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交流等数学活动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在探索圆柱和圆锥基本特征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特征的学习经验,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数学思考,增强空间观念,提升数学素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2学情分析
圆柱和圆锥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几何体之一,也是小学阶段立体图形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学生以前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平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圆柱和圆锥都可以看作是旋转体,表面既有平面又有曲面,这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一次飞跃。这一课是学生正式学习圆柱和圆锥的开始,是以后学习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圆柱与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的基础,本课的学习对学生的后继学习有着很大影响,能够增强学生空间观念,获得良好的数学素养。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
能够指出并测量出圆柱和圆锥的高。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
教学活动
活动1
【导入】活动1
1.多媒体呈现长方体、圆柱和圆锥形状的实物图片。
问:这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我们认识的哪种立体图形?
生说。师用电脑从实物图中抽取出长方体、圆柱和圆锥的透视图,并进行标注。
2.揭示课题。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圆柱和圆锥。(板书课题: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活动2
【讲授】活动2
(一)认识圆柱。
1.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圆柱。
问: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圆柱?
生举例。
电脑隐去长方体和圆锥的实物图,出示一个一次性杯子图
问:这是一次性纸杯,它的形状是圆柱吗?
生先独立思考再交流。
2.探究圆柱面的特征。
问:圆柱到底有哪些具体特征呢?
电脑出示活动要求:
(1)观察: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量一量。(2)比较:和长方体、一次性纸杯进行比较。
学生拿出圆柱学具进行研究,师参与到学生学习活动中。
学生交流。
电脑出示压路机的圆柱形滚筒和圆柱形的楼梯扶手。
板书:圆柱的面的名称,底面和侧面。
让学生指着手中圆柱的底面和侧面。
2.探究圆柱高的特征。
出示两个高矮不同的圆柱问学生:看了这两个圆柱,你有话要说吗?
引出圆柱的高。
问:什么叫做圆柱的高?圆柱的高有多少条?
生思考,交流,师演示。
师出示一个圆柱形的牙签盒:这是一个圆柱形牙签盒,看了这个,你有话要说吗?
出示:硬币、井和水管图片。
让学生结合圆柱说说它的特征。
(二)认识圆锥。
出示一个圆柱图形。将圆柱的上面逐渐变小,然后停下,问:你有话要说吗?
教学圆锥的特征。
让学生结合圆柱的特征想想看圆锥有哪些特征。
电脑出示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学生指着圆锥说各部分名称。
活动3
【练习】活动3
1.做“练一练”。
让学生从提供的图片中找出圆柱形的物体和圆锥形的物体,并说明理由。
2.做练习二第2题。
引导学生从前面、上面和右面观察圆柱和圆锥,说说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活动4
【活动】活动4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