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母鸡
第一课时
【简案】
课前预习
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并给课文自然段标上序号。思考:“我”对母鸡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教学内容
回顾旧知,引出新课,检查自学,抓关键语句,梳理内容,体会“我”对母鸡态度前后的变化,书写练习和作业。
教学目标
1.认识“疙、瘩”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恶”,会写“讨、厌”等15个字,会写“讨厌、理由”等10个词语。2.抓住关键语句理清课文层次,概述课文主要内容。3.体会“我”对母鸡态度前后的变化。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语句理清课文层次,概述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我”对母鸡态度前后的变化。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回顾老舍先生笔下的那只猫有什么特点?引出新课,继而揭题,齐读:《母鸡》。
新授
探究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大声朗读课文。2.出示本课词语,检查预习自学。3.读完后交流词语的意思。通过查词典,你知道了哪些词语的意思?4.相互质疑: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探究二:抓住关键语句,梳理课文内容。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2.同桌合作学习讨论作者对母鸡的态度。3.学习过渡句。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探究三:体会“我”对母鸡态度前后的变化。1.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指名读后,给“不敢再讨厌”换个说法。2.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讨厌母鸡,哪几个自然段写喜爱母鸡。3.跟同桌合作学习:作者用哪几个事例写母鸡让人讨厌?用哪几个事例写母鸡让人喜爱?
练习
1.生字分类,观察不同结构,注意不同写法。2.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反馈评价。
小结
回顾学习内容,激发继续学习的兴趣。
作业
1.基础作业: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词。2.拓展作业:课外阅读普里什文的《柱子上的母鸡》。
第一课时
【详案】
【课前预习】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并给课文自然段标上序号。思考:“我”对母鸡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教学目标】
1.认识“疙、瘩”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恶”,会写“讨、厌”等15个字,会写“讨厌、理由”等10个词语。
2.抓住关键语句理清课文层次,概述课文主要内容。
3.体会“我”对母鸡态度前后的变化。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语句理清课文层次,概述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我”对母鸡态度前后的变化。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
1.回顾旧知: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动物,作家老舍先生家里养了很多的小动物,有猫,有狗,还有鸡。老舍先生笔下的那只猫有什么特点?
2.老舍先生眼里的猫是那样可爱,那么他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齐读:《母鸡》。
设计意图:
从前一课的学习导入到本课的学习,关注前后课文之间的联系。
二、新授
探究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读要求:
大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本课词语,检查预习自学。
(1)出示一组词语,指名领读,随机正音。
疙瘩
欺侮
可恶
聋人
啄食
伏
一声不哼
啼叫
凄惨
着重读好“恶”。“恶”是多音字,通过组词体会一个读音与态度有关,一个读音与品性有关。
(2)出示第二组词语,指名读,再齐读。
讨厌
田坝
忠厚
下毒手
成绩
孵
警戒
歪着头
咕咕
汤圆
掘地
理由
心事
反抗
预备
以指名读、开小火车读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巩固读音。
3.读完后交流词语的意思。通过查词典,你知道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预设:“孵”、“警戒”等。交流“警戒”时联系“警告”进行对比理解。
4.相互质疑: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
指导联系上下文,理解“紧叫”“顶尖锐"等词语的意思。交流“顶尖锐”时联系“顶凄惨”进行理解。
设计意图: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生字词的学习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展开,及时纠正易错字音,多种形式巩固。同时,通过相互交流和相互质疑帮助理解词语的意思。
探究二:抓住关键语句,梳理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2.同桌合作学习讨论作者对母鸡的态度。
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两个句子。
出示句子:
我一向讨厌母鸡。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3.学习过渡句。
(1)引导:课文用一句什么样的话,把讨厌母鸡和不敢再讨厌母鸡这两部分内容连接起来的呢?
根据交流出示句子: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2)指名读,体会这句话在上下文中的过渡作用。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提问:谁能用连贯通顺的话,把课文两部分内容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预设:课文主要写了老舍先生开始的时候很讨厌母鸡,在母鸡养育了一群雏鸡后,他改变了看法,觉得母鸡是一位英雄,很喜爱母鸡了。
设计意图:
借助提问,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搭设学习支架,使学生学会学习。同时,采用同桌合作学习的方式展开教学环节,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抓总写的句子和过渡句是梳理课文内容的重要方法,简单高效。
探究三:体会“我”对母鸡态度前后的变化。
1.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指名读后,给“不敢再讨厌”换个说法。
预设:尊敬、喜爱。
2.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讨厌母鸡,哪几个自然段写喜爱母鸡。
预设:第一至三自然段写讨厌母鸡,第四至十自然段写喜爱母鸡。
3.跟同桌合作学习:作者用哪几个事例写母鸡让人讨厌?用哪几个事例写母鸡让人喜爱?
根据学生的交流,随机点拨引导,并板书。
讨厌的事例:叫声难听,欺负弱小,下蛋发狂。
喜爱的事例:保护鸡雏,觅食喂食,勤教本领,半夜警觉。
设计意图:
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设计教学活动,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教学过程中设置教和学的梯度,使有效突破教学难点,达成教学目标。
三、练习
1.指导书写“讨、坝、绩、咕、汤、掘、伏、啼、孵”。
(1)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均为左右结构。除了“孵”以外,都是左窄右宽。
重点指导“孵”字的笔顺。
(2)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反馈评议。
2.指导书写“忠、毒、警、歪”。
(1)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均为上下结构,要注意上下各部分的比例。
(2)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反馈评议。
3.指导书写“厌、戒”。
(1)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均为半包围结构。“戒”字的左下方为横、撇、竖,不要写成两竖。
(2)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反馈评议。
设计意图:
书写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习得一般的书写规律,从会写一个字到会写一类字。
4、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梳理了课文内容,了解了“我”对母鸡态度前后的变化。
那么,作者对母鸡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下节课我们再一起解开这个疑问。
五、作业
1.基础作业: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词。
2.拓展作业:课外阅读普里什文的《柱子上的母鸡》。
设计意图:
从课内知识向课外拓展、延伸,除了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外,也注重陶冶情操,培养人文素养。
【板书设计】
讨厌:叫声难听
欺负弱小
下蛋发狂14.
母鸡喜爱:保护鸡雏
觅食喂食
勤教本领
半夜警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