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说历史高考秘藏
——高考策略体系篇
知识
系统
策略系统
心智系统
必修教材各专题叙述功能
必修一各专题主干知识与基础知识角色
专题一:帝国政治类型(管理)及其对历史的教训借鉴。
专题二: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政治嬗变。
专题三:不同国人阶层的社会方案设计与实践。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建构与创新。
专题五:全球化与多极化世界中的中国独特互动。
专题六:西方古代的政治与法律文明类型。
专题七:西方近代政治制度设计与不同道路特征。
专题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征及实践问题。
专题九:当今世界多极化的内在规律探究。
总之:中国政治文明类型与西方政治文明类型的独立性与交互性,政治文明与社会其他方面的交互性及历史过程,是本专题的重点。
必修二各专题主干知识与基础知识角色
专题一:帝国农商经济的不同时期状况。
专题二:中国近代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与全球化时代转型的探索努力。
专题三:中国现代社会主义经济道路及内在规律探索。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史及民生面貌。
专题五: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历程与内在逻辑。
专题六: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在结构与逻辑。
专题七:苏(俄)现代化道路的得失。
专题八:全球化下的世界体系与中国命运。
总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全球化转型的社会设计是本册书的重点。
必修三各专题主干知识与基础知识角色
专题一:儒家思想的特征与发展期、中国古代思想的东方类型。
专题二:中国古代科技特征、文学艺术特征与各时期社会环境的关系。
专题三:中国近代思想嬗变(转型性与多元性)。
专题四:三大思想成果表达的中国近现代思想特征(近代性、经典性、现代性
与中国特色)。
专题五:中国现代文化的独特性与互动性。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各时期特性及对政治、经济、世界的参与。
专题七:西方近代科技的独特性与社会结构性影响。
专题八:西方文学、艺术的流派分期、社会学分析。
总之:不同文化类型、文化分类与分期、文化与其他社会方面的关联,是本册重点。
最后阶段的百题计划
距离高考还有30天,绝对是高考的最后阶段了,冲刺也好,飞跃也好,不管什么样的叫法,是该疯狂的时候了。所以我告诉学生,此时应做狂人了,舍去一切掣肘与脸面,且疯狂耳!人生难得几回狂的,疯狂是人生最美的经验,小时候不懂得狂,成家了狂不起,老婆孩子都哭着制止你,到老年,更是狂不起了,压强不再体现在心力上,而是高血压,你再豪情壮志,那是高血糖和脂肪肝,人算不胜天算了。唯有此时,人家以为你是少年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才气纵横,上帝都让着你,魔鬼都怕你,你更帅了,你更靓了,魅力指数和成功指数,都让人羡慕。
最后的阶段,我给学生算了一笔账。选择题,35道,分值140分,总要把错误控制在5题以内吧?假设错5,则选择题得分120。根据高考多年反馈,总分200已属不易,则200—120=80分,而非选择题部分分值160,80分只占大题总分二分之一而已,50%的战绩,实在可怜,但这是冷艳的事实。200分以上的考生中,选择题已非拉分区,竞争点已转移至大题部分,所谓得选择题者得天下,得大题者得名校。考生三思。
如何取胜大题?掌握三字诀:技、练、问。练字当头,疯狂地练,心中一信念:能力是练出来的,北大清华是练进去的。练习什么?练习技术,并查漏补缺知识结构。求问老师为练习保驾护航,再聪明的学生,再多的练习,都无法取代教师的价值,都无法取代教师在这个高考的最关键期的地位。教师的解答是练题的翅膀,有了老师,考生的练习才有飞翔的感觉,才有飞跃的快感。练多少?每天至少一题,三十天计算,可以确定下30题的计划。
以毛泽东一首《到韶山》诗描绘下30天计划的豪情——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周长森80字历史高考口诀
布局当先,素养阶段。
**总纲一 。
历史试卷有一个整体布局,从总体上讲布局,是要树立一个战略眼光,胸中有格局,知道题目的考点分布、能力分布、立意分布,从而了然于胸,胸有成竹,不慌不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就知识点布局看,选择题基本按照朝代分期史、国别分期史、全球化时代三种考点布局规律。这就要求考生务必牢记时空阶段特征,将历史分期牢记在心。
综合题一般按照中国史专题或中外关联专题形式出现,以专题形式考查材料的研究与历史知识的整合,知识的“点—段—线—头”逻辑尤其应引起注意。所谓“点”就是考查点,一定要想到背后的“段”、“线”、“头”的认知体系,所谓一叶知秋,一沙一世界,联想很重要。所谓“段”,就是历史事物所在的时空阶段,体现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部等多种要素共构的时空特征。所谓“线”,就是专题线,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既然是历史专题,就是历史事物在不同时期连续运动形成的具有鲜明阶段特征和人类普遍价值的“线”的轨迹,它要求考生要知道按照时序和空域进行针对性的归纳,并彰显一般人类社会规律。所谓“头”,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当今命题和主要方向。综合题一般都有比较高的当代立意,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这点对考生提升试题感知很有帮助。选作题可以归类到综合题中去。
开放题知识点的布局安排特征不明显,材料与考点更多服从于开放性的考查功能。但并非没有知识点要求。开放题的知识点一般有这样的形式:观点性材料联系到的知识点(专题)、历史研究方向类知识点、社会专题性知识点、核心素养类知识点等。一些开放题明确给出知识点的范围要求(中国史,或世界史,或中外关联),更是对知识点布局的平衡安排。
2、就史料形式的布局看,也有布局考虑。如选择题,会适当安排表格、图片、地图等,还有引言、文言、数据等,史料基本都是精选或者精组。表格有主题,数据项、数据变化,都很重要,考生容易盯住数据而忽视数据围绕的主题。图片要注意图片中的文字,属于比图片本身更重要的作用,因为图片中的“图”的阅读更复杂,很多是高考考生无法胜任的,所以基本都给文字信息。地图要注意地图的中心和边缘,中心说明地图主题,边缘提供一些辅助信息。如综合题,一般是文字形式为主,为简约阅读量,文字材料基本都是剪辑重组,呈现很强的浓缩性和层次性。开放题则是史料形式更灵活,观点式、表格式、图片式、目录式不一而足。
3、就考查点的布局看,更是合理安排,使考查角度多样均衡。选择题的设问就很有布局感:“据此可知”、“旨在”、“反映”、“表明”、“因为”、“实质”、“当时”等等。每种设问都有考查目的的不同。综合题有材料阅读、不同题型的要求。开放题、选作题,与选择题、综合题构成四大高考题型,每种题型都基于考查布局进行安排。另外,题目还有对思想立意考查点的布局,如区域地理、国家统一与富强、公正、法治、传统文化、国情意识、全球化、社会类型与转型、改革与社会及利益集团关系、个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等。
4、就选择题的答案分布来说,ABCD的分配要追求平衡,所以每一个原则上不会到5个,一般呈现“3333”、“3342”、“4422”的组合。了解这种布局,可以避免极端选项集中的失误。
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越来越显得重要。虽然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核心素养,所以一直以来的考题中都隐含着核心素养考查:唯物史观、时空意识、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这五个核心素养,在历年的高考题中随处可见。但随着历史核心素养的明确提出和新课标的规定,历史考题会更加显露核心素养的考查。选择题可以对史料实证的考查分量增加,大题可以直接在核心素养上设问,增加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的比重,这些都值得关注。2017年高考中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据此可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等都出现了,就是一种迹象。
时空阶段意识是历史高考的最基本意识之一,可以说没有时空不构成考题,所以时空阶段被列在口诀的总纲里。要将每一个考题放在特定的时空阶段里考查,与时空特征结合,才能得出合理判断,进行合理解释和描述、评论。时空特征是基本的解题思维,是试题定位、材料信息解读、问题解决的必备工具。
情景主题,组合标点。
**这两句可以作为总纲二,对应考试能力第一大类。
高考是关于问题解决的能力考查,是历史学的专家命题,因此新的情景必然是问题解决的起点,也是问题研究的最重要材料,情景材料在高考中是第一位的,理解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是高考增分策略的重中之重。情景材料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选择题就要找到“时地人事”中关于历史事物的叙述结构,首先找到“主啊”,然后看对这个“主”的相关语言的逻辑陈述,形成一个围绕主题的逻辑限定系统,从而锁定正确选项。综合题和开放题自不必说,主题意识显得更加重要。综合题的主题意识,利于调取知识体系中相关的知识,组织成与主题相关的小专题系列,构织“专题点——时空段——专题线——专题立意头”的从特殊到普遍、从知识到认识的立体认知思路。开放题的主题,往往是理解材料精神和考试要求精神的关键,它帮助考生利于整体把握材料用意,自由化论题,不至于跑题,也利于考生归纳相关专题性史实,从而为论述提供充足的素材。依据情景材料,寻找情景主题,是聪明考试的重要体现。
“组合标点”是提示考生对情景材料阅读的方法。高考材料要做到最大简洁化,服务于高考试卷的整体要求,命题人员只能将材料进行精细加工,因此要用足“组合标点”这两大信息加工工具。“组合”指情景材料在经过浓缩时,只能是要点、关键信息语言的剪辑拼组,考生能明白这一点,就会更方便地发现信息要点,从而确定答案要点。另外要注意,组合一定有逻辑关系的,有的是并列式,有的是层进式,但都是围绕主题问题就不同侧面的进行展开,如时间背景组块,如事物情景组块,如事件影响组块,如事件人物、方式、性质等组块,知道这些,对材料解读事半功倍。选择题的组合,往往是时序变动和同一时段多个情况并存的,时序变动,会考查后面变动的社会背景,同一时段,会考查多情况的背后原因。综合题的组合,除了时序题体现社会转型、空间关联题体现类型与转型之外,每一组材料都遵循“组合”原则。开放题的组合本身就是为了勾勒出一个主题,让主题鲜明化,为考试要求服务的。选作题中,改革一定有时间、地点、人(阶级)、事(因情果)四个要素构成,体现出改革的背景、结果和人的要素;战争题一定有战争与和平的因情果,并指向一定的思想导向;人物题一定有人物本身的活动材料,并从这些活动信息里寻找事件本身和历史意义。
“标点”指材料在组合中,必然利用标点符号作为组合的链接,这些标点符号成为判断历史事物变化规律的提示,成为材料要点层意划分的标志。这些标点符号,一般有句号、分号、省略号、括号等。句号是一个方面性的要点说完,分号是并列性要点说完,省略号是从一个层面跳跃到另一个层面,括号是对关键事物的特别说明。标点符号是材料信息中的眼睛,四目相对,心领神会。
选择题型,遵循四看。
**高考有三大题型:选择题、综合题(也可以分出综合题和选做题两小类)、开放题。选择题的题型策略有自己的规律,就是四看。一看阶段特征,高考选择题,12道,几乎道道考查时空阶段特征的掌握,这第一看如何重要就显示出来了。二看情景材料,第一看如给一个雷达面,有很多扫描点在闪烁,第二看则是确定目标点,这就要寻找情景材料中的事物及其限定语言,建立中心事物(历史事物)与限定语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准找完整这些限定语言的各自独特价值,从而从阶段特征这个雷达面中确定唯一目标点。情景材料是一个“主题+限定条件”的结构,一定要清楚。很多考生看到材料就忘记了时空阶段特征这个宏观面,就很容易掉进材料阅读的迷魂阵中,又有一些考生,机械地运用阶段特征,忽视了材料中的主题,或者发现了主题,却没有耐心和经验找好那些限定条件。三看,就是看问项,四看就是看选项,下面详细说明。
问项注意,有时考偏。
**选择题设问角度。选择题有情景、问项和选项这三部分显性要素构成的,它还包含时空阶段、信息阅读、考试要求、社会立意等隐性要素。问项就是考试要求。选择题的问项里很有学问,一些问项其实暗示了答案方向,如“据此可知”,告诉考生是根据材料,题目属于史料实证,不根据所学,也可能是“违背”了所学常识。如“说明当时”,就是材料仅仅提供了个性历史现象,告诉考生,该题考查当时的阶段特征。如“主旨”,就是最终目的,要与阶段性目的区别开。如“实质”(“本质”),指向唯物史观下的更为根本的认识。“反映”,一般是给一个历史现象,然后考查其反映的阶段特征、历史规律等。“主观”是相对客观而言,“客观”是相对主观而言。等等。
“有时考偏”,指问项指向某一个方面的解释,而不是所有的关于材料现象的考查,有时问项非常明确地说明考查的角度,给人“考偏”的感觉,这时候就要特别注意,不能忽略问项的设问方式,所指方向。
选项分配,概念史观,
因果律值,时空度全。
**选择题选项设计技巧。高考选择题的四个选项,配搭上是有讲究的,我这里提供七个思考维度。第一个是“概念”。选项里常安排一些历史概念,考生就要还原这些概念的含义。概念不是简单的一个点状认知,而是一个有时空人事(因情果)构成的小系统,选项会在这些要素上进行考查,考生要谨慎对待。
第二个是“史观”。这个史观,一般是唯物史观,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角度,如西方不能过度美化,苏俄不可过度丑化,国民政府时期本质、个人与时势的关系、阶级利益等立场,都可以被包含在史观,选项会体现这些精神。
第三个是“因果律值”。这是根据选择题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历史现象与历史本质这些考查能力得出的一个思路策略。选择题的情景材料提供一种历史叙述,考生就要据此得出历史结论,也会提供一种历史现象,考生就要据此得出历史本质,这些都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表象到本质、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考查路径。历史结论和历史本质往往都是通过因果律值的形式出现,那些表象化的选项一般要被排除的,与情景材料没有逻辑关系的因果律值的表述要被排除的,夸张性的因果律值选项也要被排除,还有选择题的情景一般要求就事论事,针对性很强,不能泛化,因此泛化的因果律值的选项也是不能选的。总之“因果律值”要求选本质性的、深刻性的、严谨性的、针对性的那个选项,这个规律切记。
第四个是“时”,就是时间阶段。历史是关于时间的科学,离开时间不构成选择题,所以选择题的情景,基本都有一个时间信息,或显性地直接给出,或隐性地需要考生根据信息判断,不管如何,时间信息就规定了考生要把选项放到特定时间里思考,选项也会在时间上设计,选项一般都具有很强的时间特征性,那些时间错位的就不能选。
第五个是“空”,就是空间。历史有纵向的时序发展,也有横向的空域关系。每年的选择题都要考查至少一个空间地理题。历史地理包括中国的几大地理区域的差异与关系、国别国情、全球化视野关系等。考生要在脑子里装着中国古代历史地理变迁图、世界地图,不忘记历史地理的沿革。
第六个是“度”,即程度表达。历史很忌讳夸大性的词汇,如“激烈”、“迅速”、“极大”、“导致”、“决定”、“严重”、“广泛”等。历史也很忌讳结论绝对的词汇,如“开始”、“结束”、“标志”、“了”、“解决”等具有句号性质的忽视过程性的词语。历史的语言一般都是中性中肯的,反映历史发展的过程,具有历史语言的科学理性之美。
第七个是“全”。选择题因为卷福限制,力求语言简练,所以像数学题一样没有信息多余,而且会像数学题一样将具有逻辑关系的信息浓缩在很短的情景材料中。这样就对选项有了要求:选项一般不会是材料信息的部分表达,而是完整信息作用下的推导,遵循信息不多余原则;那些仅仅反映部分信息的选项则一般都是错误的。
四十大题,宏观先判,
情景结构,实虚规范。
**这是40题答题技巧策略。40题是最综合的题目,考查功能最复杂全面,因此最应该讲究策略作答。这个口诀部分,首先是“宏观先判”,因为40题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从宏观上做至少四个判断:
第一个判断就是材料组织形式。材料若是前后以时序组合,则一般考查历史发展过程,具有历史转型方面的立意,如中国某专题事物,呈现从古代到近现代的转型发展性,要明白古代类型的特征并了解古代特定时段下的环境规定性,还要明白近现代类型的特征并了解是什么因素导致这种历史转型的发生。材料若是中外关联性的空域组合,则一要判断中国文明类型的特征及内在机制,判断西方文明类型的特征及内在机制,还要判断出是什么用意将两者放在一起?是相互联系,还是中国文明在西方文明影响下发生转型,并具有自己的独特性。
第二个判断是材料叙述的是什么专题。40题不会考查全部历史,而一定是对某一个历史专题进行考查。如此,考生就要对这个专题判断出来,并对这个专题在脑子里迅速建立一个专题的认知结构:专题的发展过程、每个阶段的发生学、专题对当今的社会意义,形成下位知识到上位立意的建模。专题判断,帮助考生更好地感悟材料,调取所学知识,将专题放进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使对材料的阅读和对知识的还原迅速到位,并最佳利用。
第三个判断是时空。材料是就一些特定时空进行剪辑组合,所以考生要迅速找到材料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时间则关联时间阶段,就要调取时间阶段特征。空间则要考虑空间特殊性,如国别、城乡、南方北方、中心边缘、沿海内陆、中外联系、全球互动等等,这些都对答题思路有帮助。
第四个判断是考试要求中的设问题型。大致浏览下总体的设问,看题目从那几个方面进行设问。 “是什么”类的特征和变化就要对材料进行信息要点提取,进行语文要点到历史要点(分类整合、提升概括)的加工处理。“为什么”类的“原因”、“背景”、“条件”就要进行“材料要点+所学知识时空要点”的答案来源与同心圆结构法答案组织。“怎么样”类的“影响”、“作用”、“意义”就要进行一分为二、同心圆结构、特殊性专题影响与普遍性历史影响等方面的思考。“评论”类的“评价”、“评析”、“认识”,就要进行观点判断、因情果针对论述、特殊价值与普遍价值、历史性与当代性等方面的申思。“比较”类的“异同”等,就要建立比较项,首先从材料中的“时”、“地”、“人”、“事”(状况、性质、因果价值)等方面进行信息归纳,然后从所学知识的时段法、结构法中获得思路和答案要点。
“情景结构”,指情景材料与所学知识的关系。前面已经说过,高考题重点考查对材料所提供新的问题解决进行研究与作答,所以材料是第一位的,材料是基本的分析素材,所以考生要立足材料研读和利用。其次,所学知识的地位是什么,这个要搞清楚,否则会有忽略材料,陷入“教材”陷阱,或者对材料无法准确理解的危险。所学知识有两个地位:第一是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和解释的辅助,第二则是答案的第二来源(答案补充)。所学知识不是盲目联系,而是有一定规则的:历史事件联系的特定时空阶段规则,分析思路的结构法规则。结构法是根据唯物史观来的,由阶段特征里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社会观念)、地理、外因、社会等方面进行原因、影响等问题的思维分析,实现思维的有序而不凌乱丢要点、表达的完整而又不混乱。情景与结构,是一个同心圆关系。内圆是材料,首先要对材料信息进行处理利用,然后再画圆满外面的所学知识的圆,这个外面的圆,考生需要审查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看内圆需要哪些要外圆进行补充的,内圆是基本,外圆是思维引导与要点补充。
“实虚”指思路里的下位与上位关系。“实”是材料的信息点和所学知识的结构点,因为有具体来源,是“实”的要点。“虚”则是由形而下的信息而提升出的形而上的要点。如专题就要有专题意义价值,边疆就要有民族团结、民族认同,海洋就要有海权意识、民族复兴、人类命运共同体,地方就要有中央集权、国家统一,政治改革法制建设就要有社会稳定、利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传统文化就要有文化认同、儒家伦理……这些都有一个意义性的升华,是关于专题历史影响中的永恒价值的思考。
“规范”很重要,高考很多方面考的不是知识和能力,而是规范,规范是最后阶段的重中之重的意识,做到规范了,分数就有了,就不会出错了,反而能增分。最后考生比的更多是对规范的遵守程度。我将“规范”放这里,并不单指40题的策略要求,而是对所有题型的要求,是对整个试卷的要求。40题为代表的主观题,第一规范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布局当先、素养阶段,情景主题,组合标点”,这是视野规范。第二个规范就是每个题型的不同题型的审题规范,不同题型有不同的规则,不能混淆。第三规范就是表达规范,历史题的表达,就形式看,肯定要美观,如要点化、分行化、格式化,就内容看,一定要讲史实,不能空泛,而史实要以概念名词为贵,展开的话则以历史事件的因情果为贵。阅卷是要找历史名词概念的,要看论述中针对概念的因情果等要素是否展开得准确的。
四十一题,三段论完。
**这是对41题论题、格式与充分论述的概括。41题是开放题,前面详细论及了41题的专题要求的宏观方面和考试要求(论题信息来源或论题限定、史实范围等)的微观方面,此不针对赘述。
所谓三段论,指的是41题的格式,首先是论题给出,完成“发现问题”的要求,中间是详细的“论述历史问题”,最后是一个归纳总结,完成“提出观点”,三部分构成“凤头、猪肚、豹尾”的完整体系。每段都有一定的策略讲究。
论题,要达到最优化。所谓最优化,有两个标准:一是符合主题,不跑题,而是利于史实寻找和材料利用,这是保证论述有料。论题最好不要太空泛宏大,而要针对材料主题,就事论事。论题有主题法和分题法两种,主题法是在全部材料信息基础上,归纳出材料主题,形成论题,分题法往往是那些“提取其中部分信息”的题目,可以参考主题也可以不用主题,符合所提取信息的“分小主题”要求就可。
论述(阐述),要达到充分化。有三点要求:第一,要遵从论从史出原则,不说空话,忌讳空论。史实要做到两到三件,每件做到因情果的逻辑完整。史实贵有概念,而不是历史事件的非专业表达。第二,要遵从时空阶段原则,通过不同时空事件的阐述,体现历史专题的变动或国情等主题。第三,要遵从分段原则,忌讳几件历史事件凌乱的写在一段里,让阅卷老师不好找要点。
结论部分,或者扣论题,或者扣主题进行进一步升华,形成一个更高级的“观点”。结论贵短小精悍,不能尾大不掉、画蛇添足。
选修公式,策略心战。
**“选修公式”,指选修题的策略。选修题从总体上属于综合题,所以一般都是在“是什么”、原因、影响、评析等上面设问。一般是两个设问,第一个一般就材料阅读考查,第二个一般从更高的角度设问,如原因、影响、评析等。但选修题又有自己的规律特征,有独特的公式套路,所以考生要讲“选修公式”。
改革题,一般是特定人物或集团在特定时期的政府行为,所以遵从这样的公式:改革=时代背景+内容+策略+阶级立场+成败+影响+历史评价(针对内容、成效、策略、阶级、历史价值等方面)。
战争题,一般就具体事件进行考查,但一定是关于战争与和平事件。战争事件的公式一般是:战争=因(时代背景、国家或集团利益)+情(过程情况)+果(成败、危害、价值、国内与国际等影响)+评价(人类进步、世界和平、国际格局、中国地位等立场)。和平=事件+人物 +国家国际+策略+影响等。
人物题,一般遵从“时势造英雄”的观点。人物题的公式一般是:人物=人物+时代+事件事迹+原因(时势+个人)+历史影响+评价(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原则,如一分为二、阶级立场、历史贡献、时代条件、个人因素等。还要注意历史评价的时代性与主观性等影响)。
“策略心战”指的是要注意策略应考,心理战胜。高考很大程度上是一场策略战,要聪明应考、时效应考、优化应考、增分应考,宏观大气上档次,拒绝畏畏缩缩一叶障目没视野没胸襟。策略包括:三科均衡策略,不能恋战于某一学科,不以学科争抢,而求分值最大化;三科策略清晰策略,地理、政治学科的思维与历史会有差异,学科策略规范也有不同,三科思维不能相互打架;历史学科的时空阶段、题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比例、表达等等策略特征,都必须了然于心,运用自如。打心理战是高考的心理策略,常说心态稳定,包含几层意思:首先,要将学科策略了然于心,得心应手,做到有章可循,遇山开山,遇水架桥,千头万绪,止于一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纵横捭阖,运筹帷幄,不过机关巧谋,决胜千里,百战功成,全赖规划之功,心态稳基于策略稳。其次,遇到问题巧妙应对,力争拿到理想的分值,不能直奔主题,就剑走偏锋,运用策略解决,而不茫然使气,或者捶胸放弃。再次,考试期间不受外界干扰,一切守定考试思想的境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心里想的全是学科的应试策略,而不被干扰破坏了策略打造的心智体系。
阶段特征
商周早期国家时代
春秋战国社会转型期
秦汉制度建立巩固期
魏晋南北社会调整期
隋唐社会成熟期
宋元社会再度转型
明清社会转型与失败
晚晴文明被迫转型
民国早动荡与变迁
民国晚抗战与专制
毛时代计划经济体制
改革初体制转型
改革第二期市场经济体制
讲好中国故事:12个核心价值观与14项国家战略
**四类考题,无论哪一个题型,都以考查历史阶段特征为最基本面貌,记住阶段特征,从阶段特征的角度分析试题命题意图,可以提高领悟试题速度,保证做题准确度。中国阶段特征,遵从“点—段—线—头”的思维逻辑。知识点要放进时空阶段里去理解,每个时段都包含着进步与局限,承担着历史发展主线的阶段任务,又为中国历史提供阶段性贡献。历史的主线最终指向中国的历史发展,为核心价值观和国家战略提供历史积累与经验。
中国史部分
(一)先秦史
商周
**总体特征:中国早期国家形态,出现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全面初创事业。本阶段考查重点为国家初期的特征,更多体现贵族等级社会与在国家制度、文化类型等对国家、文化认同这个核心。(封国时代)
1、经济:国家的经济设计。①农业:井田制(?)。②手工业:官营//丝织业与青铜制造业发达。③商业:青铜贝币。
2、政治:国家的政治设计。①中央:中央官制机构相当完备,国家统一措施有诸多设计;政治中心和边缘的关系。②地方:分封制与君民体制。③选官:世官制(贵族政治)。④宗法制:宗法伦理,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家国同构特征。⑤总体特征:从原始社会到国家过渡的形态,体现为地方分权模式和贵族政治的设计(宗法制解决权力继承问题和政治亲疏关系问题)。
3、文化:国家的文化设计。①礼乐制:辅助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政治化的文化等级制度,具有重视教化特征和文化为政治服务的自觉设计特征。②天命观:从重天命到重人事、德政。③雅文化与俗文化并存:《诗经》。④天下观与夷夏观。⑤文化区域性特征明显:面临文化多元统一命题。
4、社会:①宗法制影响下的“家国一体”的宗法伦理化社会结构。②贵族平民奴隶的社会阶层等。
春秋战国(前770年~前221年)
**总体特征:社会各方面发生剧烈的总体转型,中华文明进入元典期和奠基期。本阶段标志性事物多,如小农经济、周制瓦解与中央集权萌芽、诸子百家文化构建体系的寻找等。
1、经济:①农业:A、生产力:中原出现铁力牛耕。B、生产关系:土地所有制变法运动,小农经济兴起。C、赋税制度:土地制变动。②手工业:官营、家庭和私营并存。丝织业、青铜业、冶铁业。③商业:商品经济活跃期,商人、都会、跨区域及商业文化现象突出。齐国商业问题。④政策:商鞅法家的重农抑商政策及其他政策。农商关系讨论。 ⑤区域经济:关中、四川盆地、沿海等。
2、政治:①诸侯割据,战乱频仍,礼崩乐坏。②中央集权萌芽。③各国变法运动,进行社会转型设计。④贵族政治受到冲击,士阶层变动:军功爵制。
3、文化:①思想:诸子百家,百家争鸣。②科技:墨家为代表的科技发展。③文艺:现实主义《诗经》、浪漫主义楚辞。 ④东方礼文化与宗法伦理文化问题。
4、社会:贵族没落,平民阶层上升(平民的分化)。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
秦汉(前221年~220年)
**总体特征:帝国时代社会模式探索初创阶段,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整体社会结构确立并巩固,但因存在制度的时代局限性,导致该阶段结束。本阶段代表性考点事件有中央集权、豪强地主、官营手工业、汉儒、丝绸之路等。
1、经济:①农业:A、工具改进。B、大地产制现象(豪强地主)。C、休养生息,重农主义。②手工业:秦朝对手工业的标准化管理;田庄手工业。③商业:对市的管理;商人在两汉时期与商业理论;物流与跨区域贸易;货币问题;经济统一措施。④政策:重农抑商,东方帝国特征。
2、政治:①从诸侯割据到统一与统一局面的巩固。②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确立并巩固:中央制度、地方制度等;外戚与宦官等皇帝制度问题。③抑制豪强,特别东汉豪强地主问题。④选官制度:血缘贵族政治到官僚贵族政治(君主与合作);察举制的兴衰。⑤与匈奴战争,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与交流。⑥法制:《秦律》;《春秋》断狱。⑦交通与政治的关系。
3、文化:①治国理论的变化:法家—黄老—儒家(汉儒对儒学的改造,汉儒对中国社会的全面影响)。②文化统一政策。③统治阶层变动带动文化变迁。④画像石画像砖等特定时期文化。⑤宗教:佛教传入,道教产生。⑥教育体制的完善与时代特征。⑦科技、文学、艺术等时代表达。
4、社会:①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对社会阶层的影响,豪强地主问题分析。②布衣将相现象。③士族出现。④士农工商四民秩序。⑤汉民族形成。
5、外交:①丝绸之路:陆上丝路为主,同时在广州开辟海上丝路。②帝国时代天下观。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激烈冲突与交融的大分裂时期(帝国调整时代),民族、文化与制度大调整期。
1、经济:①农业: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游牧文化对中原经济产生冲击,出现两大文明交融成果的农书,如《齐民要术》;边疆开发;均田制与租调制。②手工业:田庄经济;灌钢法等。③商业:出现草市;中原商品经济受农牧经济破坏;区域性特征明显。
2、政治:①大调整孕育出的一些政治变革,如中央制度、地方制度、士族政治与九品中正制。②大分裂大交融下的孝文帝改革,加强民族交融,鲜卑族陇右军事贵族集团,寺院地主势力兴衰。
3、文化:①思想:三教并流,文化冲突,儒学危机与探索,玄学兴起。②科技: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流特色;江南开发促进地理学、生物学。③文艺:士族文化;书法体现佛道影响,东方艺术特征鲜明。
4、社会:①民族交融与文化交融。②士族与庶族的矛盾。
5、外交:佛教方面高僧西行等。
三、隋唐两宋
隋唐(581年~907年)
**总体特征: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全面繁荣(帝国成熟时代)。本阶段代表性事件有经济规律变动、政治新制度评析、文化中的治国理论复杂化、经济文化交流等。
1、经济:①农业:A、生产工具:曲辕犁。B、生产关系:均田制与租庸调制、两税法。C、经济重心南移:唐中后期,南北平衡。②手工业:A、经营方式:官营手工业发达,私营手工业发展(唐玄宗时期何明远,出现行会)。B、部门:唐代丝织业发展;唐代陶瓷业。③商业:A、货币金融:通宝钱;钱荒现象;柜坊与飞钱。B、城市:有严格管理的坊市制度。C:草市:一些草市发展为地区性商业中心。D、都会:长安、洛阳—扬州、杭州等。E、商运:国内的运河运输与跨区域贸易;国际性的海上丝路与路上丝路。
2、政治:①又一次大一统时期。②中央制度成熟:三省六部制。③地方:道上升为地方区划;藩镇割据。④选官制度:科举制,但非主要途径;贵族政治(关陇)的兴衰起伏。⑤礼制与法律。⑥吏治与监察。⑦鲜卑族对帝王风气的影响。
3、文化:①思想:三教并流、斗争与融合;唐后期的韩愈古文运动;佛教中国化。②科技:火药、雕版印刷术等。③文艺:书法上的草书与唐楷;文人画形成。
4、社会:①等级结构:士庶矛盾与合流,重修士族族谱问题。②少数民族文化对风俗影响。
5、外交:①外交政策:开放。②交通:路上丝路与海上丝路并重。③中华文化圈形成。
两宋(960年~1276年;兼辽金)
**总体特征:政治、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特别商品经济显著,有“唐宋变革论”(帝国繁荣时代),还有理学、科举、江南、贸易、市民文化等为该时期代表。
1、经济:①农业:A、土地制度:不抑兼并,租佃制。B、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苏湖熟,天下足”。②手工业:丝织业与棉纺织业、出版业等;瓷器发展。③商业:A、城市经济:城市革命。中国古代经济有朝着工商经济转型迹象。B、货币:出现“交子”、 “钱引”、“会子”。C、贸易:北方边贸;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的海外贸易。
2、政治:①宋的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加强:“二府三司”、文官政治。②王安石变法与商业社会。③辽国的“南北面官”。④科举制度与平民政治。⑤民族战争频繁,一国两制,条约问题。
3、文化:①思想:宋明理学,儒家思想思辨化、哲学化。②科技:领先世界的三大发明。③文艺:市民文化显著,如“词”;行书四大家;文人画和风俗画。④观念:理学影响的观念,和商业影响的观念差异。
4、社会:科举制强化社会阶层的流动性,贵族政治转向平民政治;理学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商业社会。
5、外交:海外贸易发达。
第四部分 元明清(1260年~1840年)
**总体特征:君主专制统治晚期和中国社会新的转型及失败(帝国衰落时代)。考查重点上商品经济、江南经济、市民文化、白银时代、古代科技、思想为该时期代表。
1、经济:①农业:元朝游牧经济对农业经济的破坏;明初休养生息和重农抑商;明后期一条鞭法;清的摊丁入亩;高产作物的传播;人口增加;江南商品经济。②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处于主导地位,出现“手工工场”;手工业区域中心和工商业市镇;棉纺织业、陶瓷业发展。③商业:A、商人集团与跨区域贸易。B、货币:白银时代。C、经济重心南移巩固与转型期,江南出现新的商品经济特征。D、海外贸易:受海禁影响,但弛禁期更长;长期的海外政策争论,新航路与郑和下西洋。E、市民阶层反矿税。
2、政治:①元朝的行省制度和改用汉制。②明清君主专制加强:内阁制度、明朝宦官和军机处。③地方制度、边疆管理与改土归流。④统一台湾。⑤明清易代的影响。
3、文化:①思想:元朝的文化政策;明朝心学崛起;明末清初儒学革新的早期启蒙思想;理学居于统治地位,程朱理学为正统哲学;思想控制强化。②科技:传统科技进入总结期。③文艺:市民文化“小说”繁荣(注意小说分期)。④西学东渐。
4、社会:市民阶级;满汉矛盾影响;人口现象。
5、外交:①海禁。②对外贸易发展。③受到西方侵略。④西学东渐与新航路影响。⑤元朝的国际视野与世界一体化特征;中国处于世界贸易的中心地位问题。
第五部分 中国近代史
注意潮流与分期,代表性的运动事件和历史人物。
晚晴(1840年~1912年)
**总体特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近代化社会转型,旧因素与新因素并存。考查主要事件点是:自然经济解体和卷入世界市场,经济、政治和文化近代化运动,其它近代化新现象,突出新旧冲突斗争,以体现转型艰难及成就。理性思辨“冲突-反应”模式。
1、经济:工业化、资本主义化、市场化,及与世界市场的联动,注意重要经济运动与经济区域。①农业:自然经济不断解体;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②工业:传统手工业不断凋敝,民族工业经历兴起、初步发展两阶段;洋务运动标志中国经济开始近代化。③商业: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清政府被迫开放,接受并学习西方自由市场经济规则。④城市近代化。
2、政治:民主化、法治化、公民政治,救亡图存是第一任务。①鸦片战争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社会性质变化,西方侵略三个阶段,维护主权斗争频发,救亡成为第一要务。②政治性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导致汉族地主集团崛起和江南经济破坏、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引发立宪运动(自治运动)、辛亥革命催生共和国(共和国梦)。③中央机构半殖民地化问题。④中国政治制度新探索(政体形式)。⑤中国的共性与个性特征。
3、文化:人文化、科学化。①儒学:经世致用思想成为师夷长技思想武器,中学自信与转型。②西学:经历器物、制度层次的近代化运动。③教育近代化与留学。④民族意识、近代国家观念形成。⑤边疆史地、世界史地研究兴盛。⑥近代科技确立。⑦观念冲突与转型。
4、社会:平等化、宗法社会转型、市民社会设计活跃。社会生活变迁。
5、外交:融入国际舞台。①中国半殖民地化下主权不断丧失与维护主权斗争。②中国政府的外交近代化与顺应世界潮流。③近代海权意识与海军建设。④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化。
民国(1912年~1949年)
**总体特征:中国近代化转型深入阶段(各个方面)。突出近代化成果与探索;北洋时期突出近代潮流影响、军阀割据;国民政府时期突出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各方面探索及抗战。
1、南北并立时期:主要有两个问题,A、临时政府的民族(排满兴汉与反帝反封)、民权(政权建构,约法呈现)、民生(有所规定,但落于形式)。B、北京政府的和平倒清(重在评价)。
2、北洋政府时期: A、经济:主要是民族经济在工业、商业、全球化上的发展,突出北洋时期经济特征;强调孙中山等人经济思想。B、政治:重点处理军阀割据与维护共和两个维度,思辨军阀割据的现代性;中国革命的动力转型与国民革命。C、文化:儒学新发展与新文化运动,其它近代化现象,北洋文化现象。D、社会:继续转型与传统并存。D、外交:中外互动,外交成果丰硕。
3、国民政府时期:又分三个时期。(1)27-31年: A、经济:国民政府的经济发展与实验;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实验。B、政治:国民政府统一运动与训政、共产党革命道路转型问题与共和政体实践。C、文化: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继续与国民政府的文化政策。D、外交:收回利权运动。(2)31-45:A、经济:国民党统治区的农业实验与内地开发、工业战备建设运动与内迁、商业上的全球化问题与货币制度的转型;共产党的经济策略。B、政治:国、共政治实践;抗日战争;各自抗战后期的政治理想。C、文化:文化内迁与抗战文化;多元文化与科技发展。D、社会:新生活运动、社会阶层。E、外交:国际联合、收回主权两线并行。(3)45-49年:A、45-46年的和平建国运动,国民党、共产党与国际力量的互动与结果。B、46-49年的内战与政治宪政、经济全球化秩序与崩溃,共产党的建国思维。
第六部分 中国现代史
注意理想与特色;国际与国情。
**总体特征:现代化有两个鲜明分期,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和市场经济体制时代。考查重点建国初和改革开放时期的主流事件,要从不同时期的整体战略角度思考政策变动。
1、经济:①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农村土改,城市没收官僚资本和对民族工业的运动,稳定经济秩序。②计划经济时代: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将一切纳入计划体制;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集中一切力量建立工业国;1958年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1960年国民经济调整;1966年文革。③改革开放第一阶段(放权):1978年~1992年,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农村与城市改革生产关系,注重放权;同时形成开放格局,参与全球化。④改革开放第二阶段(改制):1992年~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内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对外积极参与全球化。
2、政治:①建立民主法治制度体系:1949年~1956年。②民主法治的曲折:1966年~1978年。③民主法治的完善与创新(一国两制等):1978年~今。
3、文化:①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建立、教育曲折与教育改革。②文化上的双百方针。③科技的政治时代和经济时代。
4、社会:社会生活现代化。
5、外交:①五十年代外交:从一边倒到超越意识形态、步入国际舞台。②七十年代外交:外交新突破。③新时期外交:全球化和多边外交、新型兴区域组织。
世界史部分
几个世界分期
前工业革命时期
工业革命时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二战后世界(西方、苏联、世界)
1500
年前后
1765年
1866年
1945年
Ⅰ、古代(?~1500年前后)
(一)西方:分古代希腊罗马和中世纪两阶段。
1、古代雅典:①经济:农业经济与工商业特征,及经济孕育出的文明特征。②政治:民主政治法治。典型特征是城邦民主。注意民主发展阶段和原则。③文化:神本主义与人文精神。智者运动、苏格拉底、斯多亚学派,自我的哲学认识与实践。
2、古代罗马:①经济:工商业。②政治:A、政体:共和国贵族与平民斗争、对外扩张;帝国时代(前27年)。B、法治:习惯法与自然法;成文法;公民法与万民法。法的特征与历史影响。
3、中世纪:神权统治,神权高于世俗权力;领主经济政治;市民阶层;出现近代化文化的运动,并不黑暗。
(二)中国
1、经济:小农经济社会;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工商经济发展(特别宋明时代);经济重心转移;对外贸易活跃,与国际经济地位变动。
2、政治:帝国政治,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地方缺少活力;宗法伦理社会;科举制度、文官政治。
3、文化:治国理论从选择到定型;古代科技发展;文学艺术具有中国特色;注重宗法伦理教化。
4、社会:从贵族社会到平民社会,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四民”等级。
5、对外:从开放到封闭。
Ⅱ、手工工场时期(1500年前后~18世纪中):近代史开端。
(一)西方:社会近代化转型成功。
1、经济:①生产力:手工工场。②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重商主义。③世界市场: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殖民扩张。
2、政治:①资产阶级革命和代议制模式探索。②中央集权国家和民族国家形成。
3、文化:①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及其内涵。②科技:自然科学、牛顿近代科学。③文艺:人文主义时期文艺。④东学西渐、世界文化交流(特别是中西方之间)。
4、社会:从贵族等级社会到近代阶级社会。
5、世界: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霸主更迭,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中心往欧洲转移。
(二)中国:明清时代,中国社会转型失败。
1、经济:小农经济社会;江南经济转型,农业商品化提高,出现手工工场;白银时代,对外贸易中处于世界中心地位。
2、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政策与社会的互动。
3、文化:出现明末清初思想的早期启蒙;理学处于官方哲学地位;传统科技进入总结期;世俗文化市民文化以小说为代表。
4、社会:科举制下的社会流动性;四民社会;基层宗法社会。
5、外交:世界贸易中心,受新航路影响;西学东渐;天朝上国的朝贡体系,闭关锁国。
Ⅲ、工业革命时期(18中~19中)
(一)西方:工业社会,资本主义制度巩固与制度再设计和探索。
1、经济:①生产力:机器大生产,经济结构变动。②生产关系:工厂制,自由主义,两大对立阶级,城市化。③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并成熟(自由贸易),东方从属于西方,东方开始近代化。
2、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巩固、巩固并扩展。(四种类型,不同地区)
3、文化:启蒙运动;进化论;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艺术。
4、社会:近代阶级;社会平等、小家庭制;工业社会下的法制社会等问题。
5、世界: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并成熟;欧洲殖民扩张,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心(英国),产生欧洲中心论;东方世界近代化起步。
(二)中国:前清状态;晚晴时期,近代化起步阶段,经历器物—制度近代化两阶段。
1、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运动,经济近代化(器物阶段),民族工业兴起。
2、政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变动;太平天国运动;汉族地方势力。
3、文化:近代思想解放潮流,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中体西用、早期维新派,向西方学习的器物阶段;教育等近代化。
4、社会:社会生活近代化起步。
5、外交:半殖民地化加深;外交近代化;中外交流;世界市场。
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9末~20中):现代史开端。
(一)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成熟,提出调整新挑战。
1、经济:以科技创新为生产力特征,以垄断、现代企业制度为生产关系特征,以门户开放为国际贸易特征的时代。导致自由放任政策失败,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干预和福利主义时代(以罗斯福新政为标志),世界货币体系和贸易体系崩溃。
2、政治:民主政治继续发展,工人运动进入议会斗争阶段,西方制度向亚非拉地区扩展;但俄国发生十月革命,社会主义由理论阶段进入实践阶段,苏俄开始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探索之路;一战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3、文化:科技教育侧重创新,中心国家转移,美国、德国为代表;自由平等思想新发展。
4、社会:福利主义时代、工人运动新特征、西方民主政治时代性(国家干预、行政权扩大,中央集权扩张等)。
5、外交:一战对世界影响;世界市场体系进一步发展,但经济大危机和美国的措施,导致世界市场体系崩溃。该时期全球化下亚非拉地区工业化发展迅速。
(二)中国:包括晚晴、中华民国(北洋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
1、经济:民族工业继续发展(初步发展、短暂春天、黄金十年);抗战经济;共产党的探索。
2、政治:出现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共产党的革命探索等运动。中国进入制度现代化、组织和动力现代化阶段。同时外国侵略加深,救亡运动成为第一要务。
3、文化:新文化运动为标志,中国进入思想文化现代化阶段。
4、社会:生活近代化(即现代化)。
5、外交:经济上参与全球化。政治上维护主权斗争的新探索,收回主权。
Ⅴ、二战以后(1945~):当代史开端。
(一)西方
1、经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代;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垄断到新自由主义,福利主义国家;世界市场进入重建和制度化、体系化、法制化、组织化阶段,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另外有苏联现代化道路探索和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
2、政治:冷战、多极化趋势、区域组织。
3、文化:现代主义。
4、外交:经济上的全球化,政治上的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区域组织兴起。
(二)中国
1、经济:国民党后期的经济崩溃和参与全球化;共产党工业化道路和现代化道路探索下的计划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时代,充满曲折。
2、政治: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国民政府后期的和平建国和联合政府、宪政探索;共产党的民主法治探索。
3、文化:国民党时期的多元文化和党文化;共产党文化建设成就与曲折。
4、社会:社会生活现代化变迁。
5、外交:冷战下的中国内战,共和国三个阶段的外交的内政与国际局势。
二、国别史
英国
**总体特征:最早实现近代化的国家,文化上崇尚妥协保守,长期的世界霸主,衰落也自有特色,与中国的关系也比较特殊。是反映近现代史最完整的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时期最具有代表性。
(一)手工工场时期(1500前后~18中;转型期)
1、经济:A、农业:圈地运动。B、手工业:手工工场,毛纺织业发达。C、商业:参与新航路与殖民扩张,获得海上霸权地位,海外贸易发达;奉行重商主义;对中国鸦片贸易。
2、政治: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并不断完善。
3、文化:A、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B、科技:牛顿力学。C、文艺:莎士比亚等。
4、社会:农民阶级消亡;贵族社会。
5、外交:参与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推行殖民战争,确立海上霸权;对中国鸦片贸易。
(二)工业革命时期(18中~19中;定型强盛期)
1、经济:①生产力:从手工到机器化大生产,进入蒸汽时代。②生产关系:从重商主义转向自由主义;大工厂制;经济结构变动;城市化。③市场:A、国内市场:圈地运动;B、国际市场:殖民扩张与鸦片贸易,推行炮舰政策和自由贸易。
2、政治:①资产阶级代议制完善,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②工人运动发展:宪章运动。③工业文明时代法治发展,特别经济立法和城市立法。
3、文化:①思想: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浪漫主义等。②科技:进化论。③文艺: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④教育发展:服务于工业革命。
4、社会:①城市化。②阶级变动。③小家庭制、妇女地位、社会平等。④近代警察制度等。⑤社会救济立法。
5、外交:①世界工厂地位,国际霸主地位。②推行炮舰政策和自由贸易准则。③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把中国纳入不平等的国际秩序中。④美国独立战争。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9末~20中;衰落期)
1、经济:①生产力:科技,但由于大量殖民地,对新科技成果应用不力。②生产关系:资本集中,私人垄断;自由主义危机。③市场:世界市场霸主地位动摇。
2、政治:①资产阶级民主法治进一步完善。②工人阶级运动进入和平议会斗争阶段。③参与世界大战。
3、文化:现实主义,社会主义,和平主义等文艺。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潮。
4、社会:妇女等地位进一步上升。
5、外交:国际地位进一步下降。
(四)二战以后(1945~今)
1、经济:①生产力:第三次科技革命。②生产关系:福利国家制度;从国家垄断主义(混合经济)到货币主义(撒切尔)、新自由主义。③市场:追随美国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欧共体。
2、政治:工党、保守党等。
3、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理论;现代主义。
4、社会:福利国家制度。
5、外交:①经济:全球化下的追随美国和欧共体。②政治:冷战与欧洲联合。
美国
**总体特征:最具特征的宪政体系,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大危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冷战和战后全球化方面最具有代表性。
(一)手工工场时期
1、经济:北方资本主义,南方种植园主经济。
2、政治:英国殖民地,但移植了英国的代议制。
3、文化:清教;启蒙运动;种族歧视。
(二)工业革命时期
1、经济:①生产力:机器生产;富尔顿、标准化。②生产关系:自由主义。③市场:南方与英国关系紧密;南北战争再次统一国内市场;西进运动;参与国际市场体系,对中国进行侵略。
2、政治:①独立战争和1787年宪法(更多不是工业革命时代的影响),确立一系列民主原则。②南北战争,联邦权扩大。③种族歧视与黑人平等。
3、文化:科技教育进步。
4、社会:种族问题。
5、外交:追随英国的时代。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1、经济:①生产力:科技发达,电气时代,重工业,现代农业。②生产关系:私人垄断;股份制发展;现代企业制度;自由放任。③市场:推行“门户开放”,引领世界市场规则。④柯立芝繁荣。
2、政治:①民主法治发展。②政治的财团性质,法治为垄断经济服务。
3、文化:科技发达;电磁学。
4、社会:“人民资本主义”。
5、外交:①世界经济霸主,推行“门户开放”。②参与一战,与英国争夺世界霸主地位,与日本在远东争夺激烈。③对中国侵略,如“门户开放”、退还“庚子赔款”等。
(四)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时期
1、经济:①经济大危机,反映自由放任政策失败,科技发达与金融经济对资本主义提出新要求。胡佛有限干预挽救危机。②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政策。③破坏国际货币体系和贸易体系。
2、政治:①罗斯福新政扩大总统行政权和联邦权,是美国联邦制的又一发展。②劳工权益的胜利。③经济立法。
3、文化:对“自由”的发展。
4、社会:①社会保障体系,福利主义政策。②经济恢复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5、外交:①开创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新模式。②破坏国际市场体系,转嫁经济危机。③为二战反法西斯战争奠定物质基础和民主基础。
(五)二战后
1、经济:①生产力:第三次科技革命;“知识经济”。②生产关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滞胀”—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里根主义)—克林顿新经济;福利国家制度。③市场: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全球化;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等。
2、政治:民主法治进一步发展。
3、文化:①经济理论。②现代主义。③互联网科技,第三次科技革命。重视教育。
4、社会:福利主义。
5、外交:①引领资本主义市场体系。②冷战和单边主义。③与中国的关系。
法国
**总体特征:独特的现代化道路,在民主政治的曲折性、小农经济、启蒙运动、文学艺术、欧洲联合上具有代表性。
(一)手工工场时期
1、经济:农业经济,奢侈品工业发展。
2、政治:波旁王朝,贵族等级。
3、文化:启蒙运动。
4、社会:贵族社会。
5、外交:殖民地战争。
(二)工业革命时期
1、经济:工业革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培植了大量小农。
2、政治:①大革命,拿破仑帝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宪法。②工人运动和巴黎公社。
3、文化:①理性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社会主义。②自由主义。
4、社会:革命恐怖,冲击贵族政治;工人阶级斗争激烈;小农阶级影响大。
5、外交:①大革命冲击欧洲大陆的封建制度。②推行自由贸易,对中国的侵略。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①小农经济制约了经济发展。②现实主义文学艺术发达。
(四)二战后
1、经济:①参与马歇尔计划和战后美国为主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经济恢复。②发起欧共体和欧盟。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行经济计划和国有化;新自由主义。
2、政治:①参与冷战。②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欧共体、欧盟。推动多极化。
3、文化:现代主义。
4、外交:①追随美国。②摆脱美国控制。
德国
**总体特征:独特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具有代表性的是统一问题、政治与经济的不同步性、欧洲联合。
(一)手工工场时期
1、经济:农业经济,贵族地产制。
2、政治:分裂。
3、文化:宗教改革;康德哲学。
(二)工业革命时期
1、经济:工业革命;容克地主经济;国内市场统一。
2、政治:普鲁士君主立宪制;统一战争;联邦制君主立宪制,“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3、文化:浪漫主义文艺。
4、外交:铁血政策;普法战争。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1、经济:科技发达,经济崛起,超越英法。
2、政治: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工人运动新发展。
3、文化:科技教育发达。
4、外交:发动一战,争夺世界霸权;对中国进行侵略。
(四)二战后
1、经济:①社会市场经济政策。②欧共体和欧盟。
2、政治:民主化运动;冷战;统一。
3、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
4、社会:福利国家制度。
5、外交:冷战的焦点;欧洲联合。
苏俄
***总特征:独特的现代化道路与世界强权的努力,突出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三夫改革。
(一)革命时代
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
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二)列宁时代经济探索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①公有制:大中小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土地国有制。②计划体制:废除自由贸易,取消市场。③分配制度:配给制,义务劳动,取消工资。④导致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1921~1929):①所有制:中小企业租界租赁给国内外资本家(国家资本主义),农业实行粮食税。②经济体制:允许自由买卖,允许市场存在。③分配制度:工资制,取消义务劳动,按劳分配。④特征是允许资本主义和市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三)斯大林时代经济探索(1924~1953)
1、特征:快速度、侧重重工业、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牺牲农业。
2、史实:①工业化:1925年工业化会议,1928年开始计划经济,1932年建成工业国,1936年形成斯大林模式。②农业集体化:1927年集体化会议,1929年全面集体化。③利用西方经济危机和战争。
(四)改革时代(1953~1991)
1、赫鲁晓夫(1953~1964):①以农业改革为突破口。②计划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放权。③思想领域彻底否定斯大林,但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④对外与美国争霸。
2、勃列日涅夫(1964~1982):①“新经济体制”,强化计划,是改革倒退。②超级大国地位。
3、戈尔巴乔夫(1985~1991):①经济改革,试图冲破计划经济体制,失败。②思想改革:民主社会主义,新思维,导致思想混乱。③政治改革:多党制、普选制,导致共产党败选。④民族政策:民族自决,导致分裂。⑤1991年,苏联解体。⑥对外推行全面退缩政策。
第六部分
四大题型若干小题型的做题策略
**四大题型指选择题、综合题、开放题、选做题。若干小题型指分布在四大题型中的具体小题型。本部分目的是告诉考生,要有题型意识,从而增强运用题型策略的能力,达到增分效果。
(一)选择题(注意“四看”策略)
选择题包含三个显性组件:情景材料+问项+选项。还有三个是隐性组件:考点+时空阶段+命题立意。情景材料又有“时+地+人(集团)+事”四部分构成。“时”提醒考查时间阶段。“地”提醒空间的特殊性。“人”提醒历史事件的制造者,引导考生思考其时代特殊性和主观能动性。而“事”是其中最复杂的文字表达系统,考生要找到材料围绕何事展开,事就是材料的主题。材料一般是围绕这个“事”展开,展开的语言是这个“事”的一些方面或特征,所以是关于事的一些限定语描述,构成“事件+限定性描述”的叙述结构,考生梳理出这个结构,才能准确完整理解材料所指的考查方向。很多考生埋头阅读,不能抬头看“时、空、人”,不能抬头看“事”的语言叙述结构,导致阅读混乱,失去方向。考生一定要注意材料的两大点:第一看时空,定位,第二看材料,定向。12道选择题,是考查12个时间段或空间点,考查的是时空阶段的历史阶段特征,是那个时间空间的历史发展的独特性,知道这个时空布局,是第一步走对了。每道题的材料分析出“时地人事”和“事”的叙述结构,则是第二步走对了。这两步都要谨慎。另外材料的语言组合特点也要注意,材料基本都是剪辑过的,所以一般都体现出组合性,考生要注意组合一般考查重点是后面,考查历史的变化规律。还有不同材料形式的意义,图表题、年表题、地图题、图片题、引言题等,都值得注意,它们的具体分析,前面有述,此不重复。
问项有若干情况呈现。有的问项特意就事件的某一方面考查。如2017年一卷中的“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仅仅就区域分布不均考查,材料所反映的其它方面就不需考虑。如2017年三卷中的“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仅仅考查人民解放军这一行动的时代意义;“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仅仅考查“政治理念”。问项更大的意义是题型分类。“据此可知”是史料实证题,要求根据材料,有一说一,而不受教材结论束缚,这种题的结论有可能会突破教材结论。“旨在”考查最终目的,而不是阶段性的可看做手段的目的。“当时”提示材料仅仅提供一个阶段性的现象,要考生得出材料反映的那个阶段特征。“表明”指表象性的材料中历史现象能够得出的历史规律性认识。“反映”指材料中的历史现象得出的“因果律值”。“主要原因”一般指向经济政治的深层原因。
选择题的选项分配,前面口诀里有详细介绍,此也不重复了。
(二)综合题40题。
该题型的特征前面有详细叙述。它是一个最综合的,综合考查历史全面能力的题目,背后有历史能力综合考查+社会问题立意(考生的社会意识与社会担当)的命题出发点。
也要注意四看:一看宏观,包括材料组合方式、主题、时空、考试要求(题型);二看案源,即答案来源,看材料中要点对答案的贡献值,看所学知识(结构法)对答案的贡献值,形成一个“同心圆”答案来源模型。三看案组,即答案的组织,这是由题型决定的,不同体型有不同的答案组织要求。“特征题”的答案基本从材料中直接归纳出,所学知识是答案提取和表达的辅助工具。因果题可以通过“结构法”与“同心圆法”,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外因等方面的答案寻找与组织。评析题则要针对材料提供的一个观点进行事件的论析,论析的素材来自于材料和所学知识的因情果。四看案表,即答案表达,注意材料法、结构法,注意点到为止的要点化,注意史实的概念化,注意表达的题型化,做到表达规范,就是上策。
具体的设问题型如下:
(1)是什么类:考查材料中的信息为主,主要应对策略是材料信息的提取与整合,所学知识是对材料信息理解的背景。
①异同(比较):根据具体设问要求,决定同心圆结构情况。表达顺序有材料信息要点秩序法和比较项结构法(时、地、人、事【因情果】等比较项),前者依据材料要点得出,后者则是有一个比较的逻辑,利于对材料不足进行补充。时间:可以看出早晚和时间所影响到的条件多少。地点: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呈现出的阶段特征不同,发展水平差异。人:一般表达为政治集团或经济、文化集团,具有身份的阶级的时代的特征。事件:包括原因比较、过程比较、事件策略与方式比较、事件性质比较、事件结果比较等。比较题,一般就中外事件进行考查,要注意时段与国情不同,注意文明类型与社会转型对题目思路的参考意义。也可以对中国不同阶段事物进行比较,这就关系到中国不同发展阶段,就要把不同事件放置在不同阶段的特征中比较,一般是不同阶段的社会背景与社会特征成为比较的主要参照。
②特点题:主要是材料信息包含的特点,因此以材料为主。方法是先找信息点,再分类进行抽象性概括,分类方法可以参照时空阶段特征法(材料具有时空性,材料会就专题事物进行阶段特征性的特征法和时序发展法的叙述)、主题法(材料是围绕历史事物展开,所以可以联系到历史事物的叙述逻辑)、结构法(时+地+人+事,事又有不同方面描述)等。有些特点题需要注意到同心圆模式,在基本依据材料信息的情况下,适当联系所学知识进行补充。特点题的基本做法是:首先阅读材料,提炼出语文要点;其次利用所学知识的术语和特征语进行历史表述转化和概括;再次考虑下是否要对材料信息要点进行适当的补充(补充方法:时空法、主题法、结构法等)。
③变化(趋势):也属于材料信息提取与整理,因此依据信息点进行归类,表述一般为从……到……,或者直接写后面的变化结果,视情况而定。所学知识可以帮助判断变化中的不同方面或类别,时空阶段法、文明类型转型法可以帮助对材料信息要点的理解和补充。
④内容(概括):就信息进行要点提取与分类即可,以尊重材料而重,所学知识仅仅是理解与表述的参考。
(2)因果类: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首要从材料信息中提取,其次参照所学进行补充,遵守同心圆法的顺序逻辑。表达方式有两种,其一是根据材料信息顺序,其二是结构法,但一定要用结构法和主题法进行思路检验,看要点完整不完整。
①原因(背景):时空阶段法、文明类型与转型法、专题立意法等,都是对材料信息的有效补充,材料是第一位的,所学是材料的解释工具,适合同心圆法和结构法建立思路。在结构法进行提纲时,不要忘记材料中的要点。
②意义(作用、影响):影响具有辩证思维性,看是否有必要分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消极影响一般在分析西方、中国古代、中国近代、国民政府、苏联政策等情况下运用。同心圆法、结构法最为适合此类表述。材料信息点为基础、时空阶段做提纲、主题立意做提升是理解并构织答案此类题的三大关键。
(3)评价评析说明类:评析对象往往是一种观点,所以首先要找准观点;然后选择评析表达,即事件与因果,针对性地评析,因此时空法与主题法很重要,同时不忘采用材料中的素材。评价一般有赞成、否定、一分为二三种态度,评其历史价值;评析重点在分析,但也要评价,题目一般指定评析对象;简析在于简单分析出即可;说明观点则重点在说出因情果使观点明确,若仅仅说明事物,同于简述。
(4)启示认识类:主要是站在当今立场服务当今的角度,从事物中获得经验教训和注意方面。材料法(综合材料的整体和分体进行一一对应的启发,每段材料就不同的方面阐述,所以就会各有一个启示)、主题法(这是历史事物归属的历史专题所可以得出的认识,如法治题,要得出法治本身的发展,海洋题要答海权与强国)、时空法(特定时期与空间的历史借鉴或局限、不同国情与道路)、立意法(指向人类的规律与价值,如家国情怀方面)为重要指导。
(5)素养类:属于新题型,现在主要在选择题重体现,但不避免在40题等题中出现。
①唯物史观类:多年一直渗透,引导学生建立唯物史观观察历史的思维模式。
生产力:重要史实有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牛耕、历代的生产工具改进、江南开发、中国近现代的工业化、历代政策改革对劳动力的解放,西方的三次科技革命。考查生产力一般和生产关系的变动联系起来,体现生产力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工业革命时代的自由主义、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的国家垄断主义等),体现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如朝代初的休养生息与中国的体制改革等)。
生产关系:中国的有从封建关系到近代资本主义化再到现代的社会主义,西方则是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国家干预主义、新自由主义,苏俄则是列宁时期、斯大林时期和三夫时期的变革。一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既要考虑生产关系背后的生产力,也要考查生产关系前后的上层建筑,理解上层建筑变动的生产关系原因,也要理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上层建筑:核心是政权,保障性的要素包括显性的军队、法庭等国家机器,也包括法律、宗教、意识形态、文学艺术、教育等隐性内容。上层建筑的变动背后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同时要关注上层建筑本身的调整,关注隐性要素的本质。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历史上几大社会意识变动期有中国的春秋战国、汉唐宋明、近代与现代,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和启蒙运动时代等,理解这些社会意识变动,需要对当时代的社会存在结构(阶段特征)进行分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考生要能联系具体史实进行论述说明。
阶级观点:一些人物和政策行为,受到阶级局限性的制约,体现出阶级利益的诉求等。当然,利用阶级观点分析,要谨慎,不能因为阶级而抹杀其历史贡献。但阶级分析方法也是考查的内容之一。
发展观、联系观:发展观可以帮助考生形成历史的“点—段—线—头”的认知逻辑体系,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历史专题的发展过程、历史发展的规律与价值,不鼓励静止地看待历史事物,自觉地将历史现象(考点)放进发展的视野里考察。联系的观点认为人类的交流也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这有助于关注区域联系、全球观下不同文明体的相互交流等思维角度,构建事物相互联系的时空坐标系。如中国明清之后,一般要考虑世界的联系的因素。
时势造英雄:个人的行为受制于时代环境,同时个人又具有能动性,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对人物题很有用。
②时空意识类:多年一直考查。没有时空就没有高考题。
“时”:高考题是题题都要有时间要素,没有时间无法构成材料叙述,也无法对材料进行历史解读,所以“时”是题目的眼睛,是高考的灵魂。考生要心里明确选择题都考哪些时间段,明确综合题和开放题中的时间对解题的意义,看到题目中的时间点,自然联想到中国历史的时间轴、西方史的时间轴、不同国家发展的时间轴,这样就为作答提供了思路的入口。
“空”:空间题,每年能高考都要考查至少一处。中国的空间有:古代的南北、东西、中心与边缘、国内外、跨区域联系等;近现代的城乡、南北、东西、内外等;世界史中的西方国别、全球化、世界格局变动、各国区域史等。这些都可能作为考点。另外空间地理因素也是历史事物变动的原因。在做40题的中外关联题时,在关注不同文明类型的同时,一定要考虑空间的联系性。
③史料实证类:是比较新的题型,应引起重视。
“史料实证”,分为“史料”与“实证”两部分。“史料”分为第一手、第二手等,一般第一手资料的可信度更高,但不排除当事人的主观虚假。“史料”分实物、文献、口述等,一般考古实物更可信,但不排除后者的价值,但要辨析文献的主观性。“任何一种史料,都不是完全可信,里面可能有错误,可能有虚伪,可能有私人的爱憎,可能有地方及民族的成见,不经精密的考证,即笃信不疑,后患实无尽无穷。” 要了解史料的类型、作者、产生时间、地点等。“实证”就是重视史料、孤证不立、论从史出等,分析以材料为依据,答案从材料中来,不受定势思维干扰,而是依据材料得出新结论,利用材料对历史现象进行新的考证,对已有历史结论进行新的辨析。论证问题要以史实为素材,而不是空谈。
考生要能够知道史料是认识历史的唯一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重构历史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
④历史解释类:历史核心功能就是解释,每一个题都离不开历史解释。重点是因情果方面。
历史解释的要求有:考生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历史解释可以不同形式出现在历史叙述中,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历史解释一般有:时空解释,就时间和空间作为解释的维度;心态解释,关注行为者的心态影响;文化解释,指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历史现象历史叙述的影响;结构解释,指运用唯物史观,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对历史事物进行解释,发现本质,评论事物,及建立事物发生原因的逻辑解释系统和事物影响的逻辑解释系统。
⑤家国情怀类:传统文化、民族统一……是题目的专题立意和思想立意。
家国情怀指: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具有家国情怀,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百度百科中的解释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所谓的"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超越。"家国情怀"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家国情怀在高考中,至少有两个指导价值:其一是试题的立意,一般要指向家国情怀的价值,所以其利用对题目考查方向的感悟;其二是答案的要点,一些题目的“意义”设问中,往往会有“家国情怀”的要点。
第七部分
重要专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专题
富强:中国近现代民族独立、富强(工业化等)探索、国家安全
民主:东西方不同民主模式与制度探索,党建等
文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文明的含义和史实
和谐:传统中“和”、“礼”;当代和平;五大文明协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自由:自由的保障;整个社会和人的创造力、活力
平等:反对等级制度和民族侵略;平等的保障,如福利、民生、扶贫
公正:社会公平正义;前提是自由平等,以法治为保障;吏治等
法治:东西方不同类型法治;人类法治建设历程
爱国:国家独立、统一、建设、民族团结
敬业: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诚信:优秀传统文化;如商业思想等
友善: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友善内容
(二)新课标中选择性必修教材中的专题
模块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1政治体制: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变化;西方政治体制;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
1.2官员的选拔与管理:选官方式;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西方文官制度;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
1.3法律与教化:法律、礼教、宗教伦理、精神文明
1.4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民族政策、边疆管理、对外关系、民族国家形成、国际法
1.5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赋役征发的户籍制度;基层管理组织;社会救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1.6货币与税收:货币发行与使用;现代货币体系;古代赋税制度;关税、个人所得税
模块2·经济与社会生活
2.1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不同地区食物生产;新航路影响;食品安全意义
2.2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2.3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货币、信贷、契约;世界市场;金融变化
2.4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2.5交通与社会变迁
2.6医疗与公共卫生:疫病;中医与西医在中国传播;现代医疗卫生体系
模块3·文化交流与传播
3.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特点、价值、世界意义
3.2多样发展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各文化对人类的贡献
3.3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人口迁徙、移民、文化认同
3.4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商路;商品体现的特色文化
3.5战争与文化碰撞:文化破坏;文化碰撞契机
3.6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教育、留学、书刊、翻译、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遗产
3.7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共享
**专题的价值,第一是指导考生对若干相关知识进行一个“专题类”的归纳,利于考场上瞬间就时间顺序和空间分布进行知识梳理,不至于漏掉要点,不至于思路打不开。如2017年一卷中的“民族主义”,考查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民族主义、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二卷中的中国近代与现代矿业、钟表的演变,三卷中的中国台湾问题。2016年一卷中的中国古代和近代人口问题,二卷中的中外人口迁移,三卷中的中国与西方福利救济等。有了专题意识,就不会遗漏要点,就会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无障碍的考场重构。
除了知识临场瞬间重构和思路开阔,提供给考生知识和思路的价值外,专题的第二个价值,是提供要点。专题是一个从具体知识到抽象认识的系统,包括形而下与形而上两部分,这样就利于考生对具体的知识要点寻找依据,也利于考生进行升华,发现更高层次的答案要点。
从上面的论述,考生可以得到启发:专题构建的策略与运用。举例说明。
“共和国”专题:
1、中国古代:西周时期的周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两个大贵族一起执政,这种权利形式叫共和。按照这种概念,黄宗羲提出君臣平等、顾炎武的众治思想都有古代共和痕迹。
2、中国近代:国民党的共和制思想与实践,带有西方文化与中国国情结合的特点,蒋介石政治的实质则是一党专政。共产党的共和思想与实践,受到苏俄的影响,也有中共的自己探索。“二大”提出“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的共和国”,1931年在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45年提出联合政府,1949年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等。
3、中国现代:中国特色的共和制。
4、西方古代:古代希腊的雅典、古代罗马。
5、西方近现代:共和的含义;启蒙运动中的共和制的理论;美国、法国的实践与不断发展。
6、苏俄的苏维埃制度。
构建上述的专题后,要对不同时期的共和史实进行时空阶段的因果解释,并对它们的相互联系进行思考,这样才能回答高考题中的“异同”、“原因”、“影响”、“评价”等题型。
增分小技巧汇总
1、题型增分技巧、材料阅读增分技巧、命题立意增分技巧、格式增分技巧,前面都有介绍,请认真阅读与领会,要在考场上向“规范”要增分。
2、一些语言要注意:选择题中的“度”、“全”、“因果律值”等。大题中要注意“民族认同”、“国家统一”、“文化认同”、“儒家伦理”、“政府主导”等规律性的“家国情怀”要点。也要注意历史专业术语的运用,如历史事实的叙述中,一定不要忘记概念。
3、时间增分技巧:要点要点到为止,不做过多展开论述。要点不要重复,可以合并的一定要合并。从时空阶段特征、材料要点、结构法思路等中快速找到思路和答案要点,利于节约时间。
4、选作题技巧:快速选择最利于作答的题目,条件是:看哪个方面自己最拿手,看设问有多少分值是从材料中来的,看材料有没有阅读障碍,看答案组织顺手度。
5、选择题首选原则:一般第一感觉的正确率比较高,它是长期训练积累的结果,一般不是深思熟虑有十拿九稳的把握,不要在考场上改选。考场上的犹豫与怀疑,很多是心态干扰导致的,会引起经验模糊和思维歪曲。
6、投其所好原则:大题在表达的时候,要向阅卷人员投其所好,为其提供答案寻找方便、美观视觉,印象分也是很有必要的。
7、不涂改原则:答错不扣分,说不定要涂改的东西包含一些可以采分的要点呢?何况涂改不能提供更多答题空间,也不能增添卷面美观呢?
8、根据题目考试要求,不跑题原则:一定要就考试要求中的题型、问项、规定方向和知识范围等认真阅读,不可跑题。
9、基本分原则:如41题的开放题,只要不跑题、史实不错误、格式完整,都要有个基本分6分。明白这个道理,就会有信息争取最优化,实现10-12分的最佳层次。
10、三科策略不打架原则:不同学科的思维与解答策略不同,历史学科忌讳大而空的结论,而是遵从论从史出、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的就事说事、时空阶段原则、材料研究等原则,拒绝宏篇大论,华而不实。要在考场上迅速调整学科思路。