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 第一单元 唱歌 少先队员采茶歌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 第一单元 唱歌 少先队员采茶歌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17 16:2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少先队员采茶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少先队员采茶歌》是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绿水江南”的内容。围绕《新课程标准》的三个领域,即音乐表现、感受与鉴赏、音乐与相关文化。《少先队员采茶歌》以新的创作手法表现了少先队员采茶的过程和欢快的心情。歌曲为两段体,羽调式。旋律流畅,具有江南音乐的特点。第一乐段为典型的起、乘、转、合四个乐句。第二乐段连续用了八个XX的节奏,沿用了歌曲开始的音乐动机 6 6 3 3 旋律活泼、跳跃,配以“采哟”的衬词,形象地表现了少先队员的动作和欢快的心情。切分节奏的运用使旋律既有变化又保持了整个歌曲的统一。最后两小节中的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别具特色,声断气连,寄托了少先队员热爱茶山的感情。
二、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强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要求“在教学中,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自主吸收式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创造,并通过欣赏、感受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进入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音乐的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如: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歌唱基本技能、技巧的掌握和理解、表达歌曲内容,歌唱时的声音渲染等,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需进一步引导。
四、教法分析
教学时,在知识技能、技巧方面:唱准大跳音程,连音,声断气连结尾处。演唱时要注意乐句的分句,可引导学生划分乐句,做到正确地换气。
在音乐与相关文化方面方面:首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采茶歌》,为下面要学习的《少先队员采茶歌》做铺垫。《采茶歌》是我国南方的一种歌舞体裁,表演方式一般为一男一女,或一男两女,后发展为数人 数十人的集体舞。表演着身穿彩服,腰系彩带,男的执鞭,女的拿扇,做为模拟各种采茶的用具,载歌 载舞。表演内容多为种茶、采茶的过程。歌曲的体裁多为小调。
在情感体验方面:感受江南采茶歌曲特点,引领学生集体参与,创编采茶动作,感受音乐美感和学习的乐趣。
五、教学过程
学 校 授课年级 学 科 教学课时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评 议
什字学区 六年级 音乐 第一课时 2019.3.29 仇 静
学习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绿水江南》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能用纯净、优美的声音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
过程方法 采用聆听法、感受、体验法、肢体语言法、歌唱法、创编法等运用教学。
情感目标 要求学生能感受江南音乐优美、婉转的特点。同时了解江南美丽的景色和特定的水乡文化。
教学重点 能用纯净、优美的声音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
教学难点 唱准大跳音程,连音,声断气连结尾处。
教学方法 听唱法、模唱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音乐影像、钢琴。
教 学 流 程
活动一:歌曲导入 1.展示课件播放南方采茶画面,让学生看画面,融入情景之中,体会采茶的乐趣。
2.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活动二:新歌教学
(一)初听歌曲
感受歌曲的调式风格,体会江南歌曲的风格特点。(思考: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
(二)再听歌曲
听一听歌曲是几拍子?强弱规律?
(三)学唱歌曲
1.出示歌谱,解决歌曲中的难点易错节奏。
2.根据节奏读歌词
3.学习歌曲的旋律:学生小声随琴哼唱旋律。
4.学唱歌词,注意重音、连音、休止符。
5.提示并纠正学生容易犯错的乐句。
6.教师弹奏旋律,生加上歌词唱。
(四)歌曲处理
1.第一部分的第一小节:“茶树青青”要具有弹跳性,学生试唱。
2.有圆滑线的地方,要唱得连贯、柔和、跳跃。
3.附点音符的时值要唱足。
4.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按顿音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均匀的节奏感,好像是有节奏的采茶动作一样。
5.学生按刚才的要求试唱,随教师的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活动三:拓展延伸
1.学生创编采茶动作,加上乐器、并表演。
2.生自由创编,教师参与表演。
3.师生随录音边唱边表演。
4.聆听歌曲《采茶扑蝶》。
活动五:课堂小结
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热爱大自然,爱护我们的环境! 评议
意见






少先队员采茶歌
1=A 2/4
稍快、有力地
X X X X
X.X X X
X. X
X X 0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