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12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 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12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 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5-17 12:5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说出感觉产生的基本过程。
(2)说明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
(3)描述眼和耳的结构和功能。
(4)解释近视、远视、视物不清的原因几矫正方法。
(5)说明视、听、嗅、味觉及皮肤的触觉、温度觉的感受器官的刺激的性质。
(6)了解近视与远视,眼的保健;了解耳的结构和功能及听觉的形成,了解耳的卫生保健。
2.过程与方法:
尝试观察瞳孔的大小变化情况,并做出解释;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眼睛对于认识世界的重要性,自觉培养用眼卫生习惯,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同时关爱和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
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2、耳的结构与功能
3、视觉的形成与近视、远视的矫正原理
4、嗅觉与味觉感受刺激的性质与感受器的位置
5、触觉敏感性与感受器分布特征的关系;皮肤温度觉器适宜感受刺激的性质
难点: 眼的屈光近视
三、课时安排: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感觉器官→眼的结构→凸透镜成像实验演示→视觉的形成→近视与远视)
  引入新课:从“任何反射的产生都开始于某感受器对刺激的感受”出发,引出本节课题:感觉器官与人的视觉和听觉。
  主体内容:首先明确,特殊的感受器与其附属结构所组成的器官称为感觉器官,然后指出眼和耳是关系视觉与听觉形成的感觉器官。再进一步指出,视觉对我们认识周围事物是最为重要的功能,我们首先学习眼与视觉的知识。
  提出:眼的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它的结构是怎样的?让学生们一面观察见图,一面互相观察眼的外部结构,认识角膜、虹膜、瞳孔、巩膜等可见部分的结构部位。接着出示见图,并可配合模型由前向后,由外到内地简要介绍眼球的解剖结构。以板书形式逐一归纳之,最后简单介绍眼球附属结构及功能。
  接着指出,视觉形成的第一步是光线首先射入眼球,这一过程类似这样一个实验现象——演示透镜成像实验,学生们仔细观察实验过程。教师一方面简单明确地介绍实验装置,一方面提示学生注意纸屏、凸镜、蜡烛之间的距离与成像状况的关系及透镜凸度与成像状况的关系。简明记录实验结果。
  要求学生观察见图,并联系刚才的实验现象。教师请学生回答:物像是怎样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然后一步步引出视觉产生的全过程,同时以板书形式归纳。
再提出:当物体远近、大小变化时,如何使视网膜上的成像清晰?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眼球结构,认识到晶状体曲度调节的意义,同时引出近视与远视的现象及纠正的方法。
第二课时
(眼的卫生保健→学习检查视力的方法;耳的结构→听觉的形成→耳的卫生保健)
  引入新课:从青少年发生近视眼的话题出发,引出预防近视的重要性问题。
  主体内容:指出近视的发生主要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例举不良用眼习惯,明确“三要”、“四不看”的措施。再提出:如何查知自己的视力?介绍视力检查方法。教师请一学生前来被检,其他同学认真学习检查方法要点。嘱课后实习之。
接着提出,沙眼也是危害眼睛健康的常见疾病,指出其危害性,说明病因、表现与预防的措施。
提出耳也是重要感觉器官,我们再来学习有关耳与听觉的知识。
  先要学生观察见图,同时也互相观察同学的外耳结构。教师出示耳的结构挂图,简明介绍各部结构与功能,并归纳于板书中。
  接着结合见图一步步说明听觉形成的过程并总结成板书内容。
  最后提出耳的卫生保健的问题。首先观察见图,提出保护鼓膜应采取的方法,启发学生理解原理,明了咽鼓管的作用是平衡鼓室与外耳道的压力。再让学生通过自学教材有关内容了解其他几点耳保健的注意事项。教师以谈话方式提出一些问题,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小结:简要总结本课知识要点
课外思考:用凹/凸透镜纠正近/远视的原理是什么?
第三课时
引入新课:人除了有视觉、听觉外还有那些感觉?
学生回答:嗅觉\味觉\触觉温度觉
让学生试着解释其原因
讲解嗅觉感受器嗅黏膜,味觉感受器味蕾,不同部位触觉的敏感差异性以及冷温感受器
处理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