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音乐 第五单元 欣赏 渔舟唱晚|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音乐 第五单元 欣赏 渔舟唱晚|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17 16:0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欣赏《渔舟唱晚》
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接受过视唱、练耳、唱歌、律动、音乐知识、音乐欣赏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有一定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他们思维活跃,具有独特性。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不断的扩展,感受体验与探索创新的活动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但是对于我国古曲知之甚少,因此本节课通过聆听、观看、延伸的方式让学生对中国古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教材分析: 《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独奏曲,标题选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乐曲意境优美,以歌唱性的旋律描绘了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映照在湖面上,晚霞斑斓,远处青山朦胧,白帆点点,湖面歌声四起,渔夫们满怀丰收的喜悦,载歌而归的诗情画意。《渔舟唱晚》旋律流畅优美,被改编成多种形式演奏,成为最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我国传统乐曲之一。其中的慢板主题优美流畅,成为广为流传的旋律之一。中央电视台在“天气预报”中也运用了这段主题,使它的影响更加广泛。一位外国竖琴演奏家听了这首乐曲之后非常赞赏,称它为一首“富有东方风味的世界名曲”。
全曲共分三段:第一段:用慢板奏出了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并配合左手揉、吟等装饰手法,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湖滨晚景的赞美。
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旋律从第一段上下八度跳进的曲调中发展而来。运用了清角音(fa),出现暂时的离调。转入下属调,形成对比和变化,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欢歌、破浪行舟的欢乐情绪。
第三段:用快板奏出一连串模进音符,形象地表现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力度加强,运用了古筝独特的演奏方法表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情景。尾声:音乐在高潮处突然收住,尾声旋律缓缓流出,这是第二段旋律中的一个乐句的紧缩,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力度减弱,好像最后一个涟漪消失在月色之中,湖边只留下一片幽静,意境深远。
设计思路:《渔舟唱晚》是一首传统筝曲。古筝美妙、韵味浓郁的音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因此,本课从以下三点实施教学:1.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2.合作探究——小组合作,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教学目的:
1. 通过聆听乐曲《渔舟唱晚》,感受音乐,想象音乐,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并能运用音乐表情术语进行描述。
2. 体会乐曲的情绪与意境,感受祖国古典音乐的美感。
3. 认识和了解我国民族乐器──古筝。
4. 引导学生通过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熟记《渔舟唱晚个》三个主题,说出主题的演奏顺序
教学难点: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出音乐表达的唯美画面。
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民族乐器——古筝,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
2、引导学生结合音乐要素听赏音乐,引导学生想象音乐描绘的内容和场景,进一步培养音乐感受和欣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通过聆听、模仿、讨论等多种形式,探究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及特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情趣,增强和培养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
五、教学准备:
古筝 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激趣导人
1.教师配乐朗诵唐代王勃《渔舟唱晚》,设问:听了老师的朗诵,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你能听出乐曲的演奏乐器叫什么吗?
2.认识古筝:
⑴、师生共同研究,小组内交流。
⑵、0归纳:古筝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弹奏起来“铮铮”作响而命名为“筝”。古筝音色优美、清雅、空灵,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表现力强,其传统演奏方法为右手弹奏琴弦,掌握音高和节奏,左手则在音柱左侧用按、滑、揉、吟等手法来调节弦音变化,美化音色,装饰旋律,双手密切配合就能奏出音色美妙、韵味浓郁的音乐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3、简介《渔舟唱晚》
⑴、听音乐片段,看看是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⑵、这段音乐你们熟悉吗?它带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
⑶、师:这段音乐就是陪伴了我们20年的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渔舟唱晚》,是由上海著名的电子琴演奏家浦琪璋根据同名民族乐曲改编而成。乐曲的意境非常优美,表现了夕阳西下时,落日的余辉映照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天水相连,远处青山朦胧,白帆点点,湖面上传来阵阵渔歌声,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向岸边慢慢驶来。渐渐地,歌声远去,湖边只留下了一片寂静。
二、聆听《渔舟唱晚》
1、完整欣赏
⑴、教师弹奏全曲: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来聆听这美妙的音乐,请大家在听的时候根据乐曲的速度变化为乐曲分段。
⑵、小组讨论:这首曲子的速度有什么特点?根据速度的变化,你觉得乐曲可以分成几段?
⑶老师归纳:在音乐欣赏中,一般引子部分和尾声部分不列入乐曲分段,所以这首《渔舟唱晚》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夕阳夕照、渔歌四起、百舟竟归以及尾声。
2、分段欣赏
第一部分——夕阳夕照
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乐曲的速度怎样?乐曲描述了怎样一个画面?
运用表情术语来描述音乐。(_??????è????±??????????????????_
听听古筝颤音和滑音的演奏效果,他们模仿了什么声音?让你联想到了什么画面?(夕阳下,余晖映照湖面,波光粼粼,渔民满载而归)
学习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
(1)随琴视唱歌谱。
(2)学生讨论: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和力度来演唱这段旋律呢?。
(3)师:这段旋律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怀?
教师归纳:这段旋律抒发了作者对湖光晚景的赞美之情,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渐渐西沉的夕阳,轻拂湖面的涟漪,缓缓移动的帆影和轻声歌唱的渔民。
(4)哼唱旋律。
用“咚”音模仿古筝的音色哼唱第一部分的旋律。
第二部份——渔歌四起
1、听的时候找出乐曲的哪一部分重复了两次。
2、这段旋律的情绪是怎样的?你能用一个表情术语描述一下吗?
3、运用表情术语来描述音乐。
4、哼唱划线部分旋律,四人小组讨论:这段乐谱模仿了一个怎样的场面?
(破浪行舟 荡桨对歌)
5、介绍古筝特有的“花音”奏法,感受声音的华丽流畅,韵味十足。
6、全班同学跟着老师的古筝琴声,模仿划船的动作感受乐曲表达的意境。
7、师小结:第二部份,音乐节奏加快,情绪趋于热烈,旋律从第一段八度跳进的音调中发展而来。富有韵味的如歌旋律,排比的小分句使乐曲情调活泼,跌宕起伏,犹如水波荡漾,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相互问候、乘风破浪前进的欢乐情绪,把打鱼的乐趣展现得惟妙惟肖。
第三部分——百舟竟归
1、边听边思考:
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听到了哪些声音?音乐结束时音量有何变化?你能想到什么?2、小组讨论欣赏后的感受。
3、随音乐哼唱旋律,再次体验音乐的情境
4、聆听双劈、花指和刮奏的演奏效果,看看他们在这里描述了什么样的声响,让你联想到了什么画面?(渔船近岸,渔歌飞扬)
5、学生随着音乐模仿双劈、花指和刮奏的演奏,进一步感受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情景。
6、师小结:第三段,快板。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力度不断 加强,运用右手拇指较有力度的“双劈” ,音色既明亮又浑厚,再加上“花指”及“按滑迭用”等古筝特有的各种手法予以辅奏,很好地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情景。
尾声
1、听听乐曲的尾声部分,他的速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描述了怎样的画面?
2、师小结:尾声部分,在高潮突然切住后,尾声缓缓流出。用左右手交替刮奏,突出古筝特有的韵味,展现水流在满载而归的小船冲击下,激流拍岸的美妙声响。紧接之后,逐渐过渡到原来的慢板节奏,营造出一种余味无穷的氛围, 描绘出晚霞里渔舟满载而归的情景。随着音乐的渐慢渐弱,渔民收网归航,湖面上又恢复了原有的宁静
四、完整欣赏
1、让我们带着这些美丽的画面,再一次完整的聆听完整这首乐曲,相信同学们一起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2、听完后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五、拓展练习
1、学生配乐朗诵《渔舟唱晚》
2、小组合作学习:
⑴、乐曲的意境与一些古诗的意境比较相似,找一篇适合的诗或者文章,和着音乐读一读。
⑵、尝试用古诗写出一句与《渔舟唱晚》意境相近的诗句。
3、小组展示,师生评价。
六、教师小结:
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渔村晚上一景,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体会到了乐曲的情绪与意境,感受了祖国古典音乐的美感,领略了民族音乐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并认识和了解了我国民族乐器──古筝,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了解民族音乐,汲取民族音乐的精髓,因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谢谢大家!
教学反思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欣赏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听,教师适当地讲解,教师的讲解要画龙点睛,恰到好处,不能以自己的想象代替学生的想象。要精讲多听,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听觉想象,让他们在欣赏中多听、多想、多思维、多创造,引导他们准确地体验音乐情感,这才是我们音乐教师的_è??è??_。为了能使学生在欣赏中主动地体验音乐,并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在欣赏时如何让学生想象并表述这个画面呢?我结合课本中的三幅插图,帮助学生从直观的感知出发,去联想和体验,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如“柔和、温暖、宁静”等表述第一部分的音乐,并模仿古筝的声音哼唱主题音乐,想象“夕阳西下、渔舟晚归”的情景,第二部分音乐节奏加快,情绪趋于热烈 情调活泼,跌宕起伏,我引导学习随着音乐模仿划船的动作,感受乐曲表达的渔夫荡桨归舟、相互问候、乘风破浪的欢乐情绪。第三部分音乐让学生模仿古筝的双劈、花指和刮奏的演奏,感受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情景。乐曲的尾声部分回归宁静,深入感受渔民捕鱼归来的画面的变化,体会中国渔村渔民的幸福生活。 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学生不仅获得了美的体验,还激发了潜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时间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