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草船借箭
【简案】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阅读课本21页《阅读链接》,找出课文中对应的段落,并批注。
教学内容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聚焦人物,学习读法;回读对话,比较语段。
教学目标
通过“抓住关键语句”“前后对照”“借助相关资料辅助阅读”等方法,感受人物形象,初步落实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通过交流“你还想了解哪些关于他们的故事”,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进而从单一阅读走向多维阅读。
教学重点
通过“抓住关键语句”“前后对照”“借助相关资料辅助阅读”等方法,感受人物形象,初步落实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抓住关键语句”“前后对照”“借助相关资料辅助阅读”等方法,感受人物形象,初步落实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表中的词语,同桌互相评改。教师重点指导易错字。2.引导学生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新授
探究一:聚焦人物,学习读法1.聚焦诸葛亮之“神妙”,明方法。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聚焦如下句子:句子一: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1)请学生读句子。(2)抓关键词“直到”“四更”。(3)联系上下文,为什么要等到四更?读好句子。(4)此刻,如果你是鲁肃,你会怎么想?又会和诸葛亮说什么呢?(5)小结: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就能理解到诸葛亮的“神妙”。句子二: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1)学法迁移。你从哪里能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2)聚焦“笑”。诸葛亮为何笑?读句子。(3)鲁肃有心饮酒吗?他在想什么?他的表情应该是怎样的?句子三: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1)小组合作。联系上下文,你们是如何理解“高喊”一词的?(2)小组汇报。聚焦“雾天”和“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3)学法小结。我们通过抓作关健词,联系上下文理解了诺葛亮的神机妙算。阅读古典名著就是要聚焦主要人物,关注细节,联系整体,感知人物形象。(板贴:关注细节、联系整体、感知形象)2.聚焦“鲁肃”,用方法。(1)画鲁肃心情图。经历整个借箭的过程,鲁肃的心情想必是七上八下的。默读课文,请你们试着画出鲁肃的心情变化图,并说说原因。(2)比较。诸葛亮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对比两者的心情变化图,你发现了什么?(3)创景。鲁肃的担心、害怕有道理吗?鲁肃一定有许多问题想问诸葛亮吧?请试着帮鲁肃向诸葛亮提问。(4)再读有关“雾气”和“曹操表现”的句子,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曹操的多疑。3.整体回顾,凸显方法。(1)质疑。文章主要是描写诸葛亮的,可为什么花这么多笔墨描写鲁肃呢。(2)比较出示有关曹操和周瑜的资料。师:曾探铁入子以令请候,周瑜则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们是何等的英雄,可都被诸葛亮玩弄于股掌之间,对此你们有什么话要说?(3)讨论。根据以上两个话题,小组讨论,说说自已的理解。(4)小结。通过对比,凸显了诸葛亮的“神”。师:其他人物出场都是为了凸显主人公的形象,因而抓主要人物是我们要学会的阅读古典名著的重要方法。(板贴:抓主要人物)探究二:回读对话,比较语段1.再次回读第2自然段,还原对话场景。2.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3.课文从孙、刘联军的角度为我们展现了战场上的瞬息万变,那曹操那方又发生了什么呢?4.出示“阅读链接”中的原文片段,学生默读,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大概意思,教师相机点拨“曹寨”“擂鼓呐喊”“切不可轻动”“放箭”“受箭”等词语的意思。5.学生交流原文片段中不理解的语句。教师提示找出课文中与之对应的内容辅助理解。6.引导学生将原著与课文比较阅读,谈谈自己独厚的发现或感受。7.引导学生自由交流:通过本科的学习,同学们对故事中的人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还想了解《三国演义》的哪些故事,或想进一步了解哪个人物?8.小结:《三国演义》中有不少家喻户晓的故事,如“三顾茅庐”“空城计”“火烧赤壁”等,同学们可以在课后找一找原著中的片段,试着读一读,读不懂的地方可以结合影视作品来尝试理解。
练习
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请结合课文,写出至少三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表现。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会了哪些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作业
基础作业:选择课文中感兴趣的人物,仿照示例填一填。人物读课文前,我对他的了解读课文后,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课后,我又了解了其他有关他的故事诸葛亮足智多谋不仅足智多谋还顾全大局七擒孟获2.拓展作业:《三国演义》中有不少家喻户晓的故事,如“三顾茅庐”“空城计”“火烧赤壁”等,同学们可以在课后找一找原著中的片段,试着读一读,读不懂的地方可以结合影视作品来尝试理解。
【详案】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阅读课本21页《阅读链接》,找出课文中对应的段落,并批注。
【教学目标】
1.通过“抓住关键语句”“前后对照”“借助相关资料辅助阅读”等方法,感受人物形象,初步落实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2.通过交流“你还想了解哪些关于他们的故事”,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进而从单一阅读走向多维阅读。
【教学重点】
通过“抓住关键语句”“前后对照”“借助相关资料辅助阅读”等方法,感受人物形象,初步落实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抓住关键语句”“前后对照”“借助相关资料辅助阅读”等方法,感受人物形象,初步落实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表中的词语,同桌互相评改。教师重点指导易错字。
1.
引导学生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
五年级的学生基础字词还是要抓的,通过课堂听写的方式快速巩固本课生字词,教师相机指导易错字词,事半功倍。
2、新授
探究一:
聚焦人物,学习读法
1.聚焦诸葛亮之“神妙”,明方法。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聚焦如下句子:
句子一: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1)请学生读句子。
(2)抓关键词“直到”“四更”。
(3)联系上下文,为什么要等到四更?读好句子。
(4)此刻,如果你是鲁肃,你会怎么想?又会和诸葛亮说什么呢?
(5)小结: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就能理解到诸葛亮的“神妙”。
句子二: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1)学法迁移。你从哪里能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聚焦“笑”。诸葛亮为何笑?读句子。
(3)鲁肃有心饮酒吗?他在想什么?他的表情应该是怎样的?
句子三:
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
(1)小组合作。联系上下文,你们是如何理解“高喊”一词的?
(2)小组汇报。聚焦“雾天”和“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学法小结。我们通过抓作关健词,联系上下文理解了诺葛亮的神机妙算。阅读古典名著就是要聚焦主要人物,关注细节,联系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板贴:关注细节、联系整体、感知形象)
2.聚焦“鲁肃”,用方法。
(1)画鲁肃心情图。经历整个借箭的过程,鲁肃的心情想必是七上八下的。默读课文,请你们试着画出鲁肃的心情变化图,并说说原因。
(2)比较。诸葛亮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对比两者的心情变化图,你发现了什么?
(3)创景。鲁肃的担心、害怕有道理吗?鲁肃一定有许多问题想问诸葛亮吧?请试着帮鲁肃向诸葛亮提问。
预设:
难道你一开始就知道周瑜在为难你?
难道你知道第三天四更后有大雾?
难道你知道曹操会放箭?
......
(4)再读有关“雾气”和“曹操表现”的句子,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曹操的多疑。
3.整体回顾,凸显方法。
(1)质疑。文章主要是描写诸葛亮的,可为什么花这么多笔墨描写鲁肃呢。
(2)比较出示有关曹操和周瑜的资料。师:曾探铁入子以令请候,周瑜则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们是何等的英雄,可都被诸葛亮玩弄于股掌之间,对此你们有什么话要说?
(3)讨论。根据以上两个话题,小组讨论,说说自已的理解。
(4)小结。通过对比,凸显了诸葛亮的“神”。师:其他人物出场都是为了凸显主人公的形象,因而抓主要人物是我们要学会的阅读古典名著的重要方法。
(板贴:抓主要人物)
设计意图:
通读全文,可以发现诸葛亮是个“全知者”,一切尽在他的谋划之中。文中情节环环相扣,因而“关注整体,前后联结”这一阅读方法对于感受诸葛亮这一人物是很有晓得,更能让学生体悟到经典名著“针脚绵密”的巧妙布局。
探究五:回读对话,比较语段
1.再次回读第2自然段,还原对话场景。
2.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
3.课文从孙、刘联军的角度为我们展现了战场上的瞬息万变,那曹操那方又发生了什么呢?
4.出示“阅读链接”中的原文片段,学生默读,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大概意思,教师相机点拨“曹寨”“擂鼓呐喊”“切不可轻动”“放箭”“受箭”等词语的意思。
5.学生交流原文片段中不理解的语句。教师提示找出课文中与之对应的内容辅助理解。
6.引导学生将原著与课文比较阅读,谈谈自己独厚的发现或感受。
7.引导学生自由交流:通过本科的学习,同学们对故事中的人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还想了解《三国演义》的哪些故事,或想进一步了解哪个人物?
设计意图:
“阅读链接”中的原文,体现了《三国演义》语言简洁的特点,而品味简洁语言背后蕴藏的情感,也是阅读名著的重要方法之一。
3、练习
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请结合课文,写出至少三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表现。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会了哪些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三国演义》中有不少家喻户晓的故事,如“三顾茅庐”“空城计”“火烧赤壁”等,同学们可以在课后找一找原著中的片段,试着读一读,读不懂的地方可以结合影视作品来尝试理解。
五、作业
1.基础作业:选择课文中感兴趣的人物,仿照示例填一填。
人物
读课文前,我对他的了解
读课文后,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课后,我又了解了其他有关他的故事
诸葛亮
足智多谋
不仅足智多谋还顾全大局
七擒孟获
2.拓展作业:《三国演义》中有不少家喻户晓的故事,如“三顾茅庐”“空城计”“火烧赤壁”等,同学们可以在课后找一找原著中的片段,试着读一读,读不懂的地方可以结合影视作品来尝试理解。
设计意图:
文章看似简单,单个人物形象鲜明,虽然描写诸葛亮的笔墨最多,但在故事缓缓展开的过程中,其他人物的形象也逐渐丰满起来,这就是名著语言的魅力。通过表格引导学生从喜欢的人物形象入手,感受名著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名著的兴趣。
板书设计:
学习任务一:
诸葛亮为何如此胸有成竹?默读课文第3~8
自然段,找到理由并做上记号。
神机妙算
......
学习任务一:
诸葛亮为何如此胸有成竹?默读课文第3~8
自然段,找到理由并做上记号。
神机妙算
......
抓住细节
关联前后文
聚焦人物
5
草
船
借
箭
诸葛亮
识人心
(神机妙算)
知天文
晓地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