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案 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案 第一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7 12:3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
【教学目标】
1.能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选择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把事情经过写清楚。
2.能把感到长大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真实感受。
【教学重点】
能把感到长大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真实感受。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练习单。
3.安排学生课前翻阅相册、日记、成长手册等,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选择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把事情经过写清楚。
2.能把感到长大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真实感受。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明确“成长”
1.学生自由交流对“成长”的认识。
2出示教材中的三个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我”在哪一刻觉得自己长大了?
(1)指名读例子。
(2)全班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我”长大了?请你替“我"发表成长感言。
预设1:“我“看到妈妈眼角出现浅浅的皱纹,想到平时妈妈操劳的情形,觉得自己应该长大懂事,让妈妈少操心。
成长感言:妈妈的皱纹里写满了我的成长。
预设2:接过爷爷递过来的球鞋,感觉手上沉甸甸的,感受到爷爷对“我”的爱。觉得自己长大了。
成长感言:爷爷的爱伴我成长。
预设3:看到同学们鼓励的目光,忽然充满信心,有了战胜困难,克服胆怯心理的决心。那一刻觉得自己长大了。
成长感言:成长路上需要鼓励。
3.小结:“成长”往往是一瞬间的感受,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和相关的感受都不一样。
【设计意图】
说到“成长”,学生能想到的往往是年龄的增长。教材中的三个例子从思想、情感、态度变化的角度谈“成长”。例子本身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发学生共鸣。让学生读一读,以发表成长感言的方式交流交流,可以达到相互启发,深层次理解“成长”的目的。
二、回忆成长经历.选择合适素材
1.让学生观看教材中的插图,说说:插图呈现了几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哪些印象深刻的片段?
相机总结:只要你用心去感受,成长无时无刻不在。
2.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选择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写在练习单上,并用一句话表达成长感言。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
借助教材插图打开学生思路,引导学生更好地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发现更多的写作素材。用一话写下成长感言。能帮助学生聚焦“感受’”,为将训练重心由中年段的写清事情转向高年段的写好感受奠定础。
三、理清思路,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
1.引导学生回顾事情的经过,列习作提纲。
(1)以“发现妈妈眼角的皱纹”为例,引导学生思考:要把事情写清楚,可以按什么顺序来写?
预设:可以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先写过生日时妈妈给“我”切蛋糕,再写妈妈切蛋糕时”我”发现妈妈眼角的皱纹,最后写"我”的所思所想。
(2)学生在练习单上列习作提纲。
2.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提纲。
四、聚焦“那一刻”.将情形写具体
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那一刻”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1)以“发现妈妈眼角的皱纹”为例.引导学生交流:当时“我”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
(相机板书:那刻:见、闻、行、思、感....
2.范文片段引路,学习写法。
出示范文片段:
妈妈微笑着低下头给我切蛋糕,我忽然瞥见了她眼角的皱纹。那极浅极浅的几痕细纹在眼角处聚拢,再悄悄地向眼周围延伸,末梢处极细极细的横纹渐渐消失。什么时候,我深爱的妈妈居然有了皱纹!也许是在每个唤醒我的清晨,也许是在每个陪伴我的夜晚,也许是我生病时她在医院陪床的时候,也许是在步履匆送我去学校的路...“妈妈,别动!”我尝试着用手指去抚平那一条条细痕,可是,有什么用呢?当手指一松开,它又出现了。妈妈笑着说:“小傻瓜,没用的。”“不,妈妈,我不要你变老。我要你永远年轻!”我大声地说。
(1)学生读后交流:范文片段从哪些方面把“那一刻”写具体了?
预设:
①对皱纹的描写特别细致,把那一刻“我"见到的情形写具体了。
②写“我“从妈的皱纹想到的事,写得得特别详细,充分反映了那一刻我心中的触动。
③“我”和妈妈的对话中体现出了“我”对妈妈的爱、表现出“我”长大了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梳理方法。
①写细节:如对皱纹的描写。
②写感受:如“我”由妈妈的皱纹想到妈妈为“我”所付出的。
③写言行:如“我”和妈妈的对话。
3.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那一刻"?,从多个角度回忆,在习作提纲上:作补充。
预设:我过生日,妈妈给我切蛋糕。
我发现妈妈眼角的皱纹。(皱纹的样子;我和妈妈的对话......
我的所思所想。(想起妈妈为我操劳的一幕幕)
4.同桌交流提纲,互相提出修改建议,教师巡视指导。
5.选出学生代表在全班展示提纲,师生共同评价。
6.学生根据拟订的提纲,完成习作,并自拟题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