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同步练习(全新权威精品资料)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阳楼记》同步练习(全新权威精品资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3-20 21:0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典精炼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news.21cnjy.com/A/130/106/V43133.shtml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我的主页
第27课 岳阳楼记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谪守巴陵郡( )
(2)浩浩汤汤( )
(3)朝晖夕阴( )
(4)薄暮冥冥( )
(5)岸芷汀兰( )( )
(6)宠辱偕忘( )
2.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1)属予作文以记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则北通巫峡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多义词。
(1)一碧万顷( ) 长烟一空( )
(2)春和景明( ) 政通人和( )
(3)而或长烟一空( ) 或异二者之为( )
(4)南极潇湘( ) 感极而悲者( )
4.判断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
(2)微斯人,吾谁与归? ( )
(3)属予作文以记之。 ( )
5.《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朝)_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________家。在本文中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人之述备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干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岳阳楼记》中两个相连的四字短语填写)
二、课内精品屋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予观夫巴陵胜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①段末尾“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与②、③两段构成了__________关系。
11.读②、③两段,用原文或自己的话填写下表。
第②段
第③段
景色特点
观者心情
12.结合全文谈谈作者写“迁客骚人”在不同景观中不同心情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览塞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游太和山日记
徐霞客
十一日,登仙猿岭……五里,越一小岭,仍为郧县境。岭下有玉皇观、龙潭寺。一溪滔滔自西南走东北,盖自郧中来者。渡溪,南上九里冈,经其脊而下,为蟠桃岭,溯溪行坞中十里,为葛九沟。又十里,登土地岭,岭南则均州境。自此连逾①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山坞之中,居庐相望,沿流稻畦.高下鳞次,不似山、陕②间矣。但途中蹊径狭,行人稀,且闻虎暴,日方下舂③,竟止坞中曹家店。
注:①逾:跳过,越过。②山、陕:山西省、陕西省的简称。③舂:通“冲”,下坠。
[乙]庐山草堂记
白居易
匡庐①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白乐天见而爱之。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是居也,前有平地,中有平台,台南有方池。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②云,低枝拂潭,如幢( ),如盖( ),如龙蛇( )……其四旁耳目、杖履可及者,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记,故云甲庐山者。
注:①匡庐:指江西的庐山。相传殷周之际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②戛(jiá):摩,摩挲。
13.“记”是我国古代一种比较常见的散文体裁。初中阶段,我们曾经学过不少同类的文章,请你根据回忆和对比,从写作内容和行文风格上,分别为[甲][乙]两文各找一篇最近似的课文。将文题写在相应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用“/”为下边的句子准确断句。
自 此 连 逾 山 岭 桃 李 缤 纷 山 花 夹 道 幽 艳 异 常。
15.分别解释[甲][乙]两文中加点的“溯”“蹊”“及”“旦”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文义,将“张”“竖”“走”三个字准确还原到[乙]文的括号里。
17.请用原文说出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具体建在什么地方?(限四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乙]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描写了“庐山草堂”旁的四季之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也有一组描写四季之景的句子,请默写出这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翻译下边的句子。
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1) zhé (2) shāng (3) zhāo (4) bò (5)zhǐ tīng (6) xié
2.(1)写文章 文章
(2)顺接连词,在句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可译为“虽然如此,那么”转折连词,“然而”
3.(1)一片全部 (2)和煦,温和 和乐 (3)副词,有时副词,或许、也许 (4)尽,直通极点
4.(1)判断句【点拨】 “……也”表判断。
(2)倒装句 【点拨】 应为“吾与谁归”。
(3)省略句【点拨】 省略主语“滕子京”。
5.范仲淹 希文 北宋 政治 军事 文学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6.(1)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2)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3)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
(4)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
7.“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8.(1)胜景,好景色(2)朝廷
9.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10.总分
11.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春和景明其喜洋洋者矣(心旷神怡)
12.用来反衬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进而歌颂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人格。
13.《小石潭记》《桃花源记》《满井游记》与《游太和山日记》最近似。《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与《庐山草堂记》最近似。
14.自此连逾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
15.溯:逆流而上蹊:小路及:到,达到旦:早晨
16.竖 张 走
17.介峰寺间(或:面峰腋寺)。
18.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19.介于香炉峰(山峰)遗爱寺(寺庙)之间,那地方最美(最好),又是庐山之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