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杨氏之子 同步导学案+课时训练(打包两份,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杨氏之子 同步导学案+课时训练(打包两份,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6 08:09:0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习
21.杨氏之子
一、把下列音节补充完整。
l(
)
n(
)
(

(
)èn
q(
)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梁国杨氏(sì
shì)之子九岁,甚(shèn
shènɡ)聪惠。孔君平诣(zhǐ
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wèi
wéi)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日:“此是君家果。”儿应(yīnɡ
yìnɡ)
声答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
qínɡ)。
三、选择。
1.下面断句正确的是(
)
A.儿应声/答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儿/应声答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儿/应声答日:“未闻/孔雀/是大子/家禽。”
D.儿应声/答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朗读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是(
)
A.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B.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
C.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
禽。
四、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杨氏之子》选自______朝______的《世说新语·言语》从文中“____
__________”可以看出杨氏之子待客很热情;从“_______________”一看出他反应很敏捷。
2.《杨氏之子》讲述了梁国杨姓人家的九岁男孩妙答客人问题的故事。赞扬了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梁国杨氏子九岁,
___________。孔君平__________,
父不在,乃_____
_________。为设果,果有杨梅。孔_________日:
“此是___________。”

应声答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补充原文。
2.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
“君”与“夫子”都是对人的尊称。
(
)
(2)句中的“家禽”和现在的“家禽”意思一样。(
)
3.文章的第一句话点明了人物及其特点,起到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4.《杨氏之子》中哪一句可以看出孔君平与杨氏子很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
A.孔君平的话刚说完,杨氏之子马上就做出了回答,说明小孩子的反应速度快。
B.杨氏之子的话让孔君平感到羞愧,无言以对。
C.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杨氏之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想到了孔雀,且用了否定的方式,回答婉转。
D.杨氏之子回答的话很正确,没有一丝纰漏,说明了小孩子心思缜密。
六、课外阅读
《世说新语》一则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①雪骤②,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③。”兄女曰:“未若④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注释】①俄而:不久,一会儿。②骤:急。③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④未若:不如,不及。
1.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地点是_______,故事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文中的原句。
(1)这纷纷扬扬飘落的白雪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如用柳絮乘风飞舞来比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一选。
(1)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是(  )
A.谢太傅之女
B.胡儿
C.谢太傅哥哥的女儿
(2)兄子胡儿把白雪比作(  ),兄女把白雪比作(  )。
A.白糖  
B.盐  
C.柳絮
4.你认为他们谁的比喻更贴切?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l(iánɡ)
n(ǎi)
(sh)ì
(sh)èn
q(ín)
二、shì
shèn

wèi
yìnɡ
qín
三、
1.C
2.C
四、1.南
刘义庆
为设果
儿应声答曰
2.思维敏捷、机智幽默
五、1.甚聪惠
诣其父
呼儿出
指以示儿
君家果
2.
(1)√
(2)×
3.总领全文
4.父不在,乃呼儿出。
5.C.
六、1.寒雪日
家里
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
2.(1)白雪纷纷何所似?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3.(1)C
(2)B
C
4.兄女把白雪比作柳絮更贴切。因为把空中飞舞的白雪比作柳絮飘舞比用撒盐来比方要好得多,既形似,又神似,表现了雪花的白而轻,也表现了其飞舞的动态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预习导学案
21.杨氏之子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的2个生字,会写3个字,理解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的应对语言的巧妙。
【走近作者】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北朝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主持编纂了《世说新语》,开创了中国笔记小说的先河,还聚集门客撰写了志怪小说《幽明录》。
【自主预习】
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给下列生字注音并组词。















(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3)按划分节奏朗读课文。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氏:
甚:
惠:
孔君平:
诣:
乃:
2.再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到他家去做客,__________摆出水果招待客人,_______指着杨梅说:“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感情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1)聪慧的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①这句话告诉我们这篇古文写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人物的特点是_________。
②这句话在文中起________的作用。
A.承上启下
B.总领全文
③用“/”划分这句话的朗读节奏。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④写出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设果,果有杨梅。
⑤__________(谁)为__________(谁)设果。
⑥这句话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这句话体现了杨氏之子(  )的特点。
A.懂礼貌
B.聪明机智
(2)巧妙地回答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①文中“家禽”指的是(  )
A.家中的鸟。
B.人类为了经济或其他目的而驯养的鸟类,如鸡、鸭、鹅等。
②“应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说明了杨氏之子____________,这正是文章第一句中_________”的表现。
③句中的“儿”指的是____________,“孔”指的是_________。
④写出这两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在你认为正确的说法后打“√”。
●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杨氏之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孔雀。
(  )
●他没有生硬直接地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那么杨梅也不是我家的水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  )
⑥孔君平听后,用下面哪句话回复杨氏之子不合适呢?(  )
A.你好聪明啊!
B.你这不是照葫芦画瓢吗?
C.你真是个可塑之才!
【摘抄积累】
4.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片段赏析】
5.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字。
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孔指以示儿曰。
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①对话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杨氏之子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链接】
《世说新语》
主要记录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书中所载人物言谈行事,有助于后人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特别是士族阶层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面貌,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原书有八卷,今本作三卷。
【参考答案】
1.(1)诣yì(造诣)
禽qín(家禽)
梁liánɡ(梁国)
惠huì(优惠)
甚shèn(甚至)
(2)
wéi(为难)

wèi(为民)
(3)略
(4)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甚:非常。
惠:惠同“慧”,智慧。
孔君平:孔坦,字君平,官至廷尉。
诣:拜访。
乃:就,于是。
2.杨氏之子
孙君平
杨氏之子
孙君平
此是君家果。
杨氏之子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
(1)①杨氏子
甚聪惠
②B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④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⑤杨氏子
孔君平
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⑦A
(2)①A
②随着声音
反应敏捷
甚聪惠
③杨氏之子
孔君平
④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⑥B
4.略
5.
(1)①诣:拜访,拜见。
乃:就;于是。
②示:看。
日:说。
③未:没有。闻:听说。
(2)①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②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③杨氏子是一个聪明、机智、懂礼貌、幽默、风趣的孩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