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废电池
——三位数笔算加法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回收废电池(三位数笔算加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启发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不进位、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力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培养学生良好的估算意识和验算习惯。
3.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很有用,很有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理解“满十进一”,提高计算的效率。
四、教具准备
计数器 、小黑板。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关注生活,收集展示资料,观看有关废电池的危害的视频。
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让同学们看一段录像。(播放录像)
2.交流并展示废电池的危害,并引出课题。
(1)师:孩子们你们看了这段视频,有什么想说的吗?
(2)课件展示有关废电池的危害的资料:“废电池的自述”。
废电池的自述:一节废电池,丢弃在土壤中,就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寸草不生,丢弃一颗纽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这些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3)揭示课题:废电池的危害真大,为了保护环境,我们要回收废电池,今天我们就围绕“回收废电池”这一主题来学习三位数的加法。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根据材料,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希望小学二年级各班回收废电池的情况。
2.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关加法的数学问题?
3.课件出示重点问题:
(1)班和(2)班一共回收了多少节废电池?
(1)班和(3)班一共回收了多少节废电池?
(二)估算结合,构建方法。
探索问题1:(1)班和(2)班一共回收了多少节废电池?
1.估一估
师:估计一下哪两个班回收的废电池数加起来能获得奖励?
2.算一算
(1)第一个问题:(1)班和(2)班一共回收了多少节废电池?
师:想一想,并列式计算。
(2)小组合作交流算法。
(3)全班汇报,展示多样化算法。
方法1:口算。122+77=100+70+20+2+7=199(节)
方法2:数线画图法。把77拆分成70+7,先用122+70=192,再用192+7=199,所以122+77=199(节)
+70 +7
122 192 199
方法3:用计数器计算。
方法4:用竖式计算。
(4)优化方法。这么多的方法,你最喜欢什么方法?
(5)小结。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a.相同数位对齐 b.要从个位算起
探索问题2:(1)班和(3)班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
师:应该怎样列式?请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生:汇报交流算法。并总结出竖式计算中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3.验一验
师:对比一下,估算的结果和计算的结果相差大不大?
估算也是一种计算方法,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它。
4.比一比:这两个题有什么不同点?
小结:三位数的笔算加法的法则:1)相同数位要对齐;2)计算要从个位起;3)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升。
1.环保小卫士第一关:竖式计算
162+34 781+120
2.环保小卫士第二关:森林医生
3. 环保小卫士第三关:问题小银行
请你们根据图表信息解决下列2 个问题。
(1)估一估,林场两年一共植白杨树约多少棵?
(2)林场今年共植树多少棵?
四、课堂总结,深化认识。
1.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设计一张[废电池回收]的图画。(同学们可以在课下完成,可以到图书馆或上网找资料。)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