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唱晚》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本课将研究的视角对准小学音乐欣赏体验式教学的实践研究,提倡“二四七”体验式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主,音乐为本这“二原则”;通过“境”导体验——“问”引体验——“参”悟体验——“述”评体验这教学“四环节”;综合运用图谱可示法、器乐辅助法、对比听辨法、演唱记忆法、律动参与法、故事演绎法、节奏感知法这“七方法”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打造真实高效小学音乐欣赏课堂。
所以本课我遵循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在教学操作环节中关注教师教学环节设计美、教学语言优美、教学板书范画优美,努力将小学音乐欣赏“二四七”体验式教学模式融会贯通的在该课实施,从而妥善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使学生增强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乐曲《渔舟唱晚》,了解古筝音色和表现力,感受音乐,想象音乐,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并能运用音乐表情术语进行描述。
2.体会乐曲的情绪与意境,感受祖国古典音乐的美感,教育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热爱民族音乐。
3.认识和了解我国民族乐器──筝。
教学重难点:
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会《渔舟唱晚》每一部分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将听、唱、说等多种形式融入欣赏活动中,让学生全方位感受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以学校的音乐铃声为引子引出课题《渔舟唱晚》。
2、介绍古筝。
3、初听全曲,谈感受。
4、作品介绍。
二、分段欣赏。
1、聆听第一部分。
(1)你能用一个词来描述刚才我们听的这一部分音乐带给你的感受吗?
(2)跟琴演唱第一部分旋律。
(3)这段旋律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
(4)用“咚”来模唱第一部分的主题旋律。
2、聆听第二部分。
(1)跟琴模唱第二部分旋律。
(2)这段旋律它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怀?你能也用一个词语来描述一下吗?
3、聆听第三部分。
(1)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结尾的音量又有什么变化?听完以后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三、完整欣赏全曲。
1、仔细体会乐曲的韵味,并从下面的知识卡中为三个部分选择合适的表情术语。
2、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的叙述一遍渔舟唱晚所表现的意境,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
3、欣赏视频演奏版的《渔舟唱晚》。
四、总结。
同学们,有一种声音是独特的,它能使每一个中国人为之感动和沉吟,那就是属于我们中国人民的民族音乐,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想同学们已经喜欢上了我们的民族音乐,如果是那样,希望我们大家都去关心它发现它的美,感受它的美。音乐的意境与古诗的意境很相像,课下的时候请同学们写一写与渔舟唱晚意境相近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