夹,
一
个(guo)硬(eng)壳壳(kuo)
(三)
比较聆听,完整演唱,并点评
通过聆听对学生提出要求,使他们有意识地听,更利于集中注意力,随之进行的唱歌教学便水到渠成。生动、形象、有趣的动画故事,帮助学生了解歌曲的基本内容,对新歌产生浓郁的兴趣,让学生在有意识的聆听中潜移默化地熟悉歌曲旋律。)
(四)歌曲创编
1.
模仿螃蟹的形象
螃蟹的体型特征:两手张开,模仿螃蟹八只脚的特点
螃蟹走路的特点:横着走,张开手左右走动
2.
结合前八后十六的复习巩固,在音乐节奏中体会小朋友被夹到脚的特征
(1)复习前八后十六节奏。感受小朋友怕被夹到脚的时候的小心翼翼
(2)根据第三段歌词,模仿小朋友被螃蟹夹到后求饶的动作
3.
提炼螃蟹走路和小朋友害怕被夹脚、不小心被夹到脚求饶的动作,组织学生学习
跟着音乐发挥想象力,分小组进行创编
(五)综合表演
1、分配角色任务
请一组同学上台分别表演螃蟹和小朋友,其他人进行伴唱
2、播放音乐
学生听到音乐,开始表演
三.拓展延伸
欣赏昆明民歌《螃蟹歌》,体会不同地域民歌方言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
1、通过学习四川方言,并用四川方言演唱《螃蟹歌》,感受到了不同地域方言的特点
2、通过对歌曲的理解,我们模仿并创编了螃蟹走路和被螃蟹夹到脚的动作,从中体验了,同学之间要团结合作
五.课后作业
试着用自己家乡的方言,唱一唱《螃蟹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