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爷赶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老爷爷赶鹅》是一首罗马尼亚儿童歌曲,情绪活泼欢快。歌词采用叙事体呈现,讲述了老爷爷赶鹅进城的一个小故事,以卖鹅的老爷爷与路人的对白,配以风趣、形象的鹅叫声,生动地刻画了老爷爷赶鹅的场面,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歌曲为C大调,单乐段重复带扩充的结构。旋律八度内进行,二部轮唱和二部节奏训练的运用,使歌曲的情绪更显得轻快活泼。象声词“嘎、嘎”的出现,使歌曲的童趣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增添了儿童的演唱兴致。
教学目标 1、能用饱满、愉快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老爷爷赶鹅》;
2、能与同学合作进行二部轮唱;
3、能与同学合作正确读出歌曲中的二部节奏。
教学重点 1、探索二部轮唱的方法。
2、正确读出歌曲中的二部节奏。
教学难点 二部轮唱、二部节奏的准确、和谐。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各种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目的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史密斯爷爷家有个很大的鹅场,今天,老师收到邀请函,史密斯爷爷请我们去鹅场参观,让我们乘着火车出发吧。
发声练习:开火车
二、新课教学:
1、节奏训练
师:进入鹅场有三道声控大门,只有正确的声音输入才能把门打开,看,史密斯爷爷派鹅大哥送钥匙来了。(节奏挑战一)
师:顺利打开了第一道门,现在,第二道门又拦住了我们,守门的一对白鹅卫士说:“学会了我们的叫声,大门将为你们打开。”(节奏挑战二)
师:现在,我们来到了最后一道门前,史密斯爷爷说了,我们只要把前两道门的声控密码同时准确说出,鹅场将出现在你们的眼前。(二部节奏训练)
2、歌曲教唱
师:依靠大家的聪明才智,我们顺利的打开了三道大门,看,史密斯爷爷带着鹅群唱着歌,跳着舞来欢迎我们了!(播放、演唱歌曲范唱)
师:歌曲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按节奏读歌词,教唱歌谱,教唱歌词)
师:参加完快乐的歌曲欢迎仪式,史密斯爷爷要带我们到河对岸欣赏美丽的鹅场风景,过河的工具是八个荷叶桥墩,过河具有危险性,必须遵守规则才能保证安全。规则是这样的:史密斯爷爷先走,老师跟在爷爷的后面,当史密斯爷爷跨上第二个桥墩的时候,老师必须同时跨上第一个桥墩,以此类推。所以,当史密斯爷爷去到河对岸时,老师在第几个桥墩上?……这时,好客的史密斯爷爷就会回到第八个桥墩上,扶着老师安全过河,请注意过河方法演示。(教授二部轮唱)
师:当我们过完河,大白鹅合唱团早已在岸边等着我们,它们唱着欢迎曲,庆祝我们顺利过河,大家听,它们唱的欢迎曲其实就是第三道门的声控密码,让我们把过河曲和大白鹅合唱团的欢迎曲连起来唱一唱。(完整教授,完成全曲)
三、总结、下课
师:时间过得真快,我们在爷爷的鹅场过完了愉快的一节课,今天的鹅场之行你有什么收获?……让我们唱着《老爷爷赶鹅》结束今天的鹅场之行吧,谢谢大家。 “唱”是音乐课的主要内容,为了让学生从小养成科学的发声习惯,把良好的习惯保持到歌唱中去,设计合理的发声练习至关重要。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它赋予音乐活力,对塑造音乐形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音乐中,只有准确地表达每个音符和节奏的时值 ,才能完美地表现音乐,在本课中,二部节奏训练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只有准确突破才能顺利完成本课教学内容。
本环节,我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创造欲,鼓励学生根据对音乐的理解,进行歌曲学习及二部轮唱。教师应做好组织工作,为学生创设轻松、开放的空间,使活动愉快、有序的进行。这一环节,把歌唱、舞蹈、表演、游戏相互融合,让学生在歌曲学习中感受音乐的美,体会学习的快乐,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并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到发展。
及时总结、评价,既鼓励学生也能更好的反思自己。
板书、范画设计
《老爷爷赶鹅》
有个老爷爷, 送你一对鹅。
进城赶群鹅, 给我跳个舞,
听到有人喊, 我的老大哥,
要买一对鹅, 爷爷回答说,
2/4 x xx ︱ x o ︱ x xx ︱ xx x ‖
嘎 嘎嘎 嘎 嘎 嘎嘎 嘎嘎 嘎
2/4 x o ︱ xx x︱ x o ︱ xx x ‖
嘎 嘎嘎 嘎 嘎 嘎嘎 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