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题(全新权威精品资料)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题(全新权威精品资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3-20 21:3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典精炼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news.21cnjy.com/A/130/106/V43133.shtml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我的主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俶( chù) 浩浩汤汤(tāng)
B.觥筹( gōng) 呷浪之鳞(xiā)
C.投箸(zhù) 大庇天下(bì)
D.瀚海(hàn) 山肴野蔌(sù)
2.(2分)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以其境过清
B.如镜之新开 日出而林霏开
C.脱笼之鹄 曝沙之鸟
D.禽鸟乐 乐其乐
3.(6分)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百废具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玉盘珍羞直万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突兀见此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都是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它们所记景色不同,抒发作者的心情不同,却都是脍炙人口的优秀文章。
B.《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他被贬官后,为排解愤懑之情,在寻山访水的过程中偶遇美丽景色而兴致所至的佳作。
C.《醉翁亭记》作者欧阳修,宋代文学家,本文是他被贬官之后,寄情山水的一篇佳作,表达了他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D.《满井游记》是唐代文学家袁宏道写的一篇游记散文,他与兄长袁宗道、弟袁中道,因其文学成就,而被称为“公安三袁”。
5.(8分)按原文填空。
(1)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蒙络摇缀,______________。
(5)登斯楼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6)_____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
(7)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诗人以落花自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分)翻译下列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分)根据提供的上联“苏东坡山高月小”,选出可作为下联的一项是 ( )
A.范仲淹心旷神怡 B.陶渊明豁然开朗
C.欧阳修与民同乐 D.诸葛亮鞠躬尽瘁
二、阅读能力提高(40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问题。(16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8.(4分)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两组是( )
A.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B.朝而往,暮而归 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D.山间之朝暮也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E.而乐亦无穷也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
9.(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0.(4分)“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由此演化而来的成语“水落石出”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3分)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3分)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
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咯,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3.(3分)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 )
A.值岁荒,人相食(遇,遇到)
B.燮开仓赈济,或阻之(或者)
C.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离开)
D.至有忘其为长吏者(他,指郑板桥)
14.(3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3分)阅读本文和下列链接材料,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材料】
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摘自《百度百科网》
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分)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16.(2分)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融于一体。
17.(2分)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及近。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人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尾联“风霜”语意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予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
(四)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问题。(11分)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②也!”崇宁、大观③间,海外诗④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⑤,而人或谓之不韵⑥。
注:①棐: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②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③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④海外诗:指东坡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⑤气索:气短。⑥不韵:不雅。
18.(2分)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正确停顿。
落 笔 辄 为 人 所 传 诵
19.(4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前后类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时朝廷虽尝禁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分)翻译下列句子。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3分)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这句话中你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创新写作(3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有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
院长总笑而不答。
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角落,意外地有好多人要向他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愈出愈高。回到院内,男孩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上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更由于男孩怎么都不卖,竟被传扬成“稀世珍宝”。
男孩兴冲冲地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将这一切禀报院长。院长望着男孩,徐徐说道:“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它的价值,被说成稀世珍宝。你不就像这石头一样?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请以“生命的价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法;可以联系实际,也可以展示想象;可以写人,也可以记事;可以论证.,也可以抒情。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A【点拨】 “汤”读shāng。
2.C 【点拨】 A项中相当于“来”;因为。B项中打开;散开。D项中快乐:以……为乐。
3.(1)”属”通“嘱”,嘱咐。
(2)“具”通“俱”,全、都。
(3)“羞”通“馐”,美味的食物。“直”通“值”,价值。
(4)“见”通“现”,呈现。
4.D【点拨】 应为“明代”。
5.(1)佳木秀而繁阴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3)玉盘珍羞直万钱 (4)青树翠蔓参差披拂 (5)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6)山气日夕佳 (7)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8)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6.(1)青翠的树枝和藤蔓,相互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远远望去,树木长得茂盛,峡谷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3)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将这件乐事记述下来的人,是太守。
(4)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5)才知道郊区田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在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这些罢了。
7.A【点拨】 要注意对偶的要求。
8.BE
9.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都在洞庭湖之中。
10.“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是冬季。“水落石出”的意思是水落下去石头就出来了,比喻真相大白。
11.范仲淹以岳阳楼的“气象万千”引发迁客骚人的种种“览物之情”,欧阳修通过一天之间和一年之间的景色变化引出“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的观点。
12.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足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因而他们的种种“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异。欧阳修的立足点是“民”,他与民同乐,把百姓的乐当做自己的乐。把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理想。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
13.B 【点拨】 B项中的“或”应为“有的人”。
14.(郑燮)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
15.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16.家国之恨 身世之悲
17.A【点拨】 A项中应为“写景由近及远。”
18.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19.(1)像(2)这
20.士大夫没有熟读过东坡诗文的,便觉得没有面子(气短)。
21.要点:开阔的胸怀。
22.写作指津:正如材料中所说:“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它的价值,被说成稀世珍宝。你不就像这石头一样?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确地认识自身的价值,正视挫折挑战困难——自强自信自立。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可以运用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充分肯定人的价值、意义和作用,写成议论文;可写哲理散文,表达对“生命价值”的看法;还可编述故事。如写成小小说,形象生动地告诉人们“是金子总要闪光”的道理。结构上,可采用发散式又呈递进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