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
第一节 细胞学说—现代生物学的“基石”
问题探讨
1.地球上已知的200多万种动植物,这些复杂的生物体都是由什么构成的?
2.“细胞”一词是谁发现并命名的?
胡克
细胞
死细胞的细胞壁
一、回眸历史—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
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栎树软木塞切片时,发现其中有许多规则的小室,他把这些小室称为cell-细胞。
死细胞
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胡克
时间
科学家
重要发展
17世纪
列文虎克
第一个用显微镜来观察 和
1838年
德国的
观察了大量的植物组织,并指出 是构成植物基本单位。
1839年
德国的
对鱼、蛙和猪等动物细胞进行系统观察指出:动物也是由 构成的,整个动物和植物都是细胞的集合物。
1858年
德国的
细胞是先前存在的细胞通过 产生的,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回眸历史—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
细菌
细胞
原生动物
细胞
分裂
施莱登
施旺
魏尔肖
细胞学说的补充
在当时,细胞学说中关于新细胞的产生一直是科学家争论的焦点,耐格里发现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魏尔肖(Virchow) 德国
病理学家、政治家。细胞病理学创始人,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他的名言“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至今未被推翻。
这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1.2细胞学说的内容
1.一切 都是由 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物和植物体的 。
2.细胞是一个 的 的基本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细胞是先前存在的细胞通过 产生的。
动物和植物
细胞
基本单位
相对独立
生命活动
分裂
1.3细胞学说的意义
细胞学说仅涉及到动植物细胞,不涉及原核细胞、真菌和病毒。
冠状病毒
作业:请同学们完成下列人物和对应事件的连线。
1. 罗伯特.胡克 A.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
2. 施莱登 B.提出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一致性
3. 施 旺 C.发现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构成的
4.魏尔肖 D.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5. 列文虎克 G.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观察细胞
使用高倍镜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光学显微镜
显微结构
电子显微镜
亚显微结构
二、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
形态
具体结构
镜筒
目镜
转换器
物镜
载物台
压片夹
通光孔
遮光器
反光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镜柱
镜座
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
40× 10× 4×
物镜
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
目镜放大倍数越小,镜头越长。
目镜
5× 10× 12.5×
有螺纹。
无螺纹
5×
10×
16 ×
10×
40×
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
②放大倍数=目镜x物镜
50×
100×
160×
200×
400×
640×
1.物体放大倍数的计算
物镜
目镜
放大倍数
思考:运用以上各物镜和目镜的组合进行观察,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
a.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b.细胞体积最大的是?
c.视野最明亮的是? d.视野最暗的是?
2.高倍镜观察
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目标,并调至清晰。
移动装片,使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
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先调亮度,再调焦。
找:
移:
转:
调: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3.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判断物像的简便方法:即把纸张旋转180°直接观察)
颠倒的虚像(上下左右均颠倒)
p
d
玻片标本
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
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与装片中实物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
所以移动装片时应按照同向原则。
3.显微镜的装片移动方向
同向原则——偏哪移哪:
物像往哪里偏离,就将装片往
哪移动,即可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思考:
如何把物像
移到视野中央?
(向右下移)
4.显微镜的装片移动方向
1.将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装片移动的方向应是( )
A、左上方 B、左方 C、右上方 D、右方
A
2.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和宽度
D
3.下图为光学显微镜观察某植物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若要由视野A变为视野B时,有关操作过程中的正确顺序是:
(用下列供选的序号填写: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⑥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⑤→④→③→②
技巧点拨:
放大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若视野中细胞呈一排排布
技巧点拨:
若视野中充满细胞,则放大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
判断污物
(1)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
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2)判断方法
移动玻片标本
污物移动
在玻片标本上
污物不动
转动目镜
污物移动
在目镜上
污物不移动
在物镜上
(三)电子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STM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细胞的大小和形态
细胞的大小、形态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
3.1细胞的大小和形态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外,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其生命活动离不开活细胞。
噬菌体
(细菌病毒)
细菌
鸵鸟的卵细胞直径10cm左右
最小细胞:支原体直径100nm
③ 同一细胞,处于不同的发育阶段的大小也不一样 。
3.1细胞的大小和形态
① 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不同 。
② 同一生物不同组织的细胞大小不同 。
鸵鸟的卵细胞直径10cm左右
最小细胞:支原体直径100nm
4.2
4.3
4.1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分类
常见原核生物
常见真核生物
4.4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4.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4.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分类
分类依据:
细胞核有无核膜包被。
原核细胞:
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真核细胞
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拟核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4.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分类
原核细胞
细胞壁
细胞膜
拟核
细胞质
核糖体
拟核
环状的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该区域没有核膜包被,被称为拟核。
拟核中不含有染色体(DNA和蛋白质),只含有DNA。
蓝细菌
细菌
放线菌
衣原体
支原体
立克次氏体
色球蓝细菌、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
球菌、杆菌、螺旋菌、弧菌
三菌三体
4.2常见原核生物
4.2常见原核生物
种类:
生活方式:
结构:
球菌、杆菌、螺旋菌、弧菌
绝大多数细菌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4.2常见原核生物
霍乱弧菌
幽门螺旋菌
4.2常见原核生物
种类:
生活方式:
结构:
含有光合色素(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养生物。
色球蓝细菌、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拟核
核糖体
4.2常见原核生物
色球蓝细菌
颤蓝细菌
念珠蓝细菌
4.2常见原核生物
水华:淡水水域富营养化。
赤潮:海洋水域富营养化。
4.2常见原核生物
植物
动物
真菌
原生生物
高等植物:
低等植物:
小球藻、衣藻、水绵
酵母菌
霉菌
菌菇类
草履虫、变形虫
衣藻
4.3常见真核生物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
第一节 细胞学说—现代生物学的“基石”
问题探讨
1.地球上已知的200多万种动植物,这些复杂的生物体都是由什么构成的?
2.“细胞”一词是谁发现并命名的?
胡克
细胞
死细胞的细胞壁
一、回眸历史—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
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栎树软木塞切片时,发现其中有许多规则的小室,他把这些小室称为cell-细胞。
死细胞
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胡克
时间
科学家
重要发展
17世纪
列文虎克
第一个用显微镜来观察 和
1838年
德国的
观察了大量的植物组织,并指出 是构成植物基本单位。
1839年
德国的
对鱼、蛙和猪等动物细胞进行系统观察指出:动物也是由 构成的,整个动物和植物都是细胞的集合物。
1858年
德国的
细胞是先前存在的细胞通过 产生的,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回眸历史—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
细菌
细胞
原生动物
细胞
分裂
施莱登
施旺
魏尔肖
细胞学说的补充
在当时,细胞学说中关于新细胞的产生一直是科学家争论的焦点,耐格里发现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魏尔肖(Virchow) 德国
病理学家、政治家。细胞病理学创始人,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他的名言“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至今未被推翻。
这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1.2细胞学说的内容
1.一切 都是由 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物和植物体的 。
2.细胞是一个 的 的基本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细胞是先前存在的细胞通过 产生的。
动物和植物
细胞
基本单位
相对独立
生命活动
分裂
1.3细胞学说的意义
细胞学说仅涉及到动植物细胞,不涉及原核细胞、真菌和病毒。
冠状病毒
作业:请同学们完成下列人物和对应事件的连线。
1. 罗伯特.胡克 A.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
2. 施莱登 B.提出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一致性
3. 施 旺 C.发现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构成的
4.魏尔肖 D.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5. 列文虎克 G.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观察细胞
使用高倍镜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光学显微镜
显微结构
电子显微镜
亚显微结构
二、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
形态
具体结构
镜筒
目镜
转换器
物镜
载物台
压片夹
通光孔
遮光器
反光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镜柱
镜座
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
40× 10× 4×
物镜
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
目镜放大倍数越小,镜头越长。
目镜
5× 10× 12.5×
有螺纹。
无螺纹
5×
10×
16 ×
10×
40×
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
②放大倍数=目镜x物镜
50×
100×
160×
200×
400×
640×
1.物体放大倍数的计算
物镜
目镜
放大倍数
思考:运用以上各物镜和目镜的组合进行观察,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
a.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b.细胞体积最大的是?
c.视野最明亮的是? d.视野最暗的是?
2.高倍镜观察
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目标,并调至清晰。
移动装片,使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
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先调亮度,再调焦。
找:
移:
转:
调: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3.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判断物像的简便方法:即把纸张旋转180°直接观察)
颠倒的虚像(上下左右均颠倒)
p
d
玻片标本
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
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与装片中实物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
所以移动装片时应按照同向原则。
3.显微镜的装片移动方向
同向原则——偏哪移哪:
物像往哪里偏离,就将装片往
哪移动,即可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思考:
如何把物像
移到视野中央?
(向右下移)
4.显微镜的装片移动方向
1.将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装片移动的方向应是( )
A、左上方 B、左方 C、右上方 D、右方
A
2.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和宽度
D
3.下图为光学显微镜观察某植物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若要由视野A变为视野B时,有关操作过程中的正确顺序是:
(用下列供选的序号填写: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⑥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⑤→④→③→②
技巧点拨:
放大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若视野中细胞呈一排排布
技巧点拨:
若视野中充满细胞,则放大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
判断污物
(1)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
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2)判断方法
移动玻片标本
污物移动
在玻片标本上
污物不动
转动目镜
污物移动
在目镜上
污物不移动
在物镜上
(三)电子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STM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细胞的大小和形态
细胞的大小、形态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
3.1细胞的大小和形态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外,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其生命活动离不开活细胞。
噬菌体
(细菌病毒)
细菌
鸵鸟的卵细胞直径10cm左右
最小细胞:支原体直径100nm
③ 同一细胞,处于不同的发育阶段的大小也不一样 。
3.1细胞的大小和形态
① 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不同 。
② 同一生物不同组织的细胞大小不同 。
鸵鸟的卵细胞直径10cm左右
最小细胞:支原体直径100nm
4.2
4.3
4.1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分类
常见原核生物
常见真核生物
4.4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4.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4.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分类
分类依据:
细胞核有无核膜包被。
原核细胞:
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真核细胞
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拟核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4.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分类
原核细胞
细胞壁
细胞膜
拟核
细胞质
核糖体
拟核
环状的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该区域没有核膜包被,被称为拟核。
拟核中不含有染色体(DNA和蛋白质),只含有DNA。
蓝细菌
细菌
放线菌
衣原体
支原体
立克次氏体
色球蓝细菌、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
球菌、杆菌、螺旋菌、弧菌
三菌三体
4.2常见原核生物
4.2常见原核生物
种类:
生活方式:
结构:
球菌、杆菌、螺旋菌、弧菌
绝大多数细菌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4.2常见原核生物
霍乱弧菌
幽门螺旋菌
4.2常见原核生物
种类:
生活方式:
结构:
含有光合色素(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养生物。
色球蓝细菌、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拟核
核糖体
4.2常见原核生物
色球蓝细菌
颤蓝细菌
念珠蓝细菌
4.2常见原核生物
水华:淡水水域富营养化。
赤潮:海洋水域富营养化。
4.2常见原核生物
植物
动物
真菌
原生生物
高等植物:
低等植物:
小球藻、衣藻、水绵
酵母菌
霉菌
菌菇类
草履虫、变形虫
衣藻
4.3常见真核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